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Exception: 字符串 'guowangjiangsushengdianliyouxiangongsidianlikexueyanjiuyuanguowangjiangsushengdianliyouxiangongsidongnandaxuenanjingnanruijibaogongchengjishuyouxiangongsibaodingtianweibaobiandianqigufenyouxia' 后的引号不完整。 “guowangjiangsushengdianliyouxiangongsidianlikexueyanjiuyuanguowangjiangsushengdianliyouxiangongsidongnandaxuenanjingnanruijibaogo”附近有语法错误。 在 DBUtility.DbHelperSQL.RunProcedure(String storedProcName, IDataParameter[] parameters, Int32& rowsAffected) 在 DAL.APT_Common.Update(String tbName, String filter, String where) 在 zhuanliShow.pingyinfenlei(String id) 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49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日前预测优化,即根据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负荷、光伏和风电预测曲线,以移相器档位调节总次数最少为优化目标,以移相器档位为控制变量,以变压器容量限制、移相器调节能力、线路输送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日内实时控制在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的基础上,实时监测移相器两侧变压器运行状态并修正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优化可有效减少移相器档位总调节次数,减少机械损耗,延长分接开关使用寿命,提升电网运行经济性;日内实时控制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更新移相器档位,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电网规模不断增大,负荷密集地区电网运行效能问题日渐暴露,部分地区出现了关键输电断面潮流输送卡脖子、局部输电瓶颈制约区域供电能力提升等问题。因负荷密集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电网建设难度不断增大,发电调节、负荷转移等传统潮流控制手段调节速度慢、效果差。移相器具有经济性好、占地面积小、运维成本低的技术优势,在负荷密集地区电网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
[0003]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负荷分布和新能源接入呈逆向分布特征,导致相邻变电站同时存在有功下送和上送情况,且随着负荷水平和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长,变电站存在重载情况,需要新增或扩建变压器;通过移相器实现相邻变电站合环运行,将新能源直接输送在负荷中心,可同时消除两侧变压器重载,避免变压器扩建工程,提升电网运行经济性。
[0004]现有技术文件1(CN 111952970 A)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合环调电方法及装置,通过移相变压器调节单侧电压幅值和相角,改变合环两端电压幅值相角差,以移相变压器为基础,串联限流电抗器,通过对单侧母线电压幅值相角的解耦控制,调节其与另一端电压幅值相角差到一定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安全合环调电。然而,现有技术文件1的不足之处在于,技术文件1仅提出基于移相变压器的电网合环操作流程,并未涉及控制目标优化、移相变压器与电网协调运行方法等,无法适用于移相器接入电网的调度运行控制,仅通过移相器分接开关的调节来控制变压器之间的潮流,导致潮流不均衡、造成较高的网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日前预测和日内滚动结合的移相器控制目标优化方法,根据合环两侧变压器运行情况,优化移相器控制目标,实现变压器均衡运行、降低网损、减少移相器分接开关调节次数,适用于移相器接入电网后的调度运行控制。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包括日前预测优化和日内实时控制;其中,日前预测优化包括:根据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负荷、光伏和风电预测曲线,以移相器档位调节总次数最少为优化目标,以移相器档位为控制变量,以变压器容量限制、移相器调节能力、线路输送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日内实时控制在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的基础上,实时监测移相器两侧变
压器运行状态并修正移相器档位。
[0008]所述日前预测优化包括:步骤A

1,以移相器档位总调节次数构建目标函数;步骤A

2,构建约束条件,包括:移相器约束、常规母线潮流平衡约束、移相器等效注入功率约束和其余约束条件;步骤A

3,以步骤A

1构建的目标函数和步骤A

2构建的约束条件,形成日前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通过混合整数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移相器档位的日前预测运行曲线。
[0009]目标函数以如下公式表示:(1)式中:表示移相器档位总调节次数,表示移相器档位,为整数自变量,为日前优化的时间节点总数,为优化时间节点序号。
[0010]以移相器档位构建移相器约束,以如下公式表示,(2)式中:表示移相器最高档位;表示移相器最低档位。
[0011]以有功和无功平衡构建常规母线潮流平衡约束,以如下公式表示,(3) (4)式中:节点为电网中任一节点,节点表示电网中与节点相连的各节点;表示节点的发电有功功率,表示节点的发电无功功率;表示节点的负荷有功功率,表示节点的负荷无功功率;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对应导纳系数的实部,表示节点与节点
之间线路对应导纳系数的虚部;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电压相角差;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
[0012]以移相器等效注入母线的有功和无功构建移相器等效注入功率约束,以如下公式表示, (5) (6) (7) (8)式中:节点是电网中任一节点,节点是移相器接入线路一侧的节点,节点是移相器接入线路另一侧的节点,节点表示电网中与节点相连的各节点;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无功功率;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无功功率;表示移相变压器等效电纳;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
[0013]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电压相角差,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电压相角差;表示移相器每档调节对应的角度。
[0014]以母线间有功功率和母线电压约束构建其余约束条件,以如下公式表示,(9) (10)式中:
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的有功功率;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上限;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的下限,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的上限。
[0015]日内实时控制包括:步骤B

