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94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属于中草药与微生物菌剂联合应用的技术领域,包括:复方中草药和乳酸杆菌,且两者的体积比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菌剂和中草药复方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饲料禁抗、养殖减抗、产品无抗的禁抗大背景下,寻找新型、绿色无公害促进畜禽生长和健康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热点问题。乳酸菌是大多数动物肠道中的优势菌群,是一种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宿主动物产生积极影响,允许在生产上添加的活性微生物。按中医理论来说,中草药主要偏颇于扶正祛邪主要是为了消除病因扶正才是根本,维护生态平衡,多抑少补、先抗后调,直至清扫扶正。而在中医上则采用扶正固本、扶正祛邪、先攻后补、攻补兼施。
[0003]目前,乳酸菌与中草药复方协同应用效果报道很少,且中药复方的组成不同,联合应用效果亦有不同。通过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复方的联合,可提高乳酸菌的繁殖力,增加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刺激肠道内源性和外源性乳酸菌的定植和生长,此外还能增强乳酸菌的代谢活性。乳酸菌的生物转化作用对中药某些成分加以修饰、改造,促使中药被机体快速吸收、转化和利用;同时,中药经益生菌的酶系作用后,活性成分有效释放,从而药效极大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解降低中草药的毒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并将其应用于调节动物肠道菌群,抑制肠道有害菌繁殖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该复合方剂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包括:复方中草药和乳酸杆菌,且两者的体积比为3

7:3

7,其中,复方中草药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枝子4份、黄柏4份、黄芩2份、黄连2份、白头翁4份、穿心莲8份、地榆4份。
[0008]依据君臣佐使的原则,根据地榆、黄柏、黄芩、黄连的解毒效果,枝子可将其功能连接起来,增大抗菌效果,白头翁和穿心莲的清凉止痢功效。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复方中草药和乳酸杆菌的体积比为7:3。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乳酸杆菌为RSG

1,于2021年3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2061,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
[0011]上述所述的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在制备抑制肠道有害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黄芩、黄莲、穿心莲能够加强白细胞和网状
内皮系统的吞噬里,黄芩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利于机体抗病和恢复健康;白头翁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过氧化氢,防止其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同时白头翁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地榆凉血止血,可以用来清除人体的热毒,治疗吐血、尿血、便血之类出血疾病,清热解毒,主要治疗一些赤白带下、湿疹以及痢疾,甚至烧伤、烫伤,以及疔疖肿痛等疾病,同时通过抑菌实验发现,地榆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痢疾杆菌,通过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复方的联合,可提高乳酸菌的繁殖力,增加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刺激肠道内源性和外源性乳酸菌的定植和生长,此外还能增强乳酸菌的代谢活性。乳酸菌的生物转化作用对中药中的成分加以修饰、改造,促使中药被机体快速吸收、转化和利用;同时,中药经益生菌的酶系作用后,活性成分有效释放,从而药效极大提高,枝子对有害菌并无抑制作用,但是可以协调其他中药的药效,组方后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枝子通三焦,将黄连、黄柏、黄芩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大其抗菌效果。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各组分中药与乳酸菌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中草药复方与乳酸菌联合应用,可以增加抗肠道有害菌的增殖的效果,同时,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乳酸杆菌为RSG

1,于2021年3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61,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
[0015]实施例1
[0016]采用琼脂板扩散法对7种中药(黄柏、黄芩、黄连、穿心莲、地榆、白头翁、枝子)及2个方剂(方剂1:枝子4份,黄柏4份,黄芩2份,黄连2份,白头翁4份,穿心莲8份,地榆4份;方剂2:中药扶正口服液)对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及2种产霉菌毒素的真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进行体外抑菌效果,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0017]中药饮片和2个方剂取50g,5倍蒸馏水浸泡2个小时后煎煮,水沸腾后文火加热1个小时,收集滤液,滤渣重新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mL(生药含量为3g/mL)。
[0018]菌种活化,将细菌菌种接种于N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24h,采用OD值法测定菌液浓度,将菌液浓度调整为108CFU/mL。真菌菌种接种于牛肉土豆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72h,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菌液浓度,菌浓调整为108CFU/mL。
[0019]各中药饮片抑菌效果测定:将目标菌液0.1mL均匀涂布于NB培养基平板上,平板上放3个无菌牛津杯,加入中药液50uL,对照为蒸馏水,37℃培养24h,测定抑菌圈面积。综合效果,方剂1抑菌效果显著。
[0020]表1中药饮片、方剂及乳酸杆菌抑菌圈面积(mm2)
[0021][0022][0023]实施例2中药方剂1与乳酸菌液以3:7,5:5,7:3比例进行复配对致病菌的抑菌圈面积的影响。
[0024]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如下:
[0025]中药方剂1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9.94mm2、390.37mm2、289.38mm2,尖孢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抑菌圈面积分别为292.40mm2、265mm2。
[0026]方剂1与乳酸杆菌以3:7体积比复配: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的抑菌圈直接分别为362.87mm2、333.12mm2、329.90mm2,尖孢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抑菌圈面积分别为107.46mm2、103.82mm2。
[0027]方剂1与乳酸杆菌以5:5体积比复配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的抑菌圈直接分别为3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方中草药和乳酸杆菌,且两者的体积比为3

7:3

7,其中,复方中草药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枝子4份、黄柏4份、黄芩2份、黄连2份、白头翁4份、穿心莲8份、地榆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中草药与乳酸杆菌的复合方剂,其特征在于,复方中草药和乳酸杆菌的体积比为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方中草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红郭云霞吴国江陆安杨红亚张异岗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九五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