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包括凳面板、内衬支件、凳底框、软包凳面、软包凳身。吧凳内部结构,通过凳面板和凳底框上的凹形卡槽设计,不使用其他配件,通过内衬支件完成对吧凳内部的组装,稳固性好且制造成本低,凳面板上有数个小圆透气孔,使软包凳面包裹在其上面时更加透气,舒服性更好;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包裹在吧凳内部结构的外表面,且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上下使用两色拼色布料,造型新型,柔软舒适,当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的上部的面料不耐脏时,可以随身更换,方便实用,软包凳身上部外侧车缝有吧凳提带,方便吧凳挪移方便。方便吧凳挪移方便。方便吧凳挪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软包吧凳
[0001]本技术涉及酒吧凳制造
,具体为一种新型软包吧凳。
技术介绍
[0002]吧凳最初主要使用是在酒吧,现在吧椅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被广泛使用在休闲场所、轻吧、咖啡厅等等,代表了激情和时尚和流行。常见吧凳和吧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吧椅是有带靠背的,坐着比较舒服些,而吧凳是不带靠背的。通常吧凳按主要材料分:铁制、实木、曲木凳等等。
[0003]如申请号201821282968.8公开的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吧凳,本吧凳包括坐垫,连接在坐垫下表面的至少三根支撑脚且支撑脚呈圆周分布,支撑脚由管材制成,坐垫包括拱形框,在拱形框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上筒体,在每根支撑脚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的上筒体一一对应的下筒体,在下筒体内穿设有上端伸入至上筒体内且与上筒体螺纹连接的紧固件,在每根支撑脚的上端连接有呈倒置V形结构的加强杆且每根加强杆的中部连接在该支撑脚的上端,每根加强杆的一端连接在与所述支撑脚相邻的其中一根支撑脚上,每根加强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与所述支撑脚相邻的另外一根支撑脚上。虽然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减轻了重量且提高了结构强度,但此类吧凳凳面坐感还是会比较硬,造型也是传统的工业椅造型。
[0004]再如申请号201821429728.6公开的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脚凳,包括凳子本体,所述凳子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垫子,所述凳子本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嵌槽,所述垫子的下表面固定有嵌条,所述嵌条嵌设于所述嵌槽内。虽然该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结构也新颖,垫子方便拆卸清洗,但是该专利技术成本也随之增加。
[0005]通过上述吧椅可以看出目前的吧凳普遍都是传统工艺的吧凳,工业椅类的造型的吧凳较多,结构复杂。另外是有突破传统造型设计,但是制造成本也是增加了不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实现同等功能的一种新型软包吧凳。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包括凳面板、内衬支件、凳底框、软包凳面、软包凳身。所述凳面板呈圆形,中间分布着若干个小圆孔且凳面板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所述凳面板的凹形卡槽用于内衬支件上端固定在其中,所述内衬支件有若干根,其下端固定在凳底框中,所述凳底框呈圆形且中间镂空。所述凳底框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用于内衬支件下部固定。所述凳面板上包裹有软包凳面,所述内衬支件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凳面板和凳底框的凹形卡槽中,使用灰纸板将内衬支件外部包裹住,所述软包凳身包裹在内衬支件和灰纸板的外部。所述凳底框下部使用酷布封底,所述酷布的底部固定有数个脚钉。所述凳面板、内衬支件、凳底框、软包凳面、软包凳身组成一张软包吧凳。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凳面板上的小圆孔为透气孔。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内衬支件呈长条形。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凳面板的直径小于凳底框的直径。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外部由皮或者布料车缝而成。
[0012]本技术自主研发的软包吧凳的凳面板、内衬支件及凳底框使用木质材质,易造型,牢固轻巧。在吧凳内部的凳面板和凳底框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将内衬支件的上部和下部很好的卡扣在凳面板和凳底框的凹形卡槽里,稳定牢固。凳面板的直径在30cm左右,凳底框的直径在40cm左右,凳底框外框直径大于凳面板。整个吧凳的造型呈上小下大的结构,在消费者就坐后稳定性更强,造型也是别致美观。凳面板和内衬支件的外部包裹着软包凳面及软包凳身,并且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外部由皮或者是布料车缝而成,吧凳的上部和下部使用了两种以上拼色面料,造型新颖,柔软舒适,消费者就坐后,坐感更加舒服。当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的上部的面料不耐脏时,可以随身更换,方便实用,软包凳身上部外侧车缝有吧凳提带,方便吧凳挪移方便。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凳底框的酷布使用枪钉固定。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脚钉带钉一端穿过酷布固定在凳底框上。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软包凳身上部外侧车缝有吧凳提带,方便吧凳的拎起和放下。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自主研发的吧凳内部结构,通过凳面板和凳底框上的凹形卡槽设计,不使用其他配件,通过内衬支件完成对吧凳内部的组装,稳固性好且制造成本低,凳面板上有数个小圆透气孔,使软包凳面包裹在其上面时更加透气,舒服性更好。
[0018]2、本技术的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包裹在吧凳内部结构的外表面,且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上下使用两色拼色布料,造型新型,柔软舒适,当软包凳面和软包凳身的上部的面料不耐脏时,可以随身更换,方便实用,软包凳身上部外侧车缝有吧凳提带,方便吧凳挪移方便。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内部结构拆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内部结构组合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内部结构平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内部结构和底部酷布俯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软包吧凳成品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
凳面板,2
‑
内衬支件,3
‑
凳底框,4
‑
软包凳面,5
‑
软包凳身,6
‑
灰纸板,7
‑
酷布,8
‑
脚钉,101
‑
小圆孔,102
‑
凹形卡槽,501
‑
吧凳提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只要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8]如图1
‑
图6所示,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包括凳面板1、内衬支件2、凳底框3、软包凳面4、软包凳身5。所述凳面板1呈圆形,中间分布着若干个小圆孔101且凳面板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102。所述凳面板1的凹形卡槽102用于内衬支件2上端固定在其中,所述内衬支件2有若干根,其下端固定在凳底框3中,所述凳底框3呈圆形且中间镂空。所述凳底框3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102,用于内衬支件2下部固定。所述凳面板1上包裹有软包凳面4,所述内衬支件2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凳面板1和凳底框3的凹形卡槽102中,使用灰纸板6将内衬支件2外部包裹住,所述软包凳身5包裹在内衬支件2和灰纸板6的外部。所述凳底框3下部使用酷布7封底,所述酷布7的底部固定有数个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软包吧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凳面板(1)、内衬支件(2)、凳底框(3)、软包凳面(4)、软包凳身(5);所述凳面板(1)呈圆形,中间分布着若干个小圆孔(101)且凳面板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102);所述凳面板(1)的凹形卡槽(102)用于内衬支件(2)上端固定在其中,所述内衬支件(2)有若干根,其下端固定在凳底框(3)中,所述凳底框(3)呈圆形且中间镂空;所述凳底框(3)的外圈上有数个凹形卡槽(102),用于内衬支件(2)下部固定;所述凳面板(1)上包裹有软包凳面(4),所述内衬支件(2)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凳面板(1)和凳底框(3)的凹形卡槽(102)中,使用灰纸板(6)将内衬支件(2)外部包裹住,所述软包凳身(5)包裹在内衬支件(2)和灰纸板(6)的外部;所述凳底框(3)下部使用酷布(7)封底,所述酷布(7)的底部固定有数个脚钉(8);所述凳面板(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国志,郭东茹,章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乾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