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70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底壁固接多个支撑腿,在罐体上的盖板上通过加固筒进行电机的安装,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使得绞龙以及搅拌栅进行转动,使得混合腔中的物料得以充分的混合,通过提拉结构的安装,由于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的啮合,活动轴转动,将转盘转动,从而联动连扳一和连扳二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下压盒在滑槽中滑动,辅助绞龙与搅拌栅起到混合作用,由于盖板活动安装在罐体上将混合腔封闭,因此电机结构与提拉结构均可手动脱离罐体,转轴的一端连同套筒一并脱离混合腔,使得罐体内部得以防空,以便进行充分清理。以便进行充分清理。以便进行充分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
,具体为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辅酶Q10不仅能给心脏提供动力,还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预防血管壁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帮助保护心脏辅酶Q10有助于为心肌提供充足氧气,预防突发性心脏病,尤其在心肌缺氧过程中辅酶Q10发挥关键性改善作用。保护皮肤长期使用辅酶Q10能够有效防止皮肤衰老,减少脸部皱纹。抗疲劳辅酶Q10使细胞保持良好健康的状态,因而机体充满活力,精力旺盛,脑力充沛。辅酶Q10的生物活性主要来自于其醌环的氧化还原特性和其侧链的理化性质。它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和细胞代谢启动剂,具有保护和恢复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稳定膜电位作用,是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因此显示出极好抗疲劳作用。目前辅酶Q10合成用原料溶解搅拌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利用搅拌杆进行搅拌,费时费力。
[0003]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682361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酶制剂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搅拌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方设有嵌入搅拌装置主体内部的转轴,密封盖的顶部位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设有配料入口,搅拌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导流架,转轴上嵌套有轴套。
[0004]上述案例中的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且搅拌限度有限,腔内的物料混合不够完全,搅拌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壁固接多个支撑腿;所述罐体的内部开设混合腔,所述罐体的顶部活动安装盖板将混合腔顶部封闭,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加固筒,所述加固筒的顶壁中固定安装电机,且电机的一端固接转轴,且转轴转动贯穿加固筒的中部和盖板至混合腔中,位于所述加固筒两侧的盖板上固定安装两个相对的提拉结构;
[0007]所述盖板上开设加料口,所述罐体的底壁中开设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活动安装球阀。
[0008]优选的,置于所述混合腔内部的转轴上固接两组绞龙,所述绞龙下方的转轴上固接搅拌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的外圈固接在混合腔底壁中转动卡装的套筒的内圈中,所述混合腔的两侧内壁开设滑槽。
[0009]优选的,所述加固筒的顶壁的一侧开口,置于所述加固筒开口中的转轴上固定安装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三分之一处于加固筒外,所述盖板的顶壁开设平行的限位槽。
[0010]优选的,所述提拉结构包括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壁固接在盖板的顶壁上,所
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横向贯穿安装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一端上固接锥齿轮二,且锥齿轮二外圈的齿槽与锥齿轮一外圈的齿槽相互啮合。所述活动轴的另一端上固接转盘,且转盘的一侧壁边上固接连杆,所述连杆转动贯穿连扳一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螺纹安装限位片。所述连扳一的另一端的一侧壁上也连杆,所述连杆转动贯穿连扳二的一端,所述连扳二活动贯穿限位槽,置于所述限位槽中的连扳二的一端上固接下压盒,且下压盒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滑槽的内侧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在罐体上的盖板上通过加固筒进行电机的安装,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使得绞龙以及搅拌栅进行转动,使得混合腔中的物料得以充分的混合,在混合的同时避免混合腔底壁产生沉淀,以及混合腔中产生漩涡,造成混合沉淀的产生,提高混合的效率;
[0013]同时通过提拉结构的安装,由于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的啮合,活动轴转动,将转盘转动,从而联动连扳一和连扳二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下压盒在滑槽中滑动,一方面起到混合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下压盒中进行加热组件的安装,使其可以产生催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提拉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罐体;10、混合腔;101、滑槽;11、支撑腿;12、出料口;121、球阀;13、加料口;14、盖板;15、加固筒;16、套筒;17、限位槽;2、电机;21、转轴;22、锥齿轮一;23、绞龙;24、搅拌栅;3、提拉结构;31、电动推杆;32、活动轴;33、锥齿轮二;34、转盘;35、连杆;36、限位片;37、连扳一;38、连扳二;39、下压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壁固接多个支撑腿11;罐体1的内部开设混合腔10,罐体1的顶部活动安装盖板14将混合腔10顶部封闭,盖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加固筒15,加固筒15的顶壁中固定安装电机2,且电机2的一端固接转轴21,且转轴21转动贯穿加固筒15的中部和盖板14至混合腔10中,位于加固筒15两侧的盖板14上固定安装两个相对的提拉结构3;
[0021]在罐体1上的盖板14上通过加固筒15进行电机2的安装,电机2带动转轴21进行转动,转轴使得绞龙23以及搅拌栅24进行转动,使得混合腔10中的物料得以充分的混合,在混合的同时避免混合腔10底壁产生沉淀,以及混合腔10中产生漩涡,造成混合沉淀的产生,提高混合的效率;
[0022]盖板14上开设加料口13,罐体1的底壁中开设出料口12,出料口12中活动安装球阀
121。
[0023]置于混合腔10内部的转轴21上固接两组绞龙23,绞龙23下方的转轴21上固接搅拌栅24,转轴21的另一端的外圈固接在混合腔10底壁中转动卡装的套筒16的内圈中,混合腔10的两侧内壁开设滑槽101。
[0024]加固筒15的顶壁的一侧开口,置于加固筒15开口中的转轴21上固定安装锥齿轮一22,锥齿轮一22的三分之一处于加固筒15外,盖板14的顶壁开设平行的限位槽17。
[0025]实施例2:
[0026]提拉结构3包括电动推杆31,且电动推杆31的底壁固接在盖板14的顶壁上,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上横向贯穿安装活动轴32,活动轴32的一端上固接锥齿轮二33,且锥齿轮二33外圈的齿槽与锥齿轮一22外圈的齿槽相互啮合。活动轴32的另一端上固接转盘34,且转盘34的一侧壁边上固接连杆35,连杆35转动贯穿连扳一37的一端,连杆35的另一端上螺纹安装限位片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壁固接多个支撑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开设混合腔(10),所述罐体(1)的顶部活动安装盖板(14)将混合腔(10)顶部封闭,所述盖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加固筒(15),所述加固筒(15)的顶壁中固定安装电机(2),且电机(2)的一端固接转轴(21),且转轴(21)转动贯穿加固筒(15)的中部和盖板(14)至混合腔(10)中,位于所述加固筒(15)两侧的盖板(14)上固定安装两个相对的提拉结构(3);所述盖板(14)上开设加料口(13),所述罐体(1)的底壁中开设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中活动安装球阀(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置于所述混合腔(10)内部的转轴(21)上固接两组绞龙(23),所述绞龙(23)下方的转轴(21)上固接搅拌栅(24),所述转轴(21)的另一端的外圈固接在混合腔(10)底壁中转动卡装的套筒(16)的内圈中,所述混合腔(10)的两侧内壁开设滑槽(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酶Q10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筒(15)的顶壁的一侧开口,置于所述加固筒(15)开口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进孙国强唐维白琳韩先龙刘伟赵石磊刘红梅葛鹏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医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