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51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卷材,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层、强力层以及可固化层,保护层中的部分结构被物理作用从保护层分离出来,形成连接纤维束,连接纤维束穿过增强层和可固化层进入强力层,且被强力层夹持。强力层、连接纤维束、保护层构成三维骨架结构;可固化层填充于三维骨架结构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卷材,可固化层固化时与三维骨架结构紧密连接,把本复合卷材的各结构层连为一体,形成一种具有高抗压、高抗折且不易开裂的板状结构。该种复合卷材还具有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使用不受施工环境影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卷材


[0001]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卷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业和土木工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领域拓展到了施工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比如在地形高险、复杂区域的沟渠、护坡、矿区等。
[0003]现有的建筑用复合材料一般有水泥、石砂、粉煤灰、干砂浆或商品混凝土等,护坡、沟渠等还使用浆砌片石等,其混凝土使用时需临时混合搅拌,人工拌和使物料混合不均匀,需要搅拌机或运输设备等,同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成本高,且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复杂其施工质量也难于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卷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的使用具有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卷材,包括:保护层;强力层;可固化层;连接纤维束;所述保护层中的部分结构被物理作用从所述保护层分离出来,形成连接纤维束,所述连接纤维束穿过所述可固化层进入所述强力层,且被所述强力层夹持;所述保护层、所述连接纤维束和所述强力层构成三维骨架结构;所述可固化层填充于所述三维骨架结构内;所述可固化层固化后,与所述保护层、所述强力层和所述连接纤维束形成一种具有高抗压、高抗折、不易开裂的板状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非织造结构层。
[0007]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涤纶、丙纶、尼龙等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针刺工艺形成的非织造布。
[0008]优选地,通过针刺方式将所述保护层的部分结构带入所述强力层内。
[0009]优选地,所述强力层为机织层、经编层、纬编层、圆织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地,所述强力层由若干条交错叠加设置的结构线构成。
[0011]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强力层之间设有增强层。
[0012]优选地,所述增强层为柔性平面网状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增强层为玻纤网、高强涤纶网、高强尼龙网、格栅网以及各种化纤网、各种塑料网、金属网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地,所述可固化层为混凝土干粉结构,所述可固化层的厚度大小为0.3

3cm。
[0015]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卷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一种复合卷材,可固化层固化时与三维骨架结构紧密连接,使复合卷材各结构层形成一个板状结构整体。并赋予该板状结构体较高的抗拉、抗压、抗折和抗裂性能。该种复合卷材还具有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使用不受施工环境影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合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保护层;2、强力层;3、可固化层;4、连接纤维束;5、增强层;6、绒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
[002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卷材进行说明。所述一种复合卷材,包括保护层1;强力层2;可固化层3;连接纤维束4;保护层1中的部分结构被物理作用从保护层1分离出来,形成连接纤维束4,连接纤维束4穿过可固化层3进入强力层2,且被强力层2夹持;保护层1、连接纤维束4和强力层2构成三维骨架结构;可固化层3填充于三维骨架结构内;可固化层3固化后,与保护层1、强力层2和连接纤维束4形成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具有高抗压、高抗折、不易开裂的特点。
[0022]使用时,将该复合卷材铺设于预设的位置,然后使可固化层3固化即可。
[0023]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卷材,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先铺在施工现场,然后再对该复合卷材进行固化,该种复合卷材具有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使用不受施工环境影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可固化层3固化时与三维骨架结构紧密连接,使复合卷材的各结构层形成一个板状结构的整体,并赋予该板状结构高抗压、高抗折和高抗裂功能。
[0024]该种复合卷材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在不使用时卷起来待用。待需要使用时,将该复合卷材运至使用现场,然后将该复合卷材展开铺在使用现场。然后将可固化层3固化进行使用。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的部分结构带入强力层2内,且与强力层2连接。保护层1的部分结构从保护层1中分离出来形成连接纤维束4,连接纤维束4穿过增强层5、可固化层3进入强力层2,被强力层2夹持,把各功能层连接在一起,可保证连接关系的牢固性,同时也简化了三维骨架结构的形成过程。可通过针刺或针刺加缝纫的方式把复合卷材的各功能层更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更具体的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通过针刺方式将保护层1自身的结构带入强力层2内,并被强力层2夹持。连接过程简单,效率快,生产成本低。二、先通过针刺方式,然后再通过缝纫方式将保护层1、增强层5和强力层2进一步加固连接。
[0026]连接纤维束4与保护层1为一体结构,能保证连接关系的牢固性;连接纤维束4背离保护层1的一端穿过强力层2。该种设置方式简化了三维骨架结构的形成过程。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束穿过底连接层2的一端设有绒头结构6。绒头结构6的设置提高了该柔性混凝土卷材的剥离强度。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纤维束4还包括为单独设置的连接线。连接线分别穿过保护层1与强力层2。
[0029]可通过针刺或缝纫方式使连接纤维束4分别与保护层1、强力层2连接。
[0030]更具体的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通过针刺方式将连接纤维束4带入强力层2内(此时连接纤维束4可被认为是保护层1自身的部分结构(即纤维束)),并被强力层2夹持。连接过程简单,效率快,生产成本低。二、通过缝纫方式,将连接纤维束4、保护层1与强力层2产生连接(此时连接纤维束4为单独设置的连接线)。连接关系牢固。三、先通过针刺方式,然后再通过缝纫方式将保护层1与强力层2产生连接。连接方式更牢固。且在该中情况下,可先通过针刺方式将保护层1自身的结构带入强力层2内,并被强力层2夹持,然后再使用连接线在相同位置上进行缝纫,该种情况下连接线被保护层1的部分结构包裹,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层1与强力层2连接关系的牢固性,提高剥离强度。(该种情况下连接纤维束4同时包含两种具体的结构一为连接纤维束4为单独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强力层;可固化层;连接纤维束;所述保护层中的部分结构被物理作用从所述保护层分离出来,形成连接纤维束,所述连接纤维束穿过所述可固化层进入所述强力层,且被所述强力层夹持;所述保护层、所述连接纤维束和所述强力层构成三维骨架结构;所述可固化层填充于所述三维骨架结构内;所述可固化层固化后,与所述保护层、所述强力层和所述连接纤维束形成板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非织造结构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卷材,其特征在于:通过针刺方式将所述保护层的部分结构带入所述强力层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卷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鹏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保力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