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撬入户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91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0
一种防撬入户门,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包括外门板和内门板;所述外门板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位置设置有第一L形防撬钢,所述门框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L形防撬钢;所述门扇关闭后,第一L形防撬钢与第二L形防撬钢贴紧;当锁具处于打开状态时,旋转开关与第一L形防撬钢脱离,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旋转开关旋转勾住第一L形防撬钢。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L形防撬钢和第二L形防撬钢可以利用其L角拐角位置增强其强度;在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二L形防撬钢设置的旋转开关旋转勾住第一L形防撬钢,使第一L形防撬钢与第二L形防撬钢合为一体,提高防撬门的牢固度,增强其防撬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撬入户门


[0001]本技术属于防撬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撬入户门。

技术介绍

[0002]入户门是进入室内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其防盗性能以及防撬性能直接关乎到住户安全的保障。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防撬门,例如为202123394647.1,专利名称为防撬钢工艺门,其设置了分别装在门扇上的第一防撬板和装在门框上的第二防撬板,但是其第一防撬板和第二防撬板均是直片状结构,结构强度不佳,容易受到外力破坏而变形,同时其第一防撬板和第二防撬板均是各自发挥作用,无法形成合力增强防撬门防破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撬入户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防撬入户门,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包括外门板和内门板;所述外门板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位置设置有第一L形防撬钢,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为分段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所述门框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L形防撬钢,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和第二L形防撬钢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舌孔和第二锁舌孔;所述门扇关闭后,第一L形防撬钢与第二L形防撬钢贴紧,并且第一锁舌孔与第二锁舌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锁舌孔位置还设置有旋转开关,当锁具处于打开状态时,旋转开关与第一锁舌孔边缘脱离,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旋转开关旋转勾住第一锁舌孔边缘。
[000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开关为旋转连接钩,所述旋转连接钩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在第二锁舌孔上,所述旋转连接钩的另一端设置有钩部,当锁具处于打开状态时,旋转连接钩的钩部端自然下垂,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锁具锁舌驱动旋转连接钩的钩部转动并勾住第一锁舌孔上边缘。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门扇上还设置有主锁和上下副锁,并且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L形防撬钢为整体结构,设置在外门板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上的第一L形防撬钢为分段式结构,分为一主锁段和两副锁段。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和第二L形防撬钢为铝制型材或钢制型材,并通过若干安装孔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分别与门扇和门框可拆卸连接。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门关闭的时候,外门板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位置设置的第一L形防撬钢和门框的对应位置设置的第二L形防撬钢可以利用其L角拐角位置增强其强度;同时在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第二L形防撬钢上设置的旋转开关旋转勾住第一L形防撬钢,使第一L形防撬钢与第二L形防撬钢合为一体,提高防撬门的牢固度,增强其防撬性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防撬入户门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防撬入户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第一防撬钢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第二防撬钢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锁具开启状态与第一L形防撬钢和第二L形防撬钢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本技术锁具锁止状态与第一L形防撬钢和第二L形防撬钢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防撬入户门,包括门扇1和门框2,所述门扇1包括外门板1a和内门板1b;所述外门板1a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1a1位置设置有第一L形防撬钢3,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3为分段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所述门框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L形防撬钢4,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3和第二L形防撬钢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舌孔3a和第二锁舌孔4a;所述门扇1关闭后,第一L形防撬钢3与第二L形防撬钢4贴紧,并且第一锁舌孔3a与第二锁舌孔4a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锁舌孔4a位置还设置有旋转开关7,当锁具处于打开状态时,旋转开关7与第一锁舌孔3a边缘脱离,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旋转开关7旋转勾住第一锁舌孔3a边缘。
[0020]在门关闭的时候,外门板1a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1a1位置设置有第一L形防撬钢3和门框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L形防撬钢4可以利用其L角拐角位置增强其强度;同时在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第二L形防撬钢4上设置的旋转开关7旋转勾住第一L形防撬钢3,使第一L形防撬钢3与第二L形防撬钢4合为一体,提高防撬门的牢固度,增强其防撬性能。
[0021]优选的,所述旋转开关7为旋转连接钩,所述旋转连接钩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在第二锁舌孔4a上,所述旋转连接钩的另一端设置有钩部7a,如图6所示,当锁具处于打开状态时,旋转连接钩的钩部7a端自然下垂,图7所示,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锁具锁舌驱动旋转连接钩的钩部7a转动并勾住第一锁舌孔3a上边缘,这样在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旋转连接钩勾住第一锁舌孔3a上边缘,使第一L形防撬钢3和第二L形防撬钢4合为一体,增强其防撬性能。
[0022]更优选的,所述门扇1上还设置有主锁5和上下副锁6,并且设置在门框2上的第二L形防撬钢4为整体结构,设置在外门板1a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1a1上的第一L形防撬钢3为
分段式结构,分为一主锁段和两副锁段。在第一L形防撬钢3为分段式结构时,所述第二L形防撬钢4在第一L形防撬钢3的分段主锁5和上下副锁6均会设置旋转开关7,这样主锁5位置和上下副锁6位置在其锁具分别锁止时都会通过旋转开关7将第一L形防撬钢3和第二L形防撬钢4钩住合为一体增强其防撬性能;所述门扇1上的第一L形防撬钢3设置为分段结构,分别装在主锁5位置和上下副锁6位置,这样方便锁具维修,主锁5出现故障,拆除主锁5位置的第一L形防撬钢3进行维修即可,上下副锁6出现故障,拆除相应位置的第一L形防撬钢3进行维修即可。
[0023]更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3和第二L形防撬钢4为铝制型材或钢制型材,并通过若干安装孔3b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分别与门扇1和门框2可拆卸连接。
[0024]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撬入户门,包括门扇(1)和门框(2),所述门扇(1)包括外门板(1a)和内门板(1b);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1a)靠近锁具一侧的挂耳部(1a1)位置设置有第一L形防撬钢(3),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3)为分段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所述门框(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L形防撬钢(4),所述第一L形防撬钢(3)和第二L形防撬钢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舌孔(3a)和第二锁舌孔(4a);所述门扇(1)关闭后,第一L形防撬钢(3)与第二L形防撬钢(4)贴紧,并且第一锁舌孔(3a)与第二锁舌孔(4a)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锁舌孔(4a)位置还设置有旋转开关(7),当锁具处于打开状态时,旋转开关(7)与第一锁舌孔(3a)边缘脱离,当锁具处于锁止状态时,旋转开关(7)旋转勾住第一锁舌孔(3a)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撬入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仙强项继平许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凯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