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具体涉及变频热泵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备、基座、防护装置和装配组件,所述设备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顶部,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设备的外表面,所述装配组件设置在设备的外表面底部,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所述第一圆形块的外表面和设备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雨布,所述挡雨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零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在遇到雨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放下挡雨布,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将挡雨布进行展开,从而配合防护壳完成对设备的防雨,进而解决了机箱内部进水的问题。进而解决了机箱内部进水的问题。进而解决了机箱内部进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热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
技术介绍
[0002]变频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
[000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变频热泵常用于除湿、降温、采暖、生活热水等方面,但是在热泵通常安装在楼顶或室外,在遇到暴雨时机箱内部可能会因下雨导致进水,进而导致热泵的内部出现损坏。
[0004]为了解决机箱内部进水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挡板进行遮挡处理,但是在雨量较大时挡板的保护范围不足的情况出现,进而导致变频热泵出现进水导致内部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变频热泵出现进水导致内部损坏问题所提出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包括设备、基座、防护装置和装配组件,所述设备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顶部,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设备的外表面,所述装配组件设置在设备的外表面底部,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所述第一圆形块的外表面和设备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雨布,所述挡雨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外表面通过挡雨布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装置,使得在遇到雨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放下挡雨布,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将挡雨布进行展开,从而配合防护壳完成对设备的防雨,进而解决了机箱内部进水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杆。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矩形板,使得第一辅助杆的两端和第一矩形板的外表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辅助杆固定在第一矩形板的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一圆槽的内壁和第一辅助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支架,使得第一支架的外表面开设第一圆槽,进而使得第一支架通过第一圆槽在第一辅助杆的外表面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杆。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二矩形板,使得第二矩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辅助杆,进而使得第二辅助杆的两端和第二矩形板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圆槽,所述第二圆槽的内壁和第二辅助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外表面和挡雨布固定连接。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二支架,使得第二支架的外表面开设第二圆槽,进而使得第二支架通过第二圆槽在第二辅助杆的外表面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外表面和设备的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内壁开设有第三圆槽,所述第三圆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圆形块,所述第二圆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块。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矩形块,使得矩形块的外表面开设第三圆槽,通过设置第三圆槽,使得第三圆槽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圆形块。
[0018]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内壁开设有第四圆槽,所述第四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第四圆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半圆块,所述半圆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和第二圆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四圆槽,进而使得第四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辅助块,通过设置半圆块,进而使得半圆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各个零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在遇到雨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放下挡雨布,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将挡雨布进行展开,从而配合防护壳完成对设备的防雨,进而解决了机箱内部进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立体图。
[0023]图2是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的A区放大图。
[0025]图4是图2的B区放大图。
[0026]图5是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装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图5的C区放大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设备;2、基座;3、防护装置;31、防护壳;32、第一圆形块;33、挡雨布;34、第一支架;35、第二支架;36、第一矩形板;37、第一辅助杆;38、第一圆槽;39、第二矩形板;310、第二辅助杆;311、第二圆槽;312、矩形槽;313、T形槽;314、T形块;315、第三支架;4、装配组件;41、矩形块;42、第三圆槽;43、第二圆形块;44、操作块;45、第四圆槽;46、辅助块;47、半圆块;4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图2和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包括设
备1、基座2、防护装置3和装配组件4,设备1设置在基座2的外表面顶部,防护装置3设置在设备1的外表面,装配组件4设置在设备1的外表面底部,防护装置3包括防护壳31,防护壳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32,第一圆形块32的外表面和设备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防护壳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雨布33,挡雨布3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34,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通过挡雨布33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5。
[0031]参照图2和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护壳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36,第一矩形板3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杆37,通过设置第一矩形板36,使得第一辅助杆37的两端和第一矩形板36的外表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38,通过设置第一支架34,使得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开设第一圆槽38,第一圆槽38的内壁和第一辅助杆3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0032]参照图2和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板39,第二矩形板3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杆310,通过设置第二矩形板39,使得第二矩形板3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辅助杆310,第二支架3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圆槽311,通过设置第二支架35,使得第二支架35的外表面开设第二圆槽311,第二圆槽311的内壁和第二辅助杆3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防护壳31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312,矩形槽312的内壁开设有T形槽313,T形槽3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包括设备(1)、基座(2)、防护装置(3)和装配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设置在基座(2)的外表面顶部,所述防护装置(3)设置在设备(1)的外表面,所述装配组件(4)设置在设备(1)的外表面底部,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防护壳(31),所述防护壳(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32),所述第一圆形块(32)的外表面和设备(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雨布(33),所述挡雨布(3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34),所述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通过挡雨布(33)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36),所述第一矩形板(3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杆(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38),所述第一圆槽(38)的内壁和第一辅助杆(3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变频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板(39),所述第二矩形板(3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杆(3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郭凯旋,杨玉洁,陈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艾迪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