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48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包括第一囊体及第二囊体,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在中间位置设有环形压合密封区,环形压合密封区内设有多个连通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的连通孔,第一囊体的四周设有环形压合密封边,第二囊体靠近第一囊体的一端位于环形压合密封区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合密封边,第二囊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压合密封边及第三压合密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气囊来扩大气囊的容积,而且只将第一囊体设置成四周封边,而将第二囊体的长度两端及贴近第一囊体的一端设置密封边,这样能够相对增加了气囊的总体有效宽度面积,增加了气囊对手腕施加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血压测量值的准确度及稳定性。准确度及稳定性。准确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血压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智能手表也相应的具备了测量血压的功能,一般都是在手表表带处设置用于测量血压的气囊,但是由于手表表带处的空间有限,所以就导致了对应气囊的充气体积很小,这样会导致气囊对手腕处施加的压力不够大,进而会影响测量值的准确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双气室的气囊结构,但是现有的这种双气室的气囊结构是由两层一样的气囊上下压合而成,且上下两层气囊都是四周封边压合,这种四周封边压合而成的结构占用了气囊的总面积的一大部分,从而有效面积较小,虽然具有双层结构,但是相对容积却并未增加多少,并未完全解决气囊容积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包括第一囊体及与所述第一囊体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二囊体,所述第一囊体与所述第二囊体在中间位置设有环形压合密封区,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内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囊体与所述第二囊体的连通孔,所述第一囊体的四周设有环形压合密封边,所述第二囊体靠近所述第一囊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合密封边,所述第二囊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压合密封边及第三压合密封边。
[000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囊体远离所述第二囊体的一侧设有通气管。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囊体远离所述第二囊体的一侧还设有固定纽扣。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囊体的一端端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纽扣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囊体的两端端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囊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囊体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囊体设有所述通气管的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囊体的一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孔为五个且呈一字型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内。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气囊来扩大气囊的容积,而且只将第一囊体设置成四周封边,而将第二囊体的长度两端及贴近所述第一囊体的一端设置密封边,这样能够相对增加了气囊的总体有效宽度面积,并且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只是中间位置处连接,四周都是分离的,这样的使其气囊能够充分展开,从而相对增加容积,进
一步增加了气囊对手腕施加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血压测量值的准确度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的一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的中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

第一囊体;2

第二囊体;3

通气管;4

纽扣;5

环形压合密封区;6

连通孔;11

环形压合密封边;21

第一压合密封边;22

第二压合密封边;23

第三压合密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包括第一囊体1及与所述第一囊体1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二囊体2,所述第一囊体1与所述第二囊体2在中间位置设有环形压合密封区5,环形压合密封区5将第一囊体1与第二囊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5内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囊体1与所述第二囊体2的连通孔6,所述第一囊体1的四周设有环形压合密封边11,所述第二囊体2靠近所述第一囊体1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5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合密封边21,所述第二囊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压合密封边22及第三压合密封边23。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气囊来扩大气囊的容积,进而增加了气囊对手腕施加的压力,从而达到更加稳定及更加准确的血压测量值,而且只将第一囊体1设置成四周封边,而将第二囊体2的长度两端及贴近所述第一囊体1的一端设置密封边,这样能够相对增加了气囊的总体有效宽度面积,并且第一囊体1与第二囊体2只是中间位置处连接,四周都是分离的,这样的使其气囊能够充分展开,从而相对增加容积,进一步增加了气囊对手腕施加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血压测量值的准确度及稳定性。
[0018]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囊体1远离所述第二囊体2的一侧设有通气管3,用于充气及放弃。
[0019]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囊体1远离所述第二囊体2的一侧还设有固定纽扣4,用于固定在智能手表等其它血压测量装置上。
[0020]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气管3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囊体1的一端端部,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充放气操作。
[0021]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纽扣4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囊体1的两端端部,保证气囊的有效固定。
[002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囊体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囊体2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囊体1设有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囊体2的一端,方便通气管3的与气泵连接,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气囊的有效长度。
[0023]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孔6为五个且呈一字型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5内,能够在充气时使其第一囊体1内的空气快速进入到第二囊体2,实现整体气囊的快速充
气及放气。
[002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相同长度的气囊的尺寸下,能增加有效长度;在相同宽度的气囊的尺寸下,能增加有效宽度;在相同为两层气囊两个气室的情况下,能增加有效的内部容积,从而扩大了气囊容积大,从示波法测量血压的原理来分析,小型气囊的有效面积比越大,其相对容积越大,测量时对手腕输加的压力越大,测量值越稳定及越准确。
[0025]这样将该气囊应用在智能手表上时,可以相对做的更窄和更短,也不会降低血压测量的准确度,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002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囊体及与所述第一囊体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二囊体,所述第一囊体与所述第二囊体在中间位置设有环形压合密封区,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内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囊体与所述第二囊体的连通孔,所述第一囊体的四周设有环形压合密封边,所述第二囊体靠近所述第一囊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压合密封区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合密封边,所述第二囊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压合密封边及第三压合密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远离所述第二囊体的一侧设有通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压测量装置的双层气囊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义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