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包括安装于卷装系统外侧壁的横梁和报警灯,所述卷装系统的卷装结构包括转轴和固定于转轴端头上的卷辊,所述卷辊表面穿设有带状二极管,所述横梁靠近二极管一侧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弹性金属片,且弹性金属片顶端连接有连接线,两个所述弹性金属片通过连接线与报警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纠错结构,通过该纠错结构可以将因机械类导致产品极性的错误堵在纠错系统之前,达成对整个过程全覆盖检测纠错的效果,避免任何极性异常产品流出,达到控制效果。控制效果。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二极管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轴向二极管的测试过程中,极少数产品在机器上因测试、传动震颤、产品异形等原因会出现产品不正常通过测试、翻转等情况,导致部分正负极颠倒产品流入编带,后续客户上机后导致线路失效,带来线路板损毁等不良后果,导致客户抱怨、索赔。
[0003]为纠正异常,避免不良品流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彻底找出对策,彻底解决、拒绝极性异常产品流出,本实用是采用极性测试异常后触发报警的方式来提醒操作者及时剔除异常产品,围追堵截彻底,方法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包括安装于卷装系统外侧壁的横梁和报警灯,所述卷装系统的卷装结构包括转轴和固定于转轴端头上的卷辊,所述卷辊表面穿设有带状二极管,所述横梁靠近二极管一侧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弹性金属片,且弹性金属片顶端连接有连接线,两个所述弹性金属片通过连接线与报警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金属片底端为弧形弯曲设计,弹性金属片底端弯曲部位与单个二极管的两极接触后,即实现将二极管接入有报警灯的电路中。
[0007]进一步的,与所述报警灯匹配的设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与卷装系统连接,当报警灯亮起时,PLC控制器就会控制卷装系统停止转动,此时操作人员检查编带,剔除极性排列错误产品。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凹槽顶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移动块顶端开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位于螺纹槽内部且与螺纹槽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旋钮带动丝杆转动,可以带动移动块在凹槽内移动,从而调节弹性金属片底端弯曲部位的高度,针对不同的二极管检测时更加通用。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凹槽远离弹性金属片的一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移动块顶端一侧固定有与条形槽滑动连接的滑块,通过滑块与条形槽的限位,可以防止移动块从凹槽内滑出。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纠错结构,纠错结构固定在卷装系统设备终端的卷装位置,纠错结构包括两个横梁、报警灯、两个金属片,因此带状二极管在卷装系统上移动时,所有的二极管两极会依次与两个金属片接触,就实现了将所有的二极管依次接入有
报警灯的电路中,正常情况下,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报警灯不亮起,如果二极管反向时,则二极管导通,报警灯亮起,同时卷装系统停止输送二极管,此时操作人员检查编带,剔除极性排列错误产品,保证通过产品极性正确、有效。通过该纠错结构可以将因机械类导致产品极性的错误堵在纠错系统之前,达成对整个过程全覆盖检测纠错的效果,避免任何极性异常产品流出,达到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纠错结构与卷装系统连接后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纠错结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纠错结构侧剖图。
[0015]图例说明:
[0016]1、横梁;2、报警灯;3、凹槽;4、移动块;5、弹性金属片;6、螺栓;7、连接线;8、丝杆;9、螺纹槽;10、旋钮;11、条形槽;12、滑块;13、卷装系统;14、转轴;15、卷辊;16、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3所示,涉及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包括安装于卷装系统13外侧壁的横梁1和报警灯2,卷装系统13的卷装结构包括转轴14和固定于转轴14端头上的卷辊15,卷辊15表面穿设有带状二极管16,横梁1靠近二极管16一侧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3,两个凹槽3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移动块4表面一侧通过螺栓6固定有弹性金属片5,且弹性金属片5顶端连接有连接线7,两个弹性金属片5通过连接线7与报警灯2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0018]如图1-图3所示,弹性金属片5底端为弧形弯曲设计,因此当弹性金属片5底端弯曲部位与单个二极管16的两极接触后,即实现将二极管16接入有报警灯2的电路中。与报警灯2匹配的设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与卷装系统13连接,当报警灯2亮起时,PLC控制器就会控制卷装系统13停止转动,此时操作人员检查编带,剔除极性排列错误产品。
[0019]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凹槽3顶壁转动连接有丝杆8,丝杆8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移动块4顶端开设有与丝杆8匹配的螺纹槽9,丝杆8位于螺纹槽9内部且与螺纹槽9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旋钮10带动丝杆8转动,可以带动移动块4在凹槽3内移动,从而调节弹性金属片5底端弯曲部位的高度,针对不同的二极管16检测时更加通用。每个凹槽3远离弹性金属片5的一侧均开设有条形槽11,移动块4顶端一侧固定有与条形槽11滑动连接的滑块12,通过滑块12与条形槽11的限位,可以防止移动块4从凹槽3内滑出。
[0020]使用时:转动横梁1顶端两个旋钮10,从而带动移动块4在凹槽3内移动,进而改变两个移动块4表面弹性金属片5的高度,保证两个弹性金属片5底端弯曲部位能与二极管16两端的引脚接触,当卷装系统13通过转轴14带动卷辊15转动,实现带状二极管16传送移动时,二极管16两端会依次与两个弹性金属片5接触,实现每个二极管16依次接入有报警灯2的电路中,正常情况下,二极管16处于截止状态,如果二极管16反向,则二极管16导通,此时报警灯2就会亮起,与此同时PLC控制器会控制卷装系统13停止工作,然后操作人员检查二极管16,剔除极性排列错误产品。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卷装系统(13)外侧壁的横梁(1)和报警灯(2),所述卷装系统(13)的卷装结构包括转轴(14)和固定于转轴(14)端头上的卷辊(15),所述卷辊(15)表面穿设有带状二极管(16),所述横梁(1)靠近二极管(16)一侧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3),两个所述凹槽(3)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表面一侧通过螺栓(6)固定有弹性金属片(5),且弹性金属片(5)顶端连接有连接线(7),两个所述弹性金属片(5)通过连接线(7)与报警灯(2)串联在一个电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极性纠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片(5)底端为弧形弯曲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诚,张伟平,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银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