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627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铰连接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隔板将箱体划分为上下两区域,在隔板下区域中设置有内胆,内胆外侧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通风网,通风网上设置有管体,管体伸入到隔板上区域中,在管体中设置有送气风扇,送气风扇端头可拆卸连接有滤气盖,在隔板上区域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抽气泵,抽气泵的排气口处连接排气管,抽气泵和送气风扇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排气管端头贯穿箱体侧壁,所述隔板上阵列设置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以避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病菌鼓入到培养箱中,且便于进行维修和更换滤膜。便于进行维修和更换滤膜。便于进行维修和更换滤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菌株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镰刀菌根腐病是烟叶植株常有的病状,该病菌会使得植株地上部矮小,叶片皱缩枯萎呈黄褐色,根茎部形成黑斑并缢缩呈水浸状腐烂,为研究该病菌从而研制相应的杀菌剂,需要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为了维持环境的稳定通常需将病原菌菌株放入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培养箱中为了保持箱内的空气对流和温度,通常需要鼓入培养箱中空气,而现有的培养箱在鼓入空气过程中,同时也会把空气中的粉尘和病菌鼓入到培养箱中,从而影响菌落的纯度,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以期望克服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以避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病菌鼓入到培养箱中,且便于进行维修和更换滤膜。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铰连接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隔板将箱体划分为上下两区域,在隔板下区域中设置有内胆,内胆外侧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通风网,通风网上设置有管体,管体伸入到隔板上区域中,在管体中设置有送气风扇,送气风扇端头可拆卸连接有滤气盖,在隔板上区域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抽气泵,抽气泵的排气口处连接排气管,抽气泵和送气风扇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排气管端头贯穿箱体侧壁,所述隔板上阵列设置有排气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与内胆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隔热层,在内胆两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之间滑动设置有放置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LED冷光源和温度传感器,LED冷光源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面设置有矩形孔,在该矩形孔上设置有检修盖板,检修盖板通过螺钉与箱体顶面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检修盖板底面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滤气盖包括盖体、熔喷布和卡环,盖体与管体螺纹连接,所述盖体上阵列设置有气孔,熔喷布覆盖在气孔上且通过卡环进行卡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底面设置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在箱体的通风网内壁设置有管体,管体中设置有送气风扇并在管体端头设置有滤气盖,从而以利于过滤空气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病菌,滤气盖由盖体、熔喷布和卡环构成且盖体与管体螺纹连接,以便于拆卸和更换熔喷布,且箱体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
检修盖板以便于对箱体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检修,在隔板上设置有抽气泵,从而以便于抽出箱内的空气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在隔板上设置有LED冷光源以利于促进菌株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滤气盖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箱体、1a

通风网、2

隔热层、3

内胆、4

滑轨、5

放置架、6

电热膜、7

隔板、7a

排气孔、8

温度传感器、9

LED冷光源、10

管体、11

送气风扇、12

滤气盖、121

盖体、122

气孔、123

熔喷布、124

卡环、13

控制模块、14

抽气泵、15

散热风扇、16

检修盖板、17

螺钉、18

紫外线灯、19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1:
[0019]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箱门(附图中未示出),箱门铰连接设置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隔板7将箱体1划分为上下两区域,其中上部区域的空间尺寸小于下部区域的空间尺寸,在隔板7下区域中设置有内胆3,内胆3为不锈钢板围成的槽体,内胆3外侧设置有电热膜6,电热膜6为低温电热膜,所述箱体1两侧设置有通风网1a,通风网1a上设置有管体10,管体10伸入到隔板7上区域中,在管体10中设置有送气风扇11,从而将外部空气鼓入到箱体1中,送气风扇11端头可拆卸连接有滤气盖12,以便于对滤气盖12进行更换,在隔板7上区域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13和抽气泵14,控制模块13中包含有PID控制电路系统,抽气泵14的排气口处连接排气管19,抽气泵14和送气风扇11分别与控制模块13电连接,排气管19端头贯穿箱体1侧壁,从而排出箱体1中的空气,以增加箱体1中的空气流动性,所述隔板7上阵列设置有排气孔7a。
[0020]实施例2:
[002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箱体1与内胆3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隔热层2,以隔绝外界热量,在内胆3两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4,滑轨4之间滑动设置有放置架5。
[0022]实施例3:
[00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隔板7上设置有LED冷光源9和温度传感器8,LED冷光源9以利于促进菌株的生长,温度传感器8以监测箱体1中的温度从而进行恒温反馈,LED冷光源9和温度传感器8分别与控制模块13连接。
[0024]实施例4:
[00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便于对箱体1中的元器件进行检修,所述箱体1顶面设置有矩形孔,在该矩形孔上设置有检修盖板16,检修盖板16通过螺钉17与箱体1顶面连接。所述检修盖板16底面设置有散热风扇15,散热风扇15与控制模块13电连接,通过散热风扇15以对元器件进行散热。
[0026]实施例5:
[002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示,所述滤气盖12包括盖体121、熔喷布123和卡环124,盖体121与管体10螺纹连接,所述盖体121上阵列设置有气孔122,卡环124和盖体121边缘设置有相配合的卡合部(附图中未示出),熔喷布123覆盖在气孔122上且通过卡环124进行卡紧,从而便于对熔喷布123进行更换。所述内胆3底面设置有紫外线灯18,紫外线灯18与控制模块13电连接,在进行菌株培养之前,需开启紫外线灯18对箱体1内部进行杀菌处理。
[0028]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箱门,箱门铰连接设置在箱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隔板(7)将箱体(1)划分为上下两区域,在隔板(7)下区域中设置有内胆(3),内胆(3)外侧设置有电热膜(6),所述箱体(1)两侧设置有通风网(1a),通风网(1a)上设置有管体(10),管体(10)伸入到隔板(7)上区域中,在管体(10)中设置有送气风扇(11),送气风扇(11)端头可拆卸连接有滤气盖(12),在隔板(7)上区域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13)和抽气泵(14),抽气泵(14)的排气口处连接排气管(19),抽气泵(14)和送气风扇(11)分别与控制模块(13)电连接,排气管(19)端头贯穿箱体(1)侧壁,所述隔板(7)上阵列设置有排气孔(7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株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内胆(3)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隔热层(2),在内胆(3)两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4),滑轨(4)之间滑动设置有放置架(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株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