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涉及溜溜车技术领域,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包括:车身和车轮,车轮有四个,四个车轮分别安装在车身四个边角处;车轮与车身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一端与车轮连接,第一伸缩杆另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伸缩杆伸缩的锁定件。本申请具有减少溜溜车发生倾倒的效果。溜溜车发生倾倒的效果。溜溜车发生倾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
[0001]本申请涉及溜溜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
技术介绍
[0002]溜溜车是一款滑行车,造型卡通可爱,一般适合15个月到5岁的宝宝。使用时只需要双脚滑动即可带动溜溜车滑动。
[0003]相关技术中的溜溜车包括车头、车身和车轮,车头安装在车身的前侧,车轮有四个,四个车轮分别安装在车身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当儿童做在车身上双脚滑动时,带动车轮转动,进而带动溜溜车滑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溜溜车滑动的过程中,若其中一个车轮撞击到石头等障碍物,会使车身发生震动,且车轮可能从障碍物上滚过,进而到导致溜溜车一侧抬高,从而导致溜溜车发生倾倒,造成儿童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溜溜车发生倾倒的防侧翻儿童溜溜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包括:车身和车轮,所述车轮有四个,四个所述车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身四个边角处;
[0007]所述车轮与所述车身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伸缩杆伸缩的锁定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溜溜车时,将第一伸缩杆伸长,进而增加两个相邻车轮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溜溜车整体宽度,进而使溜溜车重心降低,从而减少了溜溜车发生侧倾的可能性。
[0009]可选的,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
[0010]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一滑动杆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且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滑移;
[0011]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套筒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内壁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溜溜车其中一个车轮滚过障碍物时,第一伸缩杆收缩,从而减少滚过障碍物的车轮与车身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少车轮带动车身发生倾斜的角度,从而减少车身发生侧倾的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轮滚上障碍物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压缩,在滚过障碍物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复位,带动车轮快速复位,进而相较于只设置
一个第一弹性件,减少了车轮复位时间,从而增加了溜溜车的减震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车身的前侧安装有第一防翻轮,所述第一防翻轮所在高度高于所述车轮所在高度,所述第一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防翻轮与所述车身连接的连接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溜溜车行驶过程中撞击到障碍物时,会使溜溜车产生向前倾倒的趋向,进而导致第一防翻轮与地面接触,从而支撑溜溜车,减少溜溜车继续倾倒的倾向,从而减少儿童受伤的可能性。
[0017]可选的,所述车身的后侧安装有第二防翻轮,所述第二防翻轮所在高度高于所述车轮所在高度,所述第二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也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防翻轮与所述车身连接的所述连接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儿童坐在车身上向后靠时,会带动溜溜车向后倾倒,此时第二防翻轮与地面接触,从而支撑溜溜车,进而减少溜溜车继续倾倒的倾向,从而减少儿童受伤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所述第二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防翻轮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第三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0020]设置在所述第二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防翻轮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防翻轮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第三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防翻轮或第二防翻轮与地面接触时,挤压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产生的弹力对溜溜车产生缓冲,从而减少第一防翻轮或第二防翻轮撞击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传导到儿童身上,进而减少对儿童的伤害。
[0022]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件包括第二滑动杆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滑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内且在所述第二套筒内滑移;
[0023]所述第一防翻轮与所述第二防翻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车身固定连接;
[0024]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与所述第二滑动杆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杆固定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压第三弹性件的同时挤压第四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的弹力共同作用在溜溜车上,对溜溜车产生缓冲,并使溜溜车回正,减少溜溜车的持续倾倒。
[0026]可选的,所述车身设置为拱形。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身采用拱桥形状,在保证车身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减轻了溜溜车的重量,从而使溜溜车方便携带。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9]1.当需要使用溜溜车时,将第一伸缩杆伸长,进而增加两个相邻车轮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溜溜车整体宽度,进而使溜溜车重心降低,从而减少了溜溜车发生侧倾的可能性;
[0030]2.当溜溜车其中一个车轮滚过障碍物时,第一伸缩杆收缩,从而减少滚过障碍物的车轮与车身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少车轮带动车身发生倾斜的角度,从而减少车身发生侧倾的可能性;
[0031]3.当溜溜车行驶过程中撞击到障碍物时,会使溜溜车产生向前倾倒的趋向,进而导致第一防翻轮与地面接触,从而支撑溜溜车,减少溜溜车继续倾倒的倾向,从而减少儿童受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位置关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三伸缩杆与第一防翻轮位置关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车身;11、脚踏板;
[0036]2、车轮;
[0037]3、第一伸缩杆;31、第三套筒;311、插孔;32、第三滑动杆;321、穿孔;33、锁定件;
[0038]4、第二伸缩杆;41、第一套筒;42、第一滑动杆;43、第一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
[0039]5、第一防翻轮;
[0040]6、第二防翻轮;
[0041]7、连接件;71、第三伸缩杆;711、第二套筒;712、第二滑动杆;713、第三弹性件;71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包括:车身(1)和车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有四个,四个所述车轮(2)分别安装在所述车身(1)四个边角处;所述车轮(2)与所述车身(1)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所述第一伸缩杆(3)一端与所述车轮(2)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3)另一端与所述车身(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伸缩杆(3)伸缩的锁定件(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与所述第一伸缩杆(3)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4);所述第二伸缩杆(4)包括第一滑动杆(42)和第一套筒(41),所述第一套筒(41)与所述第一伸缩杆(3)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42)与所述车轮(2)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42)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41)内且在所述第一套筒(41)内滑移;所述第一滑动杆(42)与所述第一套筒(4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3),所述第一弹性件(43)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3)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41)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4)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44),所述第二弹性件(44)一端与所述车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前侧安装有第一防翻轮(5),所述第一防翻轮(5)所在高度高于所述车轮(2)所在高度,所述第一防翻轮(5)与所述车身(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防翻轮(5)与所述车身(1)连接的连接件(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侧翻儿童溜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应源,周斌,王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禅城鹰豪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