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41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包括:第一控制轮,位于控制手柄,用来控制头端模组的第一转向操作;第一限制件,邻近第一控制轮,受到按压时从第一释放状态进入第一制动状态,用来限制第一转向操作,当第一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第一限制件回复至第一释放状态;第二控制轮,设于第一控制轮上,用来控制头端模组的第二转向操作;以及,第二限制件,邻近第二控制轮,受到按压时从第二释放状态进入第二制动状态,用来限制第二转向操作,当第二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第二限制件回复至第二释放状态。通过限制件在释放状态及制动状态切换,可达到便利调整头端模块角度的技术效果,提升操作方便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控制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窥镜中的转向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不同的探视设备,例如医疗用内窥镜、工业用内窥镜和警用内窥镜等。内窥镜一般包括有设在先端的镜头、光源等,然后连接一个弯曲区段,利用弯曲区段的弯曲变形,让头端模组(例如镜头、光源)可以产生角度变化,方便用不同的视角看到狭小的空间或管道内部。
[0003]现有技术中,内窥镜中由于需要通以电力及讯号,加上用来控制头端模块角度的转向控制组件,还有通以气体或液体等的功能管道等等元件,结构相当复杂,这会使得制作和装配工艺复杂,极大地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让成本居高不下。
[0004]另外一个问题是,已知在内窥镜的操作手柄上,设置有用来锁定头端模组角度的机构,让镜头或光源的角度可以固定,但是一般这样的锁定机构仍具有体积大不便操作,以及作业复杂度高等问题,非常不便利内窥镜的单手或精密操作。
[0005]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以克服前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利用限制件受到按压时从释放状态进入制动状态,用来限制转向操作,当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限制件脱离制动状态回复至释放状态。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转向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轮,设置于内窥镜的控制手柄的一侧,用来控制内窥镜的头端模组在第一方向平面上的第一转向操作;第一限制件,设置于邻近第一控制轮的位置,当受到按压时从第一释放状态进入第一制动状态,用来限制第一转向操作,当第一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第一限制件脱离第一制动状态,回复至第一释放状态;第二控制轮,叠设于第一控制轮上,用来控制头端模组在第二方向平面上的第二转向操作;以及,第二限制件,设置于邻近第二控制轮的位置,当受到按压时从第二释放状态进入第二制动状态,用来限制第二转向操作,当第二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第二限制件脱离第二制动状态,回复至第二释放状态。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内窥镜,包括前述的转控制组件。
[0009]本专利技术的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的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利用限制件受按压进入制动状态的方式,限制控制轮的转动,可以很好的定住头端模块的角度,当接下来需要调整头端模块的角度时,让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就可以使限制件脱离制动状态回复到释放状态,如此一来,通过限制件在释放状态及制动状态切换的方式,可以达到便利调整头端模块角度的技术效果,提
升操作内窥镜的方便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的立体图。
[0012]图2是控制手柄及转向控制组件的爆炸图。
[0013]图3是控制手柄及转向控制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0014]图4是图1的内窥镜对应转向控制组件位置的剖面图。
[0015]图5是第一限制件在第一制动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6是第一限制件在第一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7是第二限制件在第二制动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8是第二限制件在第二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内窥镜
ꢀꢀꢀꢀꢀꢀꢀꢀꢀꢀ1ꢀꢀꢀꢀꢀꢀꢀꢀ
控制手柄
ꢀꢀꢀꢀꢀꢀꢀ
10
[0021]上壳体
ꢀꢀꢀꢀꢀꢀꢀꢀꢀꢀ
