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盛放桶,盛放桶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支架,与盛放桶相连接;第一透视板,安装于支架上,且覆盖于观察孔上;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支架和盛放桶之间;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支架和第一透视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通过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设置,在实现了通过观察孔对盛放桶内的食材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可以保证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从而有效地避免烹饪的过程中盛放桶内的热量从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散失,也能够避免外界杂质从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进入。透视板之间的缝隙进入。透视板之间的缝隙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带有观察窗的空气炸锅的炸桶中,观察窗周围的间隙会导致炸桶内的热量散失,从而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盛放桶,盛放桶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支架,与盛放桶相连接;第一透视板,安装于支架上,且覆盖于观察孔上;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支架和盛放桶之间;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支架和第一透视板之间。
[0006]本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包括盛放桶,盛放桶包括容纳腔,用于容纳食材,进一步地,盛放桶可以放置于烹饪器具中,从而通过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对盛放桶内所盛放的食材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
[0007]进一步地,在盛放桶的侧壁上,可以开设有观察孔,并且,观察孔与盛放桶的容纳腔相连通。通过观察孔的开设,从而使得烹饪器具在烹饪的过程中,用户能够通过盛放桶的侧壁上的观察孔对盛放桶的容纳腔内的食材进行观察,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烹饪过程中随时了解食材的烹饪效果,以便用户对烹饪过程进行及时调整,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0008]进一步地,空气炸锅还包括支架和第一透视板,其中,通过第一透视板的设置,可将盛放桶上的观察孔进行覆盖,从而避免烹饪过程中,盛放部的烹饪腔内的热量通过观察孔流失,保证烹饪腔内的温度,进而在实现了能够通过观察孔对烹饪过程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保证烹饪效果。进一步地,通过支架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透视板与盛放桶之间的安装,也即,首先将支架与盛放桶进行安装固定,进而将第一透视板安装固定于支架上,从而保证第一透视板的安装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其中,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支架上,并且位于支架和盛放桶之间,也即,第一密封部的两侧分别与支架和盛放桶相连接,以实现支架与盛放桶之间的缝隙的密封,进而避免盛放桶的烹饪腔内的热量在烹饪过程中从支架与盛放桶之间的缝隙散失,保证烹饪效率,并且还能够避免外界杂质从支架与盛放桶之间的缝隙进入烹饪腔内,保证烹饪腔内的清洁程度。相应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支架上,并且位于支架和第一透视板之间,也即,第二密封部的两侧分别与支架和第一透视板相连接,以实现支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的密封,进而避免盛放桶的烹饪腔内的热量在烹饪过程中从支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散失,保证烹饪效率,并且还能够避免外界杂质从支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进入烹饪腔内,保证烹饪腔内的清洁程度。
[0010]通过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设置,可以保证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从而有效地避免烹饪的过程中盛放桶内的热量从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散失,也能够避免外界杂质从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进入。
[0011]本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通过在成饭桶的侧壁上开设观察孔,并通过之间将第一透视板与盛放桶之间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实现了在烹饪过程中通过观察孔对盛放桶内的食材进行观察,使得用户可以在烹饪过程中随时了解食材的烹饪效果,以便用户对烹饪过程进行及时调整,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设置,在实现了通过观察孔对盛放桶内的食材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可以保证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从而有效地避免烹饪的过程中盛放桶内的热量从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散失,也能够避免外界杂质从盛放桶与第一透视板之间的缝隙进入。
[0012]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气炸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第一密封部设置于安装槽内。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可以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与盛放桶的侧壁相连接,另一侧可以与第一透视板相连接,从而实现将第一透视板与盛放桶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0015]具体地,本体可以为环形,并且,环形本体与盛放桶的桶壁相连接,并沿观察孔的周向设置,从而使得第一透视板安装于环形本体上时,能够覆盖于观察孔上,以使得第一透视板能够将观察孔全部覆盖,避免热量散失。
[0016]进一步地,本体的一侧可以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能够沿环形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也即,安装槽的形状同样为环形。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安装槽内,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槽对第一密封部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密封部发生位移而导致与本体或与盛放桶之间出现缝隙,保证第一密封部的密封效果。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定位柱,设置于第一密封圈上;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定位柱插设于第一安装孔内。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一侧与支架的本体相贴合,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则与盛放桶的侧壁相贴合,从而实现通过第一密封圈将支架与盛放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具体地,第一密封圈的形状与支架上的环形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可以精确地将第一密封圈安装于安装槽内,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能够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紧密贴合,相应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与盛放桶的侧壁紧密贴合,从而保证了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0019]进一步地,在第一密封圈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相应地,在本体的安装槽上的相应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将第一密封圈安装于安装槽内时,可以首先将第一定位柱插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然后将第一密封圈整体压入安装槽内,实现第一密封圈的安装。通过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安装孔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密封圈的安装稳定性,也即保证了第一密封圈位置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密封圈发生位移而造成支架与盛放桶之间出现缝隙,保证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气炸锅还包括:凸筋,设置于盛放桶上,凸筋与第一密封部相抵接。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盛放桶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凸筋,具体地,凸筋可沿观察孔的周向呈环形设置,并且与环形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通过凸筋的设置,在将支架的本体安装于盛放桶的侧壁上时,第一密封圈朝向盛放桶的一侧能够与盛放桶上的凸筋相抵接,从而保证了盛放桶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连接的紧密型,也即保证了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缝隙。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凸筋的形状为弧形,第一密封部的形状为弧形,支架朝向盛放桶的一侧的侧壁的形状为弧形,并且,凸筋、第一密封部和支架朝向盛放桶的一侧的侧壁的半径相等。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凸筋的形状可以为弧形,具体地,凸筋远离盛放桶的一侧的侧面的形状为弧形,也即,通过将凸筋的一侧的侧面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以适配盛放桶的侧壁的形状,从而保证盛放桶的侧壁的形状的流畅性和美观性。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桶,所述盛放桶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支架,与所述盛放桶相连接;第一透视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覆盖于所述观察孔上;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盛放桶之间;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透视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柱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筋,设置于所述盛放桶上,所述凸筋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盛放桶的一侧的侧壁的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凸筋、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盛放桶的一侧的侧壁的半径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圈上;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全,杜祖静,罗杰,张政飞,段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