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废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包括PDA主体和连接装置,所述PDA主体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垫,所述连接装置滑动套接在所述橡胶圈的外壁,所述连接装置的下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矩形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线,所述拉伸线的一端通过插入在所述矩形槽的内部且延伸至橡胶圈的下方,橡胶圈与地面碰撞弹簧与防护垫在橡胶圈内部产生反作用力,其PDA主体进行保护,避免了使用者对PDA主体忘记携带的情况,弹簧起到弹性缓冲对橡胶圈进行保护,提升橡胶圈使用寿命,达到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过程中的灵活。过程中的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
[0001]本技术涉及医废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
技术介绍
[0002]PDA,又称为掌上电脑,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在移动中工作,学习,娱乐等。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品PDA。工业级PDA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常见的有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POS机等都可以称作PDA,PDA体积小便于携带,PDA应用广泛,在对医疗产品进行检测时通过使用者手持PDA对表面进行扫描用来确定医疗产品是否合格,通过PDA本体携带绳索,便于使用者检测时携带,但是,使用者在使用完PDA本体并暂时放置到某处后,可能存在使用者忘记拿回PDA本体而导致PDA本体遗失的情况,且PDA缺少防护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设计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包括PDA主体和连接装置,所述PDA主体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垫,所述连接装置滑动套接在所述橡胶圈的外壁,所述连接装置的下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矩形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线,所述拉伸线的一端通过插入在所述矩形槽的内部且延伸至橡胶圈的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橡胶圈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拉伸线位于所述橡胶圈下方的一端缠绕连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内壁,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轴卷簧,所述拉伸线位于所述收纳槽内部的一端缠绕连接在所述内轴卷簧的外壁,所述收纳槽上端内部嵌合连接有盖板。
[0007]优选的,所述拉伸线通过所述内轴卷簧缠绕拉伸在所述收纳槽的内部,且所述内轴卷簧的呈工形状。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垫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橡胶圈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弹力柱,所述弹力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圈与所述防护垫相对应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垫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紧密贴合在橡胶圈的内壁,且所述防护垫为医用硅胶材质。
[0010]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两侧开设有横向贯穿的连接槽,所述橡胶圈的上端外部开设有竖直向下贯穿的通槽,且所述通槽与所述连接槽交错相通。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呈倾斜L形状。
[00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3]1、通过PDA主体向前移动拉伸线在内轴卷簧内部转动通过矩形槽进行拉伸,根据PDA主体进行长度延长,当使用者对PDA主体放置忘记携带时,向前移动拉伸线在内轴卷簧
内部全部拉伸,向前移动对PDA主体起到拖拽,此时PDA主体掉落在地面,发出声响进行提醒,通过橡胶圈内部弹簧自身的弹性进行收缩,此时防护垫向弹簧的一侧靠近,通过橡胶圈与地面碰撞弹簧与防护垫在橡胶圈内部产生反作用力,对其PDA主体进行保护,避免了使用者对PDA主体忘记携带的情况,通过弹簧起到弹性缓冲对橡胶圈进行保护,提升橡胶圈使用寿命,达到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0014]2、通过设置内轴卷簧转动配合拉伸线,经由对PDA主体向连接装置靠近,此时内轴卷簧对拉伸线进行收卷,对PDA主体拉伸的长度进行收卷收纳,通过连接槽与连接装置内壁靠近向下滑动,弹簧的弹性通过相对挤压对橡胶圈进行收缩,便于连接槽在连接装置内部向下移动,通过连接装置内部圆槽与通槽卡合,对PDA主体限位在连接装置的内部,形成便于快速对PDA主体起到限位固定,达到便于对PDA主体进行携带,提升对医疗产品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的拉伸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的内轴卷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的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标记表示:PDA主体1、橡胶圈12、通槽13、连接槽14、弹力柱15、弹簧16、防护垫17、连接装置2、收纳槽21、矩形槽22、内轴卷簧23、拉伸线24、盖板25、夹板26、连接座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4]参照图1
‑
4,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包括PDA主体1和连接装置2,PDA主体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12,橡胶圈12的内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远离橡胶圈12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垫17,连接装置2滑动套接在橡胶圈12的外壁,连接装置2的下端开设有收纳槽21,收纳槽2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矩形槽22,收纳槽21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线24,拉伸线24的一端通过插入在矩形槽22的内部且延伸至橡胶圈12的下方,通过PDA主体1向前移动拉伸线24在内轴卷簧23内部转动通过矩形槽22进行拉伸,根据PDA主体1进行长度延长,当使用者对PDA主体1放置忘记携带时,向前移动拉伸线24在内轴卷簧23内部全部拉伸,向前移动对PDA主体1起到拖拽,此时PDA主体1掉落在地面,发出声响进行提醒,通过橡胶圈
12内部弹簧16自身的弹性进行收缩,此时防护垫17向弹簧16的一侧靠近,通过橡胶圈12与地面碰撞弹簧16与防护垫17在橡胶圈12内部产生反作用力,对其PDA主体1进行保护,避免了使用者对PDA主体1忘记携带的情况,通过弹簧16起到弹性缓冲对橡胶圈12进行保护,提升橡胶圈12使用寿命,达到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0025]进一步的,橡胶圈12与连接装置2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7,拉伸线24位于橡胶圈12下方的一端缠绕连接在连接座27的内壁,收纳槽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轴卷簧23,拉伸线24位于收纳槽21内部的一端缠绕连接在内轴卷簧23的外壁,收纳槽21上端内部嵌合连接有盖板25,通过对PDA主体1向外拉伸拉伸线24在内轴卷簧23的外壁向拉伸的一侧转动且对拉伸线24进行拉伸延长,便于PDA主体1进行医疗检测。
[0026]进一步的,拉伸线24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其特征在于:包括PDA主体(1)和连接装置(2),所述PDA主体(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12),所述橡胶圈(12)的内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远离所述橡胶圈(12)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垫(17),所述连接装置(2)滑动套接在所述橡胶圈(12)的外壁,所述连接装置(2)的下端开设有收纳槽(21),所述收纳槽(2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矩形槽(22),所述收纳槽(21)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线(24),所述拉伸线(24)的一端通过插入在所述矩形槽(22)的内部且延伸至橡胶圈(1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废收集监管用手持PDA,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2)与所述连接装置(2)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7),所述拉伸线(24)位于所述橡胶圈(12)下方的一端缠绕连接在所述连接座(27)的内壁,所述收纳槽(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轴卷簧(23),所述拉伸线(24)位于所述收纳槽(21)内部的一端缠绕连接在所述内轴卷簧(23)的外壁,所述收纳槽(21)上端内部嵌合连接有盖板(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昌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