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79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和风机主体,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轴;风机主体与发电机轴连接,风机主体构造有能够密闭的充气腔室;其中,充气腔室被气体填充时,风机主体能够展开成预设形状;展开后的风机主体,在风力作用下绕着发电机轴的轴线旋转,以带动发电机轴转动。通过以上结构,既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发电时,又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小风机主体在转动过程中击打鸟类、飞行器等的风险,同时降低在风力等级过大的极端天气,叶片断裂对周边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以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高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高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主要由叶片,发电机,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组成。根据旋转轴的不同,风力发电机主要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两类。相比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效率低,但是任意方向的风流都能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同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启动风速低、设备规模小、噪音低等特点。
[0003]但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制作中大多采用木头、金属、工程塑料、玻璃钢等硬质材料,存在运行过程中硬质叶片击打到鸟类、飞行器的风险。同时在风力等级过大的极端天气,叶片断裂也会对周边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
[0005]一种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
[0006]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轴;
[0007]风机主体,与所述发电机轴连接,所述风机主体构造有能够密闭的充气腔室;
[0008]其中,所述充气腔室被气体填充时,所述风机主体能够展开成预设形状;
[0009]展开后的所述风机主体,在风力作用下绕着所述发电机轴的轴线旋转,以带动所述发电机轴转动。
[0010]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和风机主体,其中,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轴,其可相对发电机转动,风机主体与发电机轴连接,且风机主体构造有能够密闭的充气腔室,使得当充气腔室被气体填充时,风机主体展开为预设形状,以使得展开后的风机主体对外部物体的冲撞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能够减小运行过程中对鸟类、飞行器等造成的损害,同时使得风机主体本身具有更强的柔韧性,使得风机主体不易断裂。而将充气腔室设置成密闭性结构形式,使得展开的风机主体可保持其预设形状,则在风力作用下,展开的风机主体可发生转动,并带动与风机主体连接的发电机轴转动,以使得发电机发电,从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以上结构,既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又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小运行过程中对鸟类、飞行器等造成的损害,同时降低叶片断裂带来的风险。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主体包括:
[0012]底座,与所述发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腔体;
[0013]风轮,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风轮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充气后,所述风轮被展开,展开后的所述风轮的截面形状为三叶回旋镖状;
[0014]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风轮的另一端,所述顶盖包括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充气
后,所述顶盖被展开,展开后的所述顶盖的截面形状为三叶回旋镖状;
[0015]其中,所述底座、所述风轮以及所述顶盖均被配置为布料材质,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及所述第三腔体依次连通以构造为所述充气腔室。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包括:
[0017]风轮本体,包括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风轮本体被充气后,展开的截面形状为三叶回旋镖状;
[0018]多个隔断片,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多个所述隔断片沿着所述发电机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隔断片的周缘与所述风轮本体固定连接并密封;
[0019]所述第二腔体被多个所述隔断片分隔为多个隔层空间,各所述隔层空间相互连通。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隔断片相互平行,各所述隔断片上设置有贯通的通气孔,以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断空间。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0022]第一布料片,所述第一布料片首尾相接;
[0023]第二布料片,围设于所述第一布料片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一布料片相间隔,所述第二布料片首尾相接,所述第二布料片与所述第一布料片宽度一致;
[0024]第一圆形布料,连接于所述第二布料片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料片一端连接;
[0025]第二圆形布料,所述第二圆形布料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形布料的直径,所述第二圆形布料连接于所述第一布料片背离所述第二布料片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圆形布料相平行;
[0026]环形布料,所述环形布料的内周缘与所述第一布料片的另一端连接,外周缘与所述第二布料片的另一端连接;
[0027]其中,所述第一布料片、所述第二布料片、部分所述第一圆形布料与所述环形布料共同围成第一气腔,部分所述第一布料片、部分所述第一圆形布料与所述第二圆形布料共同围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为所述第一腔体,部分所述第一布料片与第二圆形布料背离所述第一圆形布料的平面围成安装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形布料与所述风轮本体的一端相连接。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
[0029]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发电机轴;
[0030]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托盘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一布料片固定连接。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还包括充气泵,所述充气泵连接于所述风机主体,所述充气泵用于对所述充气腔室充气。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还包括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
[0033]转换器,用于对所述发电机传输的电能进行整流;
[0034]蓄电池,与所述转换器连接,用于接收经所述转换器转换后的电能并储存。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
[0036]箱本体,包括容纳腔体,以及与容纳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箱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箱本体的侧面,所述发电机设于所述
容纳腔体内;
[0037]箱盖,与所述箱体铰接,并能够遮挡所述第一开口;
[0038]箱门,与所述箱体铰接,并能够遮挡所述第二开口;
[0039]其中,所述充气腔室内的气体排出后,所述风机主体可收纳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的风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的风机主体内部隔断片示意图;
[0043]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单元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0046]附图标记:
[0047]发电机10;风机主体20;顶盖201;风轮202;风轮本体2021;隔断片2022;底座203;第一布料片2031;第二布料片2032;第一圆形布料2033;第二圆形布料2034;环形布料2035;支撑柱30;托盘40;充气泵50;储能单元60;转换器601;蓄电池602;箱体70;箱本体701;箱盖702;箱门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轴;风机主体,与所述发电机轴连接,所述风机主体构造有能够密闭的充气腔室;其中,所述充气腔室被气体填充时,所述风机主体能够展开成预设形状;展开后的所述风机主体,在风力作用下绕着所述发电机轴的轴线旋转,以带动所述发电机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底座,与所述发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腔体;风轮,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风轮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充气后,所述风轮被展开,展开后的所述风轮的截面形状为三叶回旋镖状;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风轮的另一端,所述顶盖包括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充气后,所述顶盖被展开,展开后的所述顶盖的截面形状为三叶回旋镖状;其中,所述底座、所述风轮以及所述顶盖均被配置为布料材质,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及所述第三腔体依次连通以构造为所述充气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包括:风轮本体,包括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风轮本体被充气后,展开的截面形状为三叶回旋镖状;多个隔断片,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多个所述隔断片沿着所述发电机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隔断片的周缘与所述风轮本体固定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二腔体被多个所述隔断片分隔为多个隔层空间,各所述隔层空间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隔断片相互平行,各所述隔断片上设置有贯通的通气孔,以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断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布料片,所述第一布料片首尾相接;第二布料片,围设于所述第一布料片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一布料片相间隔,所述第二布料片首尾相接,所述第二布料片与所述第一布料片宽度一致;第一圆形布料,连接于所述第二布料片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料片一端连接;第二圆形布料,所述第二圆形布料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形布料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蹇林旎林峻齐喻航牛松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