11
ꢀꢀꢀꢀꢀꢀꢀ
下壳体
ꢀꢀꢀꢀꢀꢀꢀꢀꢀ
12
[0022]转向控制组件
ꢀꢀꢀꢀ
20
ꢀꢀꢀꢀꢀꢀꢀ
第一控制轮
ꢀꢀꢀꢀꢀ
21
[0023]第一摩擦接面
ꢀꢀꢀ
21a
ꢀꢀꢀꢀꢀꢀ
第一限制件
ꢀꢀꢀꢀꢀ
22
[0024]第一制动端
ꢀꢀꢀꢀꢀꢀ
221
ꢀꢀꢀꢀꢀꢀ
枢轴支点
ꢀꢀꢀꢀꢀꢀꢀ
222
[0025]第一受压端
ꢀꢀꢀꢀꢀꢀ
223
ꢀꢀꢀꢀꢀꢀ
第一弹性件
ꢀꢀꢀꢀꢀ
23
[0026]第一胶环
ꢀꢀꢀꢀꢀꢀꢀꢀ
24
ꢀꢀꢀꢀꢀꢀꢀ
第二控制轮
ꢀꢀꢀꢀꢀ
25
[0027]第二限制件
ꢀꢀꢀꢀꢀꢀ
26
ꢀꢀꢀꢀꢀꢀꢀ
第二制动端
…ꢀꢀꢀ
261
[0028]第二受压端
ꢀꢀꢀꢀꢀꢀ
262
ꢀꢀꢀꢀꢀꢀ
第二弹性件
ꢀꢀꢀꢀꢀ
27
[0029]内轴件
ꢀꢀꢀꢀꢀꢀꢀꢀꢀ
28
ꢀꢀꢀꢀꢀꢀꢀ
第二摩擦接面
ꢀꢀꢀ
28a
[0030]环状凹槽
ꢀꢀꢀꢀꢀꢀꢀꢀ
281
ꢀꢀꢀꢀꢀꢀ
第二胶环
ꢀꢀꢀꢀꢀꢀꢀ
29
[0031]第一转盘
ꢀꢀꢀꢀꢀꢀꢀꢀ
31
ꢀꢀꢀꢀꢀꢀꢀ
第二转盘
ꢀꢀꢀꢀꢀꢀꢀ
32
[0032]轴向
ꢀꢀꢀꢀꢀꢀꢀꢀꢀꢀꢀ
X
ꢀꢀꢀꢀꢀꢀꢀꢀ
轴向
ꢀꢀꢀꢀꢀꢀꢀꢀꢀꢀꢀ
Y
[0033]轴向
ꢀꢀꢀꢀꢀꢀꢀꢀꢀꢀꢀ
Z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配合附图和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专利技术。除此之外,在未背离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专利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专利技术范畴中。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向控制组件及内窥镜,利用限制件受按压进入制动状态的方式,限制控制轮的转动,可以很好的定住头端模块的角度。当接下来需要调整头端模块的角度时,操作控制轮让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就可以使限制件脱离制动状态回复到释放状态。借由限制件在释放状态及制动状态切换的方式,可以达到单手操作并调整头端模块角度的效果,提升操作内窥镜的便利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0036]首先同时参照图1到图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的立体图,图2是控制
手柄及转向控制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控制手柄及转向控制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4是图1的内窥镜对应转向控制组件位置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内窥镜1包括控制手柄10、转向控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转向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轮,设置于所述内窥镜的控制手柄的一侧,用来控制所述内窥镜的头端模组在第一方向平面上的第一转向操作;第一限制件,设置于邻近所述第一控制轮的位置,当受到按压时从第一释放状态进入第一制动状态,用来限制所述第一转向操作,当所述第一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所述第一限制件脱离所述第一制动状态,回复至所述第一释放状态;第二控制轮,叠设于所述第一控制轮上,用来控制所述头端模组在第二方向平面上的第二转向操作;以及第二限制件,设置于邻近所述第二控制轮的位置,当受到按压时从第二释放状态进入第二制动状态,用来限制所述第二转向操作,当所述第二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所述第二限制件脱离所述第二制动状态,回复至所述第二释放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轮具有第一摩擦接面,所述第一限制件具有第一制动端,当进入所述第一制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制动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摩擦接面,从而限制所述第一转向操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制件的一侧,当进入所述第一制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性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一控制轮进一步受力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施力于所述第一限制件,使所述第一制动端脱离与所述第一摩擦接面的接触,从而让所述第一限制件脱离所述第一制动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件为杠杆做动件,经由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漳宋元劭
申请(专利权)人:瑞泰生医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