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06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包括新能源充电模块、电池模组和供氧机,所述新能源充电模块包括风能模块和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包括转动设置的风能支架,风能支架上设有风机和受风机驱动的叶轮,风机在背对叶轮的一侧设有摆叶;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太阳能支架;新能源充电模块电路连接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和供氧机通过导线电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好处是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环境,进行可靠的新能源自给电,提高鱼塘供氧的可靠性;集成不同形式的新能源供电方案,提高设备的集成性,方便设备的后续进一步开发。备的后续进一步开发。备的后续进一步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塘供氧设备
,尤其是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夏季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鱼塘底部氧气含量不断减少,进而引发鱼类或多或少死亡,对养殖户们造成损失。现今市场上所使用的供氧机多数需要电源插头连接供电,或是应用一块太阳能板转化光能来储存供电,对于便携性或是应对天气变化多样性来说都较为不足。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为CN 2020233152186于2021年12月17日授权公告的《一种太阳能的水产养殖用增氧提水器》,其中涉及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作为新能源的供电,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位于安装架的顶端,包括太阳能专用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通过逆变器连接处理器和抽气泵,实现水体增氧。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只有太阳能作为供电,对天气变化的适应性差,阴天无法供氧;2、装置整体较大,集成性不高,不利于后续的再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环境,进行可靠的新能源自给电,提高鱼塘供氧的可靠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集成不同形式的新能源供电方案,提高设备的集成性,方便设备的后续进一步开发。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能源充电模块、电池模组和供氧机,所述新能源充电模块包括风能模块和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包括转动设置的风能支架,风能支架上设有风机和受风机驱动的叶轮,风机在背对叶轮的一侧设有摆叶;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太阳能支架;新能源充电模块电路连接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和供氧机通过导线电路连接。
[0008]本申请通过风能模块和太阳能模块协同供电,在晴天主要通过太阳能供电,在阴天通过风能供电,在下雨天由于雨水下落,无需供氧机作用,因此通过本设备即可实现鱼塘的可靠供氧,提高对不同天气环境的适应性。
[0009]作为优选,电池模组包括两组独立的电池单元,两组电池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交替充放电。两组电池单元独立作用,避免电池同时进行充放电而造成电池内部虚电的情况,方便随时监测电池电量,从而提高电池模组作用的可靠性。
[0010]作为优选,风能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与风机的外壳转动连接,风机上设有外凸设置的正负电刷,连接轴上设有与风机外壳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正极环和负极环,正负电刷分别接触配合正极环和负极环,正极环和负极环分别连接外部的连接导线。通过正极环和负极环配合正负电刷,在风机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时,任然能够保证风机向外送电的可靠性,风机通过尾部的摆叶能够自动调节转向,使得叶轮保持迎风
设置,保证风机受风力发电的可靠性。
[0011]作为优选,太阳能支架包括与连接轴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垂直连接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第一连接板上转动设有支撑板,太阳能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伸缩杆,支撑伸缩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支撑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支撑板绕第一连接板转动,从而能够调整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方便获取最大的太阳能发电效率,还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对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适应不同季节的光照角度。
[0012]作为优选,风机的外壳表面设有反光隔热涂层。反光隔热涂层采用反射隔热保温涂料,具有防潮、防水汽的卓越功能,可阻碍水汽冷凝,可防止被绝热体表面的氧化,国家出台反射隔热涂料标准(JC/T1040

2007)要求:太阳反射比不小于85%,半球发射率不小于83%,同时利用反光隔热涂层的反光性能,将风机挡下的太阳光部分反射到太阳能板上,从而作为光强的补充,减小风机的设置对太阳能板发电的影响。
[0013]作为优选,支撑伸缩杆包括连接支撑板的第一连接杆和连接第二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套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定位销,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配合用于配合定位销的若干个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完成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伸缩长度的调节,调节方便,支撑作用稳定。
[0014]作为优选,电池模组设置在底座内,连接轴的上端为圆柱形,连接轴在圆柱形的下侧设有支撑段,支撑段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支撑段实现对太阳能支架的可靠支撑,同时太阳能模块与风能模块通过支架的组合形成了整体结构,方便整体利用,为后续在底座下侧加装浮力装置使得装置整体在水面漂浮应用提供了基础;太阳能模块对连接轴也起到了较小扰度的作用,因为风能模块的叶轮需要设置在较高的位置才能具有很好的风力发电性能,传统的连接轴为单轴结构,结构长度高,扰度大,在风力过大时容易晃动,而本申请太阳能模块的设置增强了风能模块下端的可靠性和整体性,减小风力过大时风能模块上端的晃动幅度。
[0015]作为优选,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框架和设置在电池框架内的若干个电池包,电池框架内的电池包电路串联,电池框架设有两个,底座内设有对应电池框架的滑动安装槽,底座侧面设有配合电池模组的散热翅片。电池框架将电池包安装形成整体结构,整体进行装配,提高电池模组装配的方便性,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替换;散热翅片能够提高底座的散热能力,保证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0016]作为优选,底座上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两加强板,加强板的形状为直三棱柱,加强板的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加强板的上端面形成倾斜的导水面。加强板加强底座和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对连接轴下端的支撑性能,同时通过导水面壁面底座上积水。
[0017]作为优选,底座对应滑动安装槽的两端贯通,底座上可拆卸固定设有与滑动安装槽配合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电池接线压板,电池框架上设有对应电池接线压板的电极柱。方便电池框架的安装和接线。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环境,进行可靠的新能源自给电,提高鱼塘供氧的可靠性;集成不同形式的新能源供电方案,提高设备的集成性,方便设备的后续进一步开发。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新能源模块和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风能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池模组和供氧机连接的示意图。
[0023]图中:风能支架1
ꢀꢀ
风机2
ꢀꢀ
叶轮3
ꢀꢀ
摆叶4
ꢀꢀ
加强板5
ꢀꢀ
导水面6
ꢀꢀ
连接轴7
ꢀꢀ
支撑段8
ꢀꢀ
深沟球轴承组9
ꢀꢀ
正负电刷10
ꢀꢀ
正极环11
ꢀꢀ
负极环12
ꢀꢀ
太阳能板13
ꢀꢀ
支撑板14
ꢀꢀ
第一连接板15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能源充电模块、电池模组和供氧机,所述新能源充电模块包括风能模块和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包括转动设置的风能支架,风能支架上设有风机和受风机驱动的叶轮,风机在背对叶轮的一侧设有摆叶;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太阳能支架;新能源充电模块电路连接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和供氧机通过导线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组独立的电池单元,两组电池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交替充放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其特征是,所述风能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与风机的外壳转动连接,风机上设有外凸设置的正负电刷,连接轴上设有与风机外壳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正极环和负极环,正负电刷分别接触配合正极环和负极环,正极环和负极环分别连接外部的连接导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自给电供氧机,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支架包括与连接轴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垂直连接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第一连接板上转动设有支撑板,太阳能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伸缩杆,支撑伸缩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支撑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梦航邹影李橦邓仁博李雨欣臧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