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01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涉及集尘宝技术领域,包括集尘宝主体,所述集尘宝主体内壁的一端设置有集尘袋主体,所述集尘袋主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远离集尘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集尘宝主体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检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检测组件,通过拉动移动拉块带动限位卡块沿着限位杆的外壁移动,此时限位卡块通过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在此过程中通过密封挡板、升降压板、第二弹簧、移动滑杆的相互配合,可推动限位环与排尘口的端口完全错位,并通过密封挡板对排尘口的端口进行堵塞操作,从而可有效避免集尘宝主体在未安装集尘袋主体时进行集尘操作。体时进行集尘操作。体时进行集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集尘宝
,具体是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扫地机是指扫地机器人,而家用扫地机身为无线机器,以圆盘型为主,使用充电电池运作,操作方式以遥控器或是机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设定时间预约打扫,自行充电,前方有设置感应器,可侦测障碍物,如碰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会自行转弯,并依每间不同厂商设定,而走不同的路线,有规划清扫地区,而现有扫地机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通过集尘宝对收集的灰尘进行收集,并对扫地机进行充电,有利于延长扫地机的持续清理操作。
[0003]而现有集尘宝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集尘袋对收集的灰尘进行集中存储,可在对灰尘处理时,通过更换集尘袋对大量的灰尘进行集中处理,但现有集尘宝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其内部是否放置有集尘袋而进行集尘操作,若是集尘宝的内部并未安装集尘袋,则导致集尘宝在工作过程中,使灰尘在其内部漂浮,不仅难以对集尘宝的内部进行清理,若是灰尘与集尘宝内部元器件相接触,则会导致集尘宝出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集尘宝在未安装集尘袋主体时集尘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包括集尘宝主体,所述集尘宝主体内壁的一端设置有集尘袋主体,所述集尘袋主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远离集尘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集尘宝主体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弹簧、限位杆、限位卡块、密封挡板、升降压板、第二弹簧以及移动滑杆;所述升降压板滑动连接在支撑块的一端内部,且与限位环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移动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滑杆等距固定连接在升降压板的底端,且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移动滑杆的外壁,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压板的外壁和支撑块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密封挡板固定连接在升降压板远离集尘袋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支撑块的一端内部,所述限位卡块套接在限位杆的外壁,且与限位环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限位卡块位于升降压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限位杆的外壁,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的内壁和限位卡块外壁相接触。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尘宝主体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顶板,所述集尘宝主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抽风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抽风管固定连接的吸尘管,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外壁开设有贯穿支撑块与吸尘管的内腔相互贯通的排尘口。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支撑块与移动滑杆、限位挡板相接触位置处开设有供移动滑杆、限位挡板滑动的升降滑槽。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与升降压板、密封挡板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升降压板、密封挡板滑动的升降推槽,所述密封挡板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环的内壁相互吻合的开口。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支撑块一端外壁的移动拉块,所述支撑块与限位卡块、移动拉块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限位卡块、移动拉块滑动的限位滑槽。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压板的顶端成型有定位卡块,所述限位环与定位卡块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卡块的外壁相互吻合的定位卡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设置检测组件,通过拉动移动拉块带动限位卡块沿着限位杆的外壁移动,此时限位卡块通过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在此过程中通过密封挡板、升降压板、第二弹簧、移动滑杆的相互配合,可推动限位环与排尘口的端口完全错位,并通过密封挡板对排尘口的端口进行堵塞操作,从而可有效避免集尘宝主体在未安装集尘袋主体时进行集尘操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集尘宝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检测组件与限位环连接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集尘袋主体与限位环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1、集尘宝主体;2、检测组件;201、第一弹簧;202、限位杆;203、限位卡块;204、密封挡板;205、升降压板;206、第二弹簧;207、移动滑杆;3、顶板;4、吸尘管;5、抽风管;6、集尘袋主体;7、限位环;8、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包括集尘宝主体1,集尘宝主体1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顶板3,集尘宝主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抽风管5,集尘宝主体1内壁的一端设置有集尘袋主体6,集尘袋主体6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限位环7远离集尘袋主体6的一端设置有与集尘宝主体1固定连接的支撑块8,支撑块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抽风管5固定连接的吸尘管4,支撑块8的一端外壁开设有贯穿
支撑块8与吸尘管4的内腔相互贯通的排尘口,支撑块8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2;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弹簧201、限位杆202、限位卡块203、密封挡板204、升降压板205、第二弹簧206以及移动滑杆207;升降压板205滑动连接在支撑块8的一端内部,且与限位环7的外壁相接触,移动滑杆207设置有多个,多个移动滑杆207等距固定连接在升降压板205的底端,且与支撑块8滑动连接,移动滑杆20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支撑块8与移动滑杆207、限位挡板相接触位置处开设有供移动滑杆207、限位挡板滑动的升降滑槽,第二弹簧206套接在移动滑杆207的外壁,且第二弹簧206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压板205的外壁和支撑块8的内壁相接触,密封挡板204固定连接在升降压板205远离集尘袋主体6的一端;限位杆202固定连接在支撑块8的一端内部,限位卡块203套接在限位杆202的外壁,且与限位环7的外壁相接触,限位卡块203位于升降压板205的上方,限位卡块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支撑块8一端外壁的移动拉块,支撑块8与限位卡块203、移动拉块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限位卡块203、移动拉块滑动的限位滑槽,第一弹簧201套接在限位杆202的外壁,且第一弹簧20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8的内壁和限位卡块203外壁相接触。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宝尘袋在位检测机构,包括集尘宝主体(1)、集尘袋主体(6)、限位环(7)、支撑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8)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2);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弹簧(201)、限位杆(202)、限位卡块(203)、密封挡板(204)、升降压板(205)、第二弹簧(206)以及移动滑杆(207);所述升降压板(205)滑动连接在支撑块(8)的一端内部,且与限位环(7)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移动滑杆(207)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滑杆(207)等距固定连接在升降压板(205)的底端,且与支撑块(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6)套接在移动滑杆(207)的外壁,且第二弹簧(206)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压板(205)的外壁和支撑块(8)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密封挡板(204)固定连接在升降压板(205)远离集尘袋主体(6)的一端;所述限位杆(202)固定连接在支撑块(8)的一端内部,所述限位卡块(203)套接在限位杆(202)的外壁,且与限位环(7)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限位卡块(203)位于升降压板(205)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201)套接在限位杆(202)的外壁,且第一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川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清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