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座椅、两后定向轮、两前万向轮,两后万向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两轴承,座椅通过两所述轴承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两前万向轮设置于座椅上,座椅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与所述转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气缸的一端部与进气管一端连通,进气管另一端与储气囊连通,气囊与出气管一端连通,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按摩气囊连通,按摩气囊设置有绑带和按摩凸起。通过后定向轮转动,带动转轴通过连杆驱动活塞在气缸中来回运动,使得气缸能够推动气体对按摩气囊上的按摩凸起做功,按摩凸起能够振动对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解决手动按摩中费时费力的问题。时费力的问题。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脑瘫按摩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脑瘫,全称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现有的脑瘫治疗手段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疗法的效果最为明显,脑瘫治疗穴位按摩,具有手法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特点,脑瘫穴位按摩中常进行按摩的穴位主要有肩井穴、环跳穴、委中穴、阳陵穴、承山穴、昆仑穴、太溪穴等,其中阳陵穴、承山穴、昆仑穴、太溪穴位于腿部。由于脑瘫患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长期进行穴位按摩,随着孩子长成大人,对其按摩越来越不方便。现有的按摩方法绝大多数采用的人工手动按摩,这种按摩方法费时费力,给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以针对脑瘫患者的腿部穴位进行按摩,从而解决现有手动按摩中费时费力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0004]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包括座椅、两后定向轮、两前万向轮,两所述后万向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轴承,所述座椅通过两所述轴承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两所述前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座椅上,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转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气缸的一端部与进气管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储气囊连通,所述气囊与出气管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按摩气囊连通,所述按摩气囊设置有绑带和按摩凸起。
[0005]进一步地,所述储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和排气阀,开启所述进气单向阀,外界气体能够单向进入所述储气囊,开启所述排气阀,储气囊与外界连通,其内的气体能够排出所述储气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截气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气囊包括内片、外片,所述按摩凸起设置于所述内片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凸起为圆柱形,其内部设置圆槽,所述内片为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片与所述按摩凸起的内圆槽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凸起为螺旋形,其内部设置有螺旋槽,所述内片为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内片与所述按摩凸起内的螺旋槽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片为硬质塑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凸起与人体接触的部分为橡胶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气囊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绑带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能够卡
入所述卡槽内。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脑瘫患者坐在座椅上,将按摩凸起对准腿部需要按摩的穴位,利用绑带将按摩气囊绑在腿上,脚掌踩在踏板上;
[0015]S2:开启截气阀和进气单向阀,关闭排气阀,推动座椅,两前万向轮和两后定向轮转动,转轴通过连杆驱动活塞在气缸内来回运动,外界气体从进气单向阀进入储气囊和按摩气囊,推动按摩凸起在内片上振动对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气压表查看气囊内的气压,当气压达到预设值时,关闭进气单向阀,座椅行走,按摩气囊对穴位进行按摩;
[0016]S3:当按摩结束时,解开绑带,将按摩气囊从腿上取下,开启排气阀、关闭进气单向阀和截气阀。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后定向轮转动,带动转轴通过连杆驱动活塞在气缸中来回运动,从而使得气缸能够推动气体对按摩气囊上的按摩凸起做功,按摩凸起能够振动对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解决手动按摩中费时费力的问题。
[0019]2.通过在储气囊上设置进气单向阀和排气阀,开启进气单向阀和关闭排气阀,当活塞进行运动时,储气囊内外产生负压,使得外界气体能够从进气单向阀进入储气囊;关闭进气单向阀和开启排气阀,活塞运动时,能够使储气囊内的气体单向排出储气囊,并且在关闭截气阀的基础上,能够使得该轮椅作为普通的轮椅使用。
[0020]3.通过查看气压表,能够知道储气囊内的气压,从而实现对储气囊和按摩气囊内气压的观察,通过进气单向阀和排气阀实现对气压的调整,能够避免气压过大,造成按摩凸起的振动过大,对脑瘫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正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后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按摩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圆柱形按摩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螺旋形按摩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0030]图中:1、座椅;2、后定向轮;3、底板;4、转轴;5、气缸;6、连杆;7、活塞;8、前万向轮;9、储气囊;10、进气单向阀;11、排气阀;12、截气阀;13、气压表;14、按摩气囊;141、内片;142、外片;143、卡槽;15、绑带;151、卡扣;16、按摩凸起;17、进气管;18、出气管;19、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包括座椅1、两后定向轮2、两前万向轮8,两后万向轮2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转轴4上设置有两轴承,座椅1通过两轴承与转轴4转动连接,两前万向轮8设置于座椅1上,座椅1底部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气缸5,气缸5内设置有活塞7,活塞7与转轴4通过连杆6活动连接,气缸5的一端部与进气管17一端连通,进气管17另一端与储气囊9连通,气囊9与出气管18一端连通,出气管18的另一端与按摩气囊14连通,按摩气囊14设置有绑带15和按摩凸起16。
[0033]如图4、图5所示,储气囊9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10和排气阀11,开启进气单向阀10,外界气体能够单向进入储气囊10,开启排气阀11,储气囊9与外界连通,其内的气体能够排出储气囊9。出气管18上设置有截气阀12,截气阀12用于关闭和开启出气管18.
[0034]如图4、图5、图6所示,按摩气囊14包括内片141、外片142,按摩凸起16设置于内片141上。实施例一:如图7所示,按摩凸起16为圆柱形,其内部设置圆槽,内片141为塑性材料制成,内片141与按摩凸起16的内圆槽连通。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按摩凸起16为螺旋形,其内部设置有螺旋槽,内片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两后定向轮(2)、两前万向轮(8),两所述后万向轮(2)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两轴承,所述座椅(1)通过两所述轴承与所述转轴(4)转动连接,两所述前万向轮(8)设置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座椅(1)底部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内设置有活塞(7),所述活塞(7)与所述转轴(4)通过连杆(6)活动连接,所述气缸(5)的一端部与进气管(17)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17)另一端与储气囊(9)连通,所述气囊(9)与出气管(18)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18)的另一端与按摩气囊(14)连通,所述按摩气囊(14)设置有绑带(15)和按摩凸起(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囊(9)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10)和排气阀(11),开启所述进气单向阀(10),外界气体能够单向进入所述储气囊(10),开启所述排气阀(11),储气囊(9)与外界连通,其内的气体能够排出所述储气囊(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8)上设置有截气阀(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气囊(14)包括内片(141)、外片(142),所述按摩凸起(16)设置于所述内片(14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轮椅式脑瘫治疗穴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起(16)为圆柱形,其内部设置圆槽,所述内片(141)为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片(141)与所述按摩凸起(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攀,刘佳,何维娜,孙海鹏,柳蔓,李静,胡灿霞,杨胜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