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214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申请涉及调光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包括透明基板、透明电极和电泳介质层,透明电极镀在透明基板的一侧,透明电极通过胶粘剂与电泳介质层粘接,电泳介质层的组分包括电泳粒子微胶囊和黏合剂,电泳粒子微胶囊用于储存内部相,内部相的组分包括电泳粒子、电荷控制剂、稳定剂和分散流动相,稳定剂的组分包括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本申请利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增大囊壁内表面的空间位阻,阻碍了电泳粒子在囊壁内表面的团聚,在低电压驱动下增大了调光膜的透光率调节范围。调节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调光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调光膜是一类可呈现不同透光状态的新型材料,电控调光膜是常见的调光膜类型之一。电控调光膜两端的电压会改变电控调光膜的状态,通过控制电压,可以使得电控调光膜在透明态和不透明态之间变换。
[0003]相关技术中,电控调光膜大多采用夹层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需要设置两块表面镀有透明电极的透明基板,而在两个透明电极之间设置有介质层。当向介质层两侧的透明电极施加电压时,介质层会在电压的驱动下改变透明度。以液晶电控调光膜为例,为了实现足够大的透光率调节范围,目前市面上的液晶电控调光膜需要在上百伏的电压控制下进行工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液晶电控调光膜虽然实现了电控调光功能,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液晶电控调光膜工作电压过高,不仅能耗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如果直接在低电压下进行工作,又会使得调光膜透光率的调节范围受限,难以满足正常使用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动态调光膜包括透明基板、透明电极和电泳介质层,所述透明电极镀在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透明电极通过胶粘剂与电泳介质层粘接,所述电泳介质层的组分包括电泳粒子微胶囊和黏合剂,所述电泳粒子微胶囊用于储存内部相,所述内部相的组分包括电泳粒子、电荷控制剂、稳定剂和分散流动相,所述黏合剂的组分包括纳米炭黑,所述电泳粒子微胶囊的囊壁组分包括明胶,所述电泳粒子包括纳米炭黑,所述稳定剂的组分包括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相的组分还包括石墨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粒子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明胶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后得明胶溶液;将阿拉伯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后得到阿拉伯胶溶液; 将电泳粒子、电荷控制剂、稳定剂和分散流动相混合,得到内部相;(2)将内部相加热后加入明胶溶液中,得到胶囊悬浮液,将阿拉伯胶溶液和酸化剂先后加入胶囊悬浮液中,然后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和保温;(3)对混合物进行冷却,然后将固化剂加入混合物中,再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和过滤,再经过烘干后得到电泳粒子微胶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全氟丁基磺酸钾。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粒子包括改性炭黑,所述改性炭黑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将纳米炭黑、过硫酸钾、全氟己基乙烯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得到原料液;(2)在密封且有氮气保护的条件下搅拌原料液,同时对原料液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洗涤和离心分离,再经过干燥后得到改性炭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驱动的智能动态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的组分包括60

80份EVA树脂、10

15份SBS、20

3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

4份改性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谢龙豪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迪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