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包含低聚果糖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营养补充剂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
技术介绍
[0002]氢气有益人体健康,是近年来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发现。为了达到增加人体氢分子的目的,人们采取了饮用富氢水以及吸入氢气等方式,即外源氢。外源氢虽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富氢水以及氢气制备的成本都比较高,使用不方便,且氢气是易燃品,安全性差。研究表明,人体内部也具有一定的产氢能力,人体所产生的氢,即内源氢。研究表明,内源氢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某些疾病患者,肠道内能力下降,多种疾病的发生和痊愈与体内产氢能力的消长显著相关。2018年,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产氢能力不到正常人的50%,提示肠道菌群产氢能力不足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外源氢相比,内源氢利用率更高,效果更好,而且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0003]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体内产氢的主要场所是肠道,产氢的来源是肠道内的细菌菌群。如何促进肠道产氢菌群的活动,激发其产氢的潜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能够促进人体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活动,提高人体产氢能力,进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低聚果糖38
‑
45份、低聚半乳糖15
‑
20份、异构化乳糖10
‑
22份、抗性糊精8
‑
12份。
[0007]优选地,所述的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中进一步加入氧化镁0.22
‑
0.35份。
[0008]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9]步骤1将原料按比例混合溶于40℃的水中,机械匀速搅拌(80r/min)至完全溶解。
[0010]步骤2送入高压釜中加压0.2
‑
04Mpa,15
‑
20分钟。
[0011]步骤3喷雾造粒成60
‑
80目的粉状颗粒。喷雾干燥基本参数、进风口温度142℃、出风口温度89℃、进料浓度30(W/W)。
[0012]步骤4为了提高颗粒密度和均匀性,通过流化床造粒工艺二次造粒实现微球化,流化床温度40
‑
45℃,获得直径1
‑
1.5mm、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多孔性颗粒。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组方的原料均为产氢菌需要的营养物质,加之特殊工艺所致的改性成分以及多孔性颗粒结构,食用后在胃内极少分解,转入肠道后可大幅增加产氢菌的接触面积以及持续的时间,可以更好的被产氢菌群利用,从而显著提高产氢菌群的增长速度,增加内源氢气的产量,对人体产生突出的保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001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其组分及重量份含量为:低聚果糖38
‑
45份、低聚半乳糖15
‑
20份、异构化乳糖10
‑
22份、抗性糊精8
‑
12份。
[0015]所述的低聚果糖又称寡果糖或蔗糖三糖族低聚糖,分子式为G
‑
F
‑
Fn,n=1,2,3,G为葡萄糖,F为果糖,由β
‑
D
‑
呋喃果糖苷酶作用于蔗糖,使蔗糖分子中的D
‑
果糖以于β
‑
(2
→
1)糖苷链连接1
‑
3个果糖而成的蔗果三糖(GF2)、蔗果四糖(GF3)和蔗果五糖(GF4)的混合物,分子质量大于504、小于823,分子聚合度在2
‑
7之间,平均聚合度为2.7。是典型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
[0016]所述的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其分子结构一般是在半乳糖或葡萄糖分子上连接1
‑
7个半乳糖基,即Gal
‑
(Gal)n
‑
Glc/Gal(n为0
‑
6)。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乳汁中存在微量的GOS,而人母乳中含量较多,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成分。
[0017]所述的异构化乳糖(4
‑
O
‑
β一吡喃半乳糖一D~果糖)也被称为乳果糖或乳酮糖,是由半乳糖和果糖经β一(1
‑
4)糖苷键连接的双糖。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菌群,防治便秘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营养和食品工业。
[0018]所述的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由淀粉加工而成,是将焙烤糊精的难消化成分用工业技术提取处理并精炼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2012年8月28日,抗性糊精已被卫生部批准作为普通食品管理,可作为一种低热量可溶性食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0019]为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将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异构化乳糖和抗性糊精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溶于40℃的水中,机械匀速搅拌(80r/min)至完全溶解。
[0021]步骤2送入高压釜中加压0.2
‑
04Mpa,15
‑
20分钟。
[0022]步骤3喷雾造粒成60
‑
80目的粉状颗粒。喷雾干燥基本参数、进风口温度142℃、出风口温度89℃、进料浓度30(W/W)。
[0023]步骤4为了提高颗粒密度和均匀性,通过流化床造粒工艺二次造粒实现微球化,流化床温度40
‑
45℃,获得直径1
‑
1.5mm、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多孔性颗粒。
[0024]实验证明,这种制备方法能够使各个原料按照比例均匀混合,且多种原料产生了一定的聚合,相当于分子量加大,进一步降低了胃部的分解比例,延长了在肠道中的持续时间。并形成多孔性颗粒结构,增加产氢菌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被产氢菌群分解利用,大幅提高产氢菌群的增长速度,从而释放出的更多的氢气,对人体产生显著的保健效果。
[0025]工艺实验
[0026]以上述工艺的产品为实验组,以四种原料混合产品为对照,进行以下对比实验。
[0027]1.观察孔隙率的变化:
[0028]2.观察肠道菌群增量(%);
[0029]3.观察肠道氢气增量(%)。
[0030]表2 孔隙率(%)菌群增量(%)氢气增量(%)
实验组28.625.728.7对照组19.718.620.4
[0031]上表可见,采用本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低聚果糖38
‑
45份、低聚半乳糖15
‑
20份、异构化乳糖10
‑
22份、抗性糊精8
‑
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中进一步加入氧化镁0.22
‑
0.35份。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源氢膳食营养补充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原料按比例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峰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