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29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其可以快速进行页岩渣细集料的油分预储,同时可以定量测定页岩渣细集料的油分预储比例,便于后续确定沥青混合料中页岩渣细集料的掺量,包括预储装置主体,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舱室Ⅰ,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舱室Ⅱ,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舱室Ⅰ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舱室Ⅱ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数个传感器,传感器的顶端设置有筛盘,舱室Ⅱ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舱室Ⅱ的底端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有第四电磁阀。有第四电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沥青混合料
,具体为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沥青混合料由于光、氧、热等环境因素作用,沥青材料内部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的构成比例会发生变化,沥青发生老化,导致其路用性能降低,低温条件下易发生开裂、松散等破坏。研究发现,页岩在萃取后,其残渣具备大量的细观孔隙,利用此种特性,通过油分浸润试验,将不同粒径的页岩渣制备成为功能性细集料,利用此种细集料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主动抗老化性能,可以改善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
[0003]但不同种类、不同粒径的页岩渣细集料,其油分预储能力不同。在制备主动抗老化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页岩渣细集料的油分预储能力和沥青材料长期老化后的轻组分损失量来确定功能性细集料的掺量。目前试验室内制备功能性细集料仍较为简单,使用烘箱、盛样皿、搅拌棒进行操作,每次制备的集料质量较少,不能大量制备混合料,因此在主动抗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或施工时会有诸多不便。
[0004]基于此种现状,考虑设计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用于后续的混合料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可以快速进行页岩渣细集料的油分预储,同时可以定量测定页岩渣细集料的油分预储比例,便于后续确定沥青混合料中页岩渣细集料的掺量。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包括预储装置主体,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舱室Ⅰ,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舱室Ⅱ,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和舱室Ⅰ连通,进料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和舱室Ⅰ连通,增压泵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舱室Ⅰ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端设置有搅拌器,舱室Ⅰ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舱室Ⅰ和舱室Ⅱ之间设置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0009]舱室Ⅱ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数个第二驱动电机,每个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端均设置有驱动杆,每个驱动杆的底端均设置有刮板,舱室Ⅱ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数个传感器,传感器的顶端设置有筛盘,舱室Ⅱ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舱室Ⅱ的底端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0010]其中,预储装置主体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舱门,舱门和舱室Ⅱ连通。
[0011]其中,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0012]其中,筛盘的顶端铺设有滤纸。
[0013]其中,第一驱动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防腐罩,搅拌器贯穿第一防腐罩,搅拌器和第一防腐罩之间通过密封轴承呈转动连接。
[0014]其中,每个第二驱动电机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防腐罩,驱动杆贯穿第二防腐罩,驱动杆和第二防腐罩之间通过密封轴承呈转动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舱室,舱室Ⅰ内设置增加泵、第一加热电阻丝、第一驱动电机和搅拌器,用于对页岩渣细集料进行油分浸润实验,使其快速吸附足量的轻质组分;舱室Ⅱ内设置第二加热电阻丝、筛盘、刮板,用于快速清除页岩渣细集料中的多余油分,使其可以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该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可以快速、大量的制备功能性细集料,有利于后续制备主动抗老化的沥青混合料。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刮板等测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筛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进料口;2、第一电磁阀;3、增压泵;4、第二电磁阀;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防腐罩;7、搅拌器;8、第一加热电阻丝;9、第三电磁阀;10、第二驱动电机;11、第二防腐罩;12、驱动杆;13、刮板;14、滤纸;15、筛盘;16、传感器;17、第二加热电阻丝;18、第四电磁阀;19、出油口;I、舱室Ⅰ;Ⅱ、舱室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包括预储装置主体,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舱室Ⅰ,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舱室Ⅱ,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进料口1和舱室Ⅰ连通,进料口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增压泵3,增压泵3和舱室Ⅰ连通,对舱室Ⅰ的内部进行加压,增压泵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舱室Ⅰ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的旋转端设置有搅拌器7,对舱室Ⅰ中的页岩渣细集料和油分进行搅拌,防止页岩渣细集料在油分中凝结,无法充分预储油分,舱室Ⅰ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8,对舱室Ⅰ的内部进行加热,舱室Ⅰ和舱室Ⅱ之间设置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9,打开第三电磁阀页岩渣细集料和油分都会顺着管道进入到舱室Ⅱ中,落在筛盘15上;
[0024]舱室Ⅱ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数个第二驱动电机10,每个第二驱动电机10的旋转端均
设置有驱动杆12,每个驱动杆12的底端均设置有刮板13,对页岩渣细集料进行搅拌,加速油分,舱室Ⅱ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数个传感器16,可测定筛盘15上页岩渣细集料的实时质量,当其质量趋于稳定后,便可取出使用,传感器16的顶端设置有筛盘15,舱室Ⅱ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17,对舱室Ⅱ的内部进行加热,舱室Ⅱ的底端设置有出油口19,出油口19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8,打开电磁阀18,油分会经过滤纸14和筛盘15经由出油口19流出(过滤出的油分保存,可循环使用)。
[0025]其中,预储装置主体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舱门,舱门和舱室Ⅱ连通,将筛盘15上页岩渣细集料取出使用。
[0026]其中,传感器16为压力传感器,可测定筛盘15上页岩渣细集料的实时质量。
[0027]其中,筛盘15的顶端铺设有滤纸14。
[0028]其中,第一驱动电机5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防腐罩6,搅拌器7贯穿第一防腐罩6,搅拌器7和第一防腐罩6之间通过密封轴承呈转动连接,防止第一驱动电机5被油腐蚀。
[0029]其中,每个第二驱动电机10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防腐罩11,驱动杆12贯穿第二防腐罩11,驱动杆12和第二防腐罩11之间通过密封轴承呈转动连接,防止第二驱动电机10被油腐蚀。
[0030]综上所述,该页岩渣细集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渣细集料油分预储装置,包括预储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舱室Ⅰ,所述预储装置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舱室Ⅱ,所述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进料口(1)和舱室Ⅰ连通,所述进料口(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所述预储装置主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增压泵(3),所述增压泵(3)和舱室Ⅰ连通,所述增压泵(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所述舱室Ⅰ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旋转端设置有搅拌器(7),所述舱室Ⅰ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加热电阻丝(8),所述舱室Ⅰ和舱室Ⅱ之间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9);所述舱室Ⅱ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数个第二驱动电机(10),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旋转端均设置有驱动杆(12),每个所述驱动杆(12)的底端均设置有刮板(13),所述舱室Ⅱ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数个传感器(16),所述传感器(16)的顶端设置有筛盘(15),所述舱室Ⅱ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加热电阻丝(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承新龚天松陈宝胜李存宝赵诗涛张磊李斐樊中岳郑传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空港翔悦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