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288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裸花紫珠10~15份、黄连8~15份、黄芩12~20份、石榴皮10~18份、地榆10~20份、甘草8~12份,该中药组合物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还能行涩肠止痢、凉血止血之功效,加速机体临床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病程中恢复;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超声波辅助复合酶解提取不仅能够更大限度促进中药活性成分的释放,还强化了其抗菌活性,能够更加有效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猪黄白痢,发挥更加显著的临床防治效果。发挥更加显著的临床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仔猪腹泻是全球养猪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病因复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球虫等感染均可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其中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一直被认为是导致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ETEC入侵仔猪肠道后,能通过菌毛在肠道内定植,进而分泌肠毒素引起肠上皮细胞电解质失衡,最终导致仔猪出现以黄、白痢为代表的临床病症。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7日龄,通常整窝发病,致死率高达90%;仔猪白痢多发于10~30日龄,发病率超过80%,死亡率较低,但仍可对仔猪生长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包括降低仔猪日增重和仔猪断奶重等重要指标。
[0003]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疫苗接种预防以及抗生素治疗大肠杆菌感染,但是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往往导致疫苗有效率不高,而抗生素过度使用引起的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以及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开发有效控制大肠杆菌耐药菌株感染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替代抗生素药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4]中草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据中国药典记载,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涩肠止泻、补脾益气、敛肺定喘、补血养血等功能,因其本身源于天然植物,具有安全、丰富、价廉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势,对临床疾病通过中医理论辨证,进而对证用药往往可产生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仔猪黄白痢多由于母猪体内藏伏的温热疫毒,母病及子或由于天气寒冷、圈舍狭小、阴暗潮湿污秽导致初生仔猪卫外能力减弱,感外界湿热毒邪而为病。湿热结于大肠,损伤肠道致其功能失调,清浊不分而出现腹泻下痢。该病感受湿热毒邪故拉便腥臭、粘腻而色黄或白。热为阳邪易伤阴液,故很快出现口渴、皮干毛燥等阴亏症状,阴亏至极、阴阳离决导致昏迷死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第二部记载止痢散可用于治疗仔猪白痢,该组方包括雄黄40g、藿香110g、滑石150g,也有白龙散可用于猪的湿热泻痢,该组方包括白头翁600g、龙胆300g、黄连100g,这两个经典组方都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的功效,由于其中药味数较少,临床应用表现出一定局限性,另外散剂对于初生仔猪而言,服药比较困难。相比于散剂而言,药典中白头翁口服液灌服仔猪治疗黄白痢效果更佳,该组方包括白头翁300g、黄连150g、秦皮300g、黄柏225g,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该中药制剂成本较高,使其应用的普及度并不高,此外杨树花口服液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引起药物组成种类单一,导致其临床应用在面对病原变化时治疗效果不够稳定。
[0005]通过专利检索,发现一些专利文献公开了对畜禽腹泻具有潜在治疗作用或预防作用的中药组方。例如,已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鸡白痢的中药,包括:黄连1kg、黄柏1kg、黄芩1kg、穿心莲1kg、白翁2kg、白术2kg、白芍2kg、石榴皮2kg、蒲公英2kg、甘草2kg、地榆2kg、厚朴0.5kg、赤石脂0.5kg、柯子0.5kg、板蓝根2.5kg、大青叶2.5kg、陈皮2.5kg,所述中药组
合物对鸡白痢治愈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各种动物腹泻病的纯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白芍1g、白术1g、白头翁1g、苍术1g、陈皮2g、大青叶1g、黄柏1g、连翘0.75g、蒲公英3g、秦皮1.5g、地榆5g、石榴皮1g、茯苓1g,所述中药复方对动物的各种腹泻性疾病,如仔猪黄白痢、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疗效显著;还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仔猪腹泻的中药口服液机制制备方法,包括:珠芽蓼350g、蜘蛛香200g、沙枣叶200g、拳参150g、仙人掌100g,所述中药复方口服液降低仔猪腹泻病死率,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0006]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后发现,已公开的专利中防治仔猪黄白痢的中药组合物较多,一般由10味以上中药组成,虽说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味数过多的中药会导致成本增加,很难实现在养殖端的应用和匹配养殖端的巨大需求。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性价比高、疗效稳定的液体中药组合物并优化其制备方法,不仅实现对仔猪黄白痢有效防治,同时能够控制中药成本,满足实际养殖生产工作的需要,对推动养猪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中药组合物,能够用于防治仔猪黄白痢,临床应用预防效果明显,治疗起效快、治愈率高,且对生产无明显副作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此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猪黄白痢的药物。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了此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裸花紫珠10~15份、黄连8~15份、黄芩12~20份、石榴皮10~18份、地榆10~20份、甘草8~12份。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裸花紫珠11~13份、黄连9~11份、黄芩13~15份、石榴皮12~16份、地榆14~16份、甘草9~11份。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精选裸花紫珠,性苦微辛,具有解毒消炎、收敛止血之功效,主治胃肠出血、外伤出血等症状;再选黄连,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湿热泻痢、心火亢盛、胃火炽盛、肝胆湿热、目赤肿痛、火毒疮痈等症状;再选黄芩,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之功效,主治胃肠湿热、肺热咳嗽、高热贪饮等症状;再选石榴皮,性酸、涩、温,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之功效,主治泻痢便血;另加地榆,性苦、酸、涩、微寒,具有凉血解毒、止血敛创之功效,主治血痢、烫伤等症状;再选甘草,性甘平,具有补脾益气、和中缓急、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毒等症状。
[0014]方中黄连、黄芩为君药,共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地榆、裸花紫珠为臣药,具有凉血解毒,止血收敛之功效;石榴皮为佐药,具有涩肠止泻、止血之功效,甘草为使药,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行清热解毒,涩肠止痢,凉血止血之功效,加速机体恢复。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6]按比例取裸花紫珠、黄芩、黄连、石榴皮、地榆、甘草的粉末,
[0017]S1:将裸花紫珠、黄连、石榴皮、地榆、甘草粉末混合,加水超声提取,复合酶酶解,得到提取液A和药渣B;
[0018]S2:黄芩粉末水提,得到提取液C和药渣D;
[0019]S3:将药渣B和药渣D混合水提,得到提取液E;
[0020]S4:将提取液A、提取液C、提取液E混合,浓缩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粉末的细度为30目~40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裸花紫珠10~15份、黄连8~15份、黄芩12~20份、石榴皮10~18份、地榆10~20份、甘草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裸花紫珠11~13份、黄连9~11份、黄芩13~15份、石榴皮12~16份、地榆14~16份、甘草9~11份。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比取裸花紫珠、黄芩、黄连、石榴皮、地榆、甘草的粉末,S1:将裸花紫珠、黄连、石榴皮、地榆、甘草粉末混合,加水超声提取,复合酶酶解,得到提取液A和药渣B;S2:黄芩粉末水提,得到提取液C和药渣D;S3:将药渣B和药渣D混合水提,得到提取液E;S4:将提取液A、提取液C、提取液E混合,浓缩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超声提取的温度为5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吴保庆郭晓银田浪崔罗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