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33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其包含:(1)水性基质;和(2)分散于所述水性基质中的油凝珠;其中,所述水性基质包含增稠剂,其中,所述油凝珠包含一种或多种保湿剂,所述保湿剂包含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妆品配方技术的发展,护肤化妆品中添加颗粒物的剂型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些颗粒中可以添加更多的活性成分且给消费者带来使用的趣味性,给化妆品带来新的发展方向。这些产品中的颗粒可以分为两类:1.纤维素包裹颗粒,例如护手霜中添加的维生素c颗粒,采用纤维素包裹维生素c,维持其稳定性,在涂抹过程中破损,释放营养物质;2.油状颗粒,例如香奈儿,迪奥等微精华系列中添加的包裹油状颗粒,这些颗粒提供产品非常高端的外观,且具有滋润保湿皮肤的功效。
[0003]但是,如上两种颗粒在使用中都有局限性:
[0004]1)纤维素包裹颗粒:纤维素较硬,很难在涂抹过程中,快速破损,消费者体验感较差,且其包裹的活性物含量非常低,导致颗粒本身的功效性较弱;
[0005]2)油状颗粒,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油状颗粒都为原料商制备成型的颗粒,这些颗粒制备工艺非常复杂,技术尚未成熟,导致成本昂贵,较难在产品中大量使用。且此工艺制备的颗粒较软,需存放在有增稠悬浮体系的液体中,进而保证其粒子的均匀度,使用时将整个混有油状颗粒的悬浮体系添加到成品中,操作难度较大,且由于增稠剂的带入,肤感较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0006]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457925公开了含悬浮颗粒的基质组合物,采用常规化妆品生产设备和原料,成功制得油状颗粒物,并研究了增稠剂种类,油相成分比例对油状颗粒稳定性、硬度等影响。
[0007]但在实际应用时,此专利方法制备得油凝珠难以应用于含有乳化剂的乳化体系中,研究发现,含有油凝珠的乳化配方,在25℃存放1个月,48℃存放2周后,配方中的油凝珠出现颜色变白,油珠尺寸变小,数量减少等不稳定性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不稳定的现象是由于油凝珠中成分二十二醇的变化引起的,油凝珠由二十二醇和液体油脂组成,其在温度超过70℃时是液体油珠,制备过程中,温度逐渐从70℃降低到室温,液体油珠中二十二醇逐渐结晶凝固,最终生成油凝珠。当油凝珠制备完成并加入含有某些乳化剂的基质中后,油凝珠中的二十二醇会受到乳化剂的影响,发生重结晶,二十二醇逐渐向界面迁移,甚至迁移到水相中,最终导致油凝珠颜色变白,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0008]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寻找合适的技术以提升油凝珠在乳化体系中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意外地发现,在乳化体系中,通过油相制备一体成型的油状颗粒物能在乳化配方中单独稳定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其包含:
[0010](1)水性基质;和
[0011](2)分散于所述水性基质中的油凝珠;
[0012]其中,所述水性基质包含增稠剂,
[0013]其中,所述油凝珠包含一种或多种保湿剂,所述保湿剂包含C
16

C
24
的饱和脂肪醇,
[0014]其中,所述油凝珠包含液体油脂,所述液体油脂是极性油脂,
[0015]其中,以所述油凝珠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油凝珠组合物包含1

10重量%的油凝珠,
[0016]其中,所述油凝珠中保湿剂与液体油脂的重量比为0.1

1。
[00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性油脂选自: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辛基十二烷醇、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或它们的组合。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是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更优选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湿剂包含二十二醇。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体系,其包含:(1)乳化型基质;和(2)本专利技术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乳化型基质包含水相和油相,所述水相包含乳化剂,所述油相包含油脂,其中,所述乳化体系包含10

50重量%的油凝珠组合物。
[00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是蔗糖月桂酸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相还包含增稠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体系包含0.5

2重量%的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和0.5

2重量%的辛基十二醇。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体系包含2

2.5重量%的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的辛基十二醇的组合以及等于或小于0.5重量%的角鲨烷。
[0020]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乳化体系的方法,其包括:
[0021](i)制备油凝珠组合物,包括:
[0022](1a)使增稠剂在水中分散均匀,以形成水相1;
[0023](1b)使一种或多种保湿剂混合至均匀液体,以形成油相1;和
[0024](1c)将上述油相1加入上述水相1中,形成所需的油凝胶组合物;
[0025](ii)制备乳化型基质,包括:
[0026](2a)将乳化剂和任选的增稠剂溶解于水相,以形成水相2;
[0027](2b)将油脂加热至透明,以形成油相2;和
[0028](2c)将上述油相2加入上述水相2中,形成所需的乳化型基质;
[0029](iii)将步骤(i)的油凝珠组合物加入步骤(ii)的乳化型基质中,得到所需的乳化体系。
[003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ii)之后,调节pH值至5

7之间。
[0031]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剂,其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化体系。
[0032]附图简要说明
[0033]图1显示了油珠稳定性指数的照片。
[0034]图2显示了实施例1的DS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意外地发现,液体油脂的极性决定了油凝珠的长期稳定性,液体油脂极性越大,其与二十二醇相容性越好,二十二醇在冷却结晶时更均匀,即使48℃存放,二十二醇
会发生重结晶,其结晶也较均匀,不易形成结晶不均匀,发白的油凝珠。相反,如果液体油脂极性较低,其与二十二醇的相容性较差,二十二醇在冷却结晶时分布不均匀,且较易分布在极性较高的油凝珠表面,导致油凝珠发白,甚至在48℃存放2周后,二十二醇重结晶,逐渐向水相迁移,出现油凝珠消失的现象。
[0036]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极性的液体油脂和二十二醇配伍,找出和二十二醇具有更好相容性的油脂,使得二十二醇不易在体系中发生重结晶和迁移,稳定含有二十二醇的油珠,使其在含有乳化剂的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
[003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对12种液体油脂进行了研究,意外地发现,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辛基十二烷醇、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等对稳定油凝珠具有较好的作用。
[0038]油凝珠组合物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所述油凝珠组合物包含: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乳化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凝珠组合物,其包含:(1)水性基质;和(2)分散于所述水性基质中的油凝珠;其中,所述水性基质包含增稠剂,其中,所述油凝珠包含一种或多种保湿剂,所述保湿剂包含C
16

C
24
的饱和脂肪醇,其中,所述油凝珠包含液体油脂,所述液体油脂是极性油脂,其中,以所述油凝珠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油凝珠组合物包含1

10重量%的油凝珠,其中,所述油凝珠中保湿剂与液体油脂的重量比为0.1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极性油脂选自: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辛基十二烷醇、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或它们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增稠剂是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增稠剂是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保湿剂包含二十二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油脂微珠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功效添加剂。7.一种乳化体系,其包含:(1)乳化型基质;和(2)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凝珠组合物,其中,所述乳化型基质包含水相和油相,所述水相包含乳化剂,所述油相包含油脂,其中,所述乳化体系包含10

50重量%的油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惟妙冯春波蒋昕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