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识别与数据管理
,具体的,涉及一种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涉密资产是指功能、用途涉及国家秘密的设备、设施,其在日常的使用与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密工作,杜绝涉密隐患,确保秘密安全,现有技术中的涉密资产管理较为混乱,主要通过登记制度与责任人责任制来保证涉密资产的安全,这种方法漏洞较大,需要对应责任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另外在涉密资产出现失窃等情况时,只有在盘点时才能够发现,导致涉密资产无法及时的追回,秘密泄露的风险大大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涉密资产的自动监控且能够快速的对涉密资产的违规携带进行反应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涉密资产出现失窃等情况时难以及时发现,涉密资产在管理时泄密风险较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0006]射频识别模块,包括有源RFID读卡器与射频标签,其中射频标签设置在各对应的涉密资产上,有源RFID读卡器设置在涉密资产保存空间内;
[0007]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息;
[0008]资产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更新各涉密资产的使用记录;
[0009]上述的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申请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控制器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包括有源RFID读卡器与射频标签,其中射频标签设置在各对应的涉密资产上,有源RFID读卡器设置在涉密资产保存空间内;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息;资产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更新各涉密资产的使用记录;上述的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申请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控制器发出申请信息;申请信息包括申请使用的涉密资产名称以及申请用户的使用目的;S2、控制器读取对应申请用户的涉密信息与身份信息;涉密信息包括对应申请用户所使用的涉密资产、对应申请用户所使用的各涉密资产的密级、对应申请用户所使用的各涉密资产的关联记录以及对应申请用户所使用的各涉密资产的被使用记录;所述关联记录是指各涉密资产是否与其他涉密资产之间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S3、当申请用户的密级符合对应申请使用的涉密资产的密级要求时,进入步骤S4,若申请用户的密级不符合对应申请使用的涉密资产的密级要求时,则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S4、根据申请用户的申请信息对涉密资产保存空间内的涉密资产进行盘点,将符合要求的涉密资产标记为待定资产,获取各待定资产的密级、各待定资产的关联记录以及各待定资产的被使用记录;对于一个待定资产,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在过去的T时间内,对应申请用户对应该待定资产的密切系数;1≤i≤m,m为对应申请用户在过去的T时间内申请使用的涉密资产的数量,T为预设值,b1为该待定资产在过去的T时间内被对应申请用户借用的次数,b2至bm为对应申请用户在过去的T时间内申请使用的各涉密资产分别与该待定资产之间交叉使用的次数,αi为bi对应的涉密资产中密级较高者的密级,β1为预设值,β2至βm为相等的预设值,且β1>β2;按照密切系数R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申请用户推送对应的涉密资产,在申请用户确定选用的涉密资产时,控制器向对应涉密资产的责任人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内容包括申请用户的涉密信息与身份信息。S5、申请用户进入涉密资产保存空间;通过控制器对申请用户进行监控,当申请用户携带有非对应申请的涉密资产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级分为绝密、机密与秘密,三者对应的αi值依次为3、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对应涉密资产的用户、使用各对应涉密资产的时间以及各涉密资产与其他涉密资产之间的交叉使用记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涉密资产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授权卡,由用户持有,用户能够凭借授权卡进出涉密资产保存空间;门禁模块,设置在涉密资产保存空间的进出口处,在读取到对应的授权卡信息时开启
以准许对应用户进入涉密资产保存空间;视频监控模块,采集涉密资产保存空间的进出口处的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云,陈彬,阳建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