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润滑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溶液瓶中,加入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富马酸、催化剂和甲苯,于60℃恒温水浴晃动容器使其溶解,并通氮气30~6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溶液升温至80~85℃,滴加丙烯酰胺,同时滴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利用本申请中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润滑油降凝剂的组成包括: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富马酸、甲苯磺酸、甲苯和丙烯酰胺;通过滑移的空腔结构对少量溶液进行暂存和投放,控制溶液的滴加,从而能够根据空腔结构往复滑移的速度,对溶液滴加速度的调整,增加润滑油降凝剂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滴加稳定效果。润滑油降凝剂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滴加稳定效果。润滑油降凝剂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滴加稳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添加剂
,具体而言,是一种润滑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润滑油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适应较宽的工作温度,从而保证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到降凝剂,以降低润滑油的凝固点,保障发动机冷启动顺畅,有效解决气温骤降、跨地区行驶给行车和储运带来的困扰;
[0003]润滑油降凝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向中间产物例如甲基丙烯酸混合酯中,通过滴加溶液的方式,加入引发剂等原料水浴加热处理,因此需要对溶液滴加的速度进行维持,从而对降凝剂生产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增加润滑油降凝剂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滴加稳定效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滑移的空腔结构对少量溶液进行暂存和投放的方案,控制溶液的滴加,根据空腔结构往复滑移的速度,对溶液滴加速度的调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在溶液瓶中,加入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富马酸、催化剂和甲苯,于60℃恒温水浴晃动容器使其溶解,并通氮气30~60min;
[0008]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溶液升温至80~85℃,滴加丙烯酰胺,同时滴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
[0009]步骤三:恒温反应7h后于50℃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溶液a;
[0010]步骤四:将溶液a移出,用5%的NaOH的水溶液洗涤至pH值8,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抽滤,滤饼于80℃真空干燥24h,得到润滑油降凝剂。
[0011]溶液瓶上设置有气体通入管、蒸汽排出管和多个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有滴液器,用于对溶液的滴加速度进行控制。
[0012]利用本申请中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润滑油降凝剂的组成包括: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富马酸、甲苯磺酸、甲苯和丙烯酰胺。
[0013]上述润滑油降凝剂的对各型润滑油均具有良好的降凝剂,工作温度范围宽,性能稳定,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其中: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降凝剂的物料构成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溶液瓶和气体通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盘架、定位凸起和L型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溶液瓶、环形套和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套、输液管和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盘架、L型夹持臂和连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输液管、转移器和活塞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环、储液盒、基座Ⅱ和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环、储液盒和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座Ⅱ、第二伸缩驱动器和转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移器、延长密封端和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容器、限位条和驱动槽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溶液瓶1.1;橡胶套1.2;气体通入管1.3;输液管1.4;蒸汽排出管1.5;收集槽1.6;盘架2.1;定位凸起2.2;L型夹持臂2.3;加热容器3;限位条3.1;驱动槽臂3.2;第一伸缩驱动器3.3;环形套4.1;搅拌桨4.2;基座Ⅰ5.1;连通环5.2;储液盒5.3;连通管5.4;基座Ⅱ6.1;第二伸缩驱动器6.2;转移器7.1;延长密封端7.2;销轴7.3;定位座8.1;伸出控制弧板8.2;活塞架8.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实现增加润滑油降凝剂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滴加效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在溶液瓶1.1中,加入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富马酸、催化剂和甲苯,于60℃恒温水浴晃动容器使其溶解,并通氮气30~60min;
[0032]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溶液升温至80~85℃,滴加丙烯酰胺,同时滴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
[0033]步骤三:恒温反应7h后于50℃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溶液a;
[0034]步骤四:将溶液a移出,用5%的NaOH的水溶液洗涤至pH值8,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抽滤,滤饼于80℃真空干燥24h,得到润滑油降凝剂。
[0035]其中,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的滴加速度为0.5滴每秒。
[0036]利用本申请中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润滑油降凝剂的组成包括:按照质量份数取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3份、富马酸3.6~4.3份、甲苯磺酸0.6~1份、甲苯0.3~1.5份和丙烯酰胺6~10份。
[0037]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8]参照图3
‑
7和图14所示,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将溶液瓶1.1在加热容器3上架起并进行水浴加热的实施例:
[0039]所述溶液瓶1.1顶部通过密封塞安装有气体通入管1.3,气体通入管1.3贯穿密封塞的中部并深入至溶液瓶1.1中部,溶液瓶1.1上端侧部的两端分别插接安装有蒸汽排出管1.5和多个输液管1.4。
[0040]溶液瓶1.1通过两个L型夹持臂2.3安装在盘架2.1上,两个L型夹持臂2.3之间通过
紧固件进行锁定固定,滴液器安装在盘架2.1上侧,盘架2.1可拆卸嵌入安装在环形套4.1上,环形套4.1转动安装在加热容器3上侧,将溶液瓶1.1架在加热容器3内的水浴介质中,加热容器3上侧可同时架起至少两组的溶液瓶1.1和盘架2.1组件。
[0041]其中,溶液瓶1.1外侧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套1.2,使两侧的L型夹持臂2.3对溶液瓶1.1夹持状态下,不会对溶液瓶1.1造成损坏。
[0042]加热容器3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条3.1,环形套4.1转动安装在两个限位条3.1之间,溶液瓶1.1安装在盘架2.1的偏心位置处,通过控制环形套4.1的旋转,带动溶液瓶1.1晃动,对溶液瓶1.1内部溶液原料混合处理。
[0043]蒸汽排出管1.5的端部设置有收集槽1.6,收集槽1.6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盘架2.1上侧,蒸汽排出管1.5在收集槽1.6的连通位置位于收集槽1.6侧部的上端位置,收集槽1.6上还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0044]参照图5和图7
‑
10所示,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控制溶液原料的滴加处理的实施例:
[0045]所述蒸汽排出管1.5和多个输液管1.4,输液管1.4上设置有滴液器,用于对溶液的滴加速度进行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溶液瓶(1.1)中,加入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富马酸、催化剂和甲苯,于60℃恒温水浴晃动容器使其溶解,并通氮气30~6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溶液升温至80~85℃,滴加丙烯酰胺,同时滴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步骤三:恒温反应7h后于50℃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溶液a;步骤四:将溶液a移出,用5%的NaOH的水溶液洗涤至pH值8,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抽滤,滤饼于80℃真空干燥24h,得到润滑油降凝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的滴加速度为0.5滴每秒。3.根据权利要求2或1所述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瓶(1.1)上设置有气体通入管(1.3)、蒸汽排出管(1.5)和多个输液管(1.4),输液管(1.4)上设置有滴液器,用于对溶液的滴加速度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瓶(1.1)通过两个L型夹持臂(2.3)安装在盘架(2.1)上,滴液器安装在盘架(2.1)上侧,盘架(2.1)可拆卸连接在环形套(4.1)上,环形套(4.1)转动安装在加热容器(3)上侧,将溶液瓶(1.1)架在加热容器(3)内的水浴介质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降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3)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条(3.1),环形套(4.1)转动安装在两个限位条(3.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天剑,马芸,谢夏姜,
申请(专利权)人:董天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