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269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风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一风速风向仪建立风向直角坐标系,检测环境风的风向和风速;步骤S2,基于环境风的风向和风速对一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风机控制
,具体涉及空冷风机的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冷风机机组风机阵列的迎风角(即风机阵列的右前方,左前方,左后方,右后方四个方向)在工作过程中会面对环境风来风,环境风来风的影响会导致直接机组各风机的冷却能力出现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空冷单元管束温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包括,
[0005]步骤S1,通过一风速风向仪建立风向直角坐标系,检测环境风的风向和风速;
[0006]步骤S2,基于环境风的风向和风速对一M
×
N的风机阵列的位于迎风侧的前P行和前Q列的风机的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获得补偿后的输出功率,其中M、N、P、Q均为正整数;
[0007]步骤S3,通过管束温度监测组件测量步骤S2中功率补偿后的所述风机的冷却单元的管束温度,并计算获得温度修正参数,基于所述温度修正参数对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输出功率。
[0008]优选的,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设于所述风机阵列的中心处,所述风机阵列形成的一矩形的侧边均与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垂直,朝向横轴正方向依次排列有第1列、第2列至第N列共N列所述风机,朝向纵轴负方向依次排列有第1行、第2行至第M行共M行所述风机。
>[0009]优选的,步骤S2中,若环境风的风向落入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则对所述风机阵列中的第N

Q+1列、第N

Q+2列至第N列共Q列所述风机以及第1行、第2行至第P行共P行所述风机的所述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其中,
[0010]第N

Q+1列、第N

Q+2列至第N列与第1行、第2行至第P行相重合的P
×
Q个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11]F1=(1+(K1×
V))
×
f
[0012]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1为第一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13]第N

Q+1列、第N

Q+2列至第N列中第j列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14]F1=(1+(K
N

j+1
×
V
×
cosθ))
×
f
[0015]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N

j+1
为第N

j+1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16]第1行、第2行至第P行中第i行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17]F1=(1+(K
i
×
V
×
sinθ))
×
f
[0018]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i
为第i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19]优选的,步骤S2中,若环境风的风向落入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则对所述风机阵列中的第1列、第2列至第Q列共Q列所述风机以及第1行、第2行至第P行共P行所述风机的所述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其中,
[0020]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与第1行、第2行至第P行相重合的P
×
Q个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21]F1=(1+(K1×
V))
×
f
[0022]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1为第一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23]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中第j列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24]F1=(1+(K
j
×
V
×
cosθ))
×
f
[0025]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j
为第j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26]第1行、第2行至第P行中第i行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27]F1=(1+(K
i
×
V
×
sinθ))
×
f
[0028]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i
为第i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29]优选的,步骤S2中,若环境风的风向落入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三象限,则对所述风机阵列中的第1列、第2列至第Q列共Q列所述风机以及第M

P+1行、第M

P+2行至第M行共P行所述风机的所述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其中,
[0030]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与第M

P+1行、第M

P+2行至第M行相重合的P
×
Q个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31]F1=(1+(K1×
V))
×
f
[0032]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1为第一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33]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中第j列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34]F1=(1+(K
j
×
V
×
cosθ))
×
f
[0035]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j
为第j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0036]第M

P+1行、第M

P+2行至第M行中第i行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0037]F1=(1+(K
M

i+1
×
V
×
sinθ))
×
f
[0038]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M

i+1
为第M

i+1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通过一风速风向仪建立风向直角坐标系,检测环境风的风向和风速;步骤S2,基于环境风的风向和风速对一M
×
N的风机阵列的位于迎风侧的前P行和前Q列的风机的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获得补偿后的输出功率,其中M、N、P、Q均为正整数;步骤S3,通过管束温度监测组件测量步骤S2中功率补偿后的所述风机的冷却单元的管束温度,并计算获得温度修正参数,基于所述温度修正参数对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输出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设于所述风机阵列的中心处,所述风机阵列形成的一矩形的侧边均与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垂直,朝向横轴正方向依次排列有第1列、第2列至第N列共N列所述风机,朝向纵轴负方向依次排列有第1行、第2行至第M行共M行所述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若环境风的风向落入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则对所述风机阵列中的第N

Q+1列、第N

Q+2列至第N列共Q列所述风机以及第1行、第2行至第P行共P行所述风机的所述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其中,第N

Q+1列、第N

Q+2列至第N列与第1行、第2行至第P行相重合的P
×
Q个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F1=(1+(K1×
V))
×
f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1为第一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第N

Q+1列、第N

Q+2列至第N列中第j列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F1=(1+(K
N

j+1
×
V
×
cosθ))
×
f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N

j+1
为第N

j+1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第1行、第2行至第P行中第i行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F1=(1+(K
i
×
V
×
sinθ))
×
f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i
为第i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若环境风的风向落入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则对所述风机阵列中的第1列、第2列至第Q列共Q列所述风机以及第1行、第2行至第P行共P行所述风机的所述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其中,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与第1行、第2行至第P行相重合的P
×
Q个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F1=(1+(K1×
V))
×
f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1为第一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中第j列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
F1=(1+(K
j
×
V
×
cosθ))
×
f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j
为第j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第1行、第2行至第P行中第i行的其余所述风机的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为,F1=(1+(K
i
×
V
×
sinθ))
×
f其中F1为所述补偿后的输出功率,K
i
为第i补偿系数,V为环境风的风速,θ为环境风的风向与坐标横轴正半轴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f为所述初始输出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风机转速对环境风和管束温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若环境风的风向落入所述风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三象限,则对所述风机阵列中的第1列、第2列至第Q列共Q列所述风机以及第M

P+1行、第M

P+2行至第M行共P行所述风机的所述初始输出功率进行补偿,其中,第1列、第2列至第Q列与第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傲孙悦陈黎君苏威程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斯必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