1,根据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得到当前优化时间节点的移相器预测档位;步骤B

2,判断移相器一侧的变压器是否重载;如是,确定优化目标为消除移相器一侧的变压器重载,如否,转步骤B

3;步骤B

3,判断移相器另一侧的变压器是否存在有功上送;如是,确定优化目标为消除移相器另一侧的变压器有功上送,如否,转步骤B

4;步骤B

4,判断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的负载率是否不均衡;如是,确定优化目标为均衡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的负载率,转步骤B

5,如否,转步骤B

6;步骤B

5,根据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并求解,得到实时控制档位,下发至移相器,结束计算;步骤B

6,根据预测档位,下发至移相器,结束计算。
[0016]消除移相器一侧的变压器重载包括:以移相器一侧的变压器的下送功率为优化目标,以移相器实时控制档位为控制变量,结合约束条件进行求解,其中约束条件以如下公式表示, (11)式中:、为分别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的下送功率,正为下送,负为上送;、分别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的功率限额;为移相器实时控制档位;表示移相器最高档位;表示移相器最低档位;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之间线路有功功率;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之间线路最大有功输送能力。
[0017]消除移相器另一侧的变压器有功上送包括:以移相器另一侧的变压器的下送功率为优化目标,以移相器实时控制档位为控制变量,结合约束条件进行求解,其中约束条件以如下公式表示,(12)式中,、为分别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的下送功率,正为下送,负为上送;、分别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的功率限额;为移相器实时控制档位;表示移相器最高档位;表示移相器最低档位;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之间线路有功功率;为移相器两侧的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日前预测优化和日内实时控制;其中,日前预测优化包括:根据移相器两侧的变压器负荷、光伏和风电预测曲线,以移相器档位调节总次数最少为优化目标,以移相器档位为控制变量,以变压器容量限制、移相器调节能力、线路输送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日内实时控制在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的基础上,实时监测移相器两侧变压器运行状态并修正移相器档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前预测优化包括:步骤A

1,以移相器档位总调节次数构建目标函数;步骤A

2,构建约束条件,包括:移相器约束、常规母线潮流平衡约束、移相器等效注入功率约束和其余约束条件;步骤A

3,以步骤A

1构建的目标函数和步骤A

2构建的约束条件,形成日前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通过混合整数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移相器档位的日前预测运行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以如下公式表示:(1)式中:表示移相器档位总调节次数,表示移相器档位,为整数自变量,为日前优化的时间节点总数,为优化时间节点序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移相器档位构建移相器约束,以如下公式表示,(2)式中:表示移相器最高档位;表示移相器最低档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有功和无功平衡构建常规母线潮流平衡约束,以如下公式表示,(3)

(4)式中:节点为电网中任一节点,节点表示电网中与节点相连的各节点;表示节点的发电有功功率,表示节点的发电无功功率;表示节点的负荷有功功率,表示节点的负荷无功功率;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对应导纳系数的实部,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对应导纳系数的虚部;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电压相角差;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移相器等效注入母线的有功和无功构建移相器等效注入功率约束,以如下公式表示, (5) (6) (7) (8)式中:节点是电网中任一节点,节点是移相器接入线路一侧的节点,节点是移相器接入线路另一侧的节点,节点表示电网中与节点相连的各节点;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无功功率;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表示移相器等效注入节点的无功功率;表示移相变压器等效电纳;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
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电压相角差,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电压相角差;表示移相器每档调节对应的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母线间有功功率和母线电压约束构建其余约束条件,以如下公式表示, (9) (10) 式中: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的有功功率;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上限;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的下限,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的上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变压器之间潮流控制的移相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日内实时控制包括:步骤B

1,根据移相器档位日前预测运行曲线得到当前优化时间节点的移相器预测档位;步骤B

2,判断移相器一侧的变压器是否重载;如是,确定优化目标为消除移相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张宁宇刘晓东高磊陆圣芝高山李鹏刘建陈静朱鑫要林金娇谢珍建张栋赵欣彭志强丁峰峰周启文董云龙王荃荃王同磊黄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