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陀螺机构,包括:底座、旋转轴和类陀螺旋转体,其中,旋转轴和底座连接;类陀螺旋转体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和类陀螺旋转体同轴设置,类陀螺旋转体以旋转轴为轴转动,类陀螺旋转体的底部和底座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利用轴承将陀螺固定于底座和旋转轴上使陀螺能够以旋转轴为轴自由转动,此时,陀螺由于底座和旋转轴的限制不会倒下,仅需使用抽打工具抽打陀螺的侧面,陀螺即可旋转,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方便上手,有利于初学者对陀螺的使用产生兴趣,同时便于身体上有一定的障碍无法频繁弯腰扶正陀螺进行操作的人士进行娱乐、锻炼或复健。锻炼或复健。锻炼或复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陀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陀螺的
,尤其涉及一种类陀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陀螺玩具作为时下较为流行的趣味玩具,其不仅能够锻炼用户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还能够作为日常娱乐游戏工具,但由于其本身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上手较为困难。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因对动作要领、力度等方面控制性较差,使得对其具有较高的难度,也容易导致用户在一段时间后便对陀螺玩具失去兴趣。因此,需对现有的陀螺玩具进行改进,以降低其学习难度。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4260646U公开了一种轴心双轴承可抓取移动拉线陀螺,该专利设置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转体于地面上旋转;转体的厚度从中心到边缘呈渐缩设置,进而提高轴心双轴可抓取移动拉线陀螺的转动稳定性。
[0004]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158567U公开了一种可空转的陀螺部件及组合陀螺,其设置空转体可以利用轴承与转动体发生相对转动,空转体抵消碰撞时的冲击力,不影响转动体的正常旋转,具有较强的抗撞击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对战过程中的趣味性。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2450884A公开了一种磁悬浮陀螺仪式人体姿态平衡训练系统,其平衡压盘、陀螺飞盘、平衡底座、飞盘磁环、底座磁环、压盘轴心磁环、底座轴心磁环、极线圈、极磁体、环状传感器、轴承、信号处理电路及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陀螺仪原理将平衡压盘上,其实质是通过复杂的结构提高了陀螺机构的稳定性。
[0006]然而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均为改变传统陀螺结构以增加装置可玩性的方式,尽管上述的专利均改变了传统陀螺的结构,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依然会频繁倒下,针对于刚刚上手的低学龄的学生或身体上有一定的障碍无法频繁弯腰扶正陀螺进行操作的人士来讲则并不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陀螺机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类陀螺机构,其中,包括:
[0010]底座;
[0011]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底座连接;
[0012]类陀螺旋转体,所述类陀螺旋转体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类陀螺旋转体同轴设置,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转动,所述类陀螺旋转体的底部和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0013]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通孔。
[0014]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还包括:
[0015]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设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相对所述旋转轴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相对所述类陀螺旋转体固定设置,所述类陀螺旋转体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转动。
[0016]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
[0017]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还包括:
[0018]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内,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尺寸、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尺寸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轴套的尺寸、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尺寸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抵于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套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套的另一端抵于第二轴承。
[0019]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还包括:
[0020]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呈环状柱体的套筒部以及沿所述套筒部外表面向外延伸的边沿部,所述边沿部设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边沿部环绕所述套筒部设置,所述套筒部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边沿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边沿部通过螺钉和所述类陀螺旋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的上方,所述套筒部的尺寸和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尺寸相同,所述套筒部的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
[0021]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设于所述套筒部内,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的尺寸和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轴套抵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设置。
[0022]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还包括:
[0023]锁定螺母,所述旋转轴的上端沿所述旋转轴的侧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锁定螺母上开设有和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锁定螺母和所述旋转轴的上端相配合,所述锁定螺母沿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外螺纹旋转并抵于所述端盖的所述边沿部的上表面。
[0024]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所述锁定螺母上开设有环状槽,所述第三轴套的上端和所述环状槽相配合。
[0025]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底座一体成型设置。
[0026]上述的类陀螺机构,其中,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开设有和所述连接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内螺纹,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
[002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8](1)本技术采用利用轴承将陀螺固定于底座和旋转轴上使陀螺能够以旋转轴为轴自由转动,此时,陀螺由于底座和旋转轴的限制不会倒下,仅需使用抽打工具抽打陀螺的侧面,陀螺即可旋转,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方便上手,有利于初学者对陀螺的使用产生兴
趣,同时便于身体上有一定的障碍无法频繁弯腰扶正陀螺进行操作的人士进行娱乐、锻炼或复健。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爆炸图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轴测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旋转轴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端盖的示意图。
[0034]附图中:1、底座;2、旋转轴;3、类陀螺旋转体;4、第二轴承;5、第一轴承;6、第二轴套;7、第一轴套;8、第三轴套;9、锁定螺母;10、端盖;21、连接外螺纹;22、外螺纹;101、套筒部;102、边沿部;10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爆炸图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轴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类陀螺机构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陀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底座连接;类陀螺旋转体,所述类陀螺旋转体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类陀螺旋转体同轴设置,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转动,所述类陀螺旋转体的底部和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一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类陀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类陀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设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相对所述旋转轴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相对所述类陀螺旋转体固定设置,所述类陀螺旋转体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类陀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陀螺旋转体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类陀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内,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尺寸、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尺寸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轴套的尺寸、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尺寸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仲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