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67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申请涉及测距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准确测距。首先,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第一测距响应信号,所述第一测距响应信号基于第一零相关区ZCZ序列生成,所述第一ZCZ序列属于预配置的多个ZCZ序列中的序列。然后,所述第一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测距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距离。本申请通过ZCZ序列来生成测距响应信号,可以实现准确测距。可以实现准确测距。可以实现准确测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8月26日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987224.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SPS调度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测距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测距及定位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传统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需要接收卫星信号,但室内定位应用却无法接收到卫星信号,因此GPS无法实现室内定位。此外,GPS的定位精度一般在米级范围内,无法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bluetooth,BT)等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测距及定位,但精度较低,通常在1~10米的范围内。
[0004]基于此,如何实现准确测距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准确测距。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方法,首先,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第一测距响应信号,所述第一测距响应信号基于第一零相关区(zero correlation zone,ZCZ)序列生成,所述第一ZCZ序列属于预配置的多个ZCZ序列中的序列。然后,所述第一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测距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距离。
[0007]本申请通过ZCZ序列来生成测距响应信号,可以实现准确测距。
[000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方法,首先,第二装置基于第一ZCZ序列生成第一测距响应信号,所述第一ZCZ序列属于预配置的多个ZCZ序列中的序列。然后,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测距响应信号。
[0009]以下可能的实现可以适用于第一方面,也可以适用于第二方面。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多个ZCZ序列均为二元序列。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多个ZCZ序列在ZCZ区间内具有完美的周期自相关性质和完美的周期互相关性质。完美的周期自相关性质和完美的周期互相关性质,可以避免序列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测距的准确性。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所述多个ZCZ序列中:长度为32的ZCZ序列的ZCZ区间长度为5或9或17;或者,长度为128的ZCZ序列的ZCZ区间长度为9或17或33;或者,长度为256的ZCZ序列的ZCZ区间长度为17或33或65。不同的ZCZ区间可以满足不同的测距需求,使得测距更加灵活。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多个ZCZ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8条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5的ZCZ序列;4条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9的ZCZ序列;2条长度为32、ZCZ区间
长度为17的ZCZ序列;16条长度为128、ZCZ区间长度为9的ZCZ序列;8条长度为128、ZCZ区间长度为17的ZCZ序列;4条长度为128、ZCZ区间长度为33的ZCZ序列;16条长度为256、ZCZ区间长度为17的ZCZ序列;8条长度为256、ZCZ区间长度为33的ZCZ序列;4条长度为256、ZCZ区间长度为65的ZCZ序列。针对同一ZCZ区间长度,均有多条ZCZ序列,这样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测距需求,使得测距更加灵活。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5的ZCZ序列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0015]‑1ꢀ‑1ꢀ‑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
1 1 1 1
ꢀ‑1ꢀ‑1ꢀ‑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0016]‑1ꢀ‑1ꢀ‑1ꢀ‑1ꢀ‑1ꢀ‑1ꢀ‑1ꢀ‑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
1;
[0017]1ꢀ‑
1 1
ꢀ‑1ꢀ‑
1 1
ꢀ‑
1 1
ꢀ‑1ꢀ‑1ꢀ‑1ꢀ‑
1 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1 1
ꢀ‑1ꢀ‑1ꢀ‑1ꢀ‑
1 1 1;
[0018]1ꢀ‑
1 1
ꢀ‑
1 1
ꢀ‑
1 1
ꢀ‑1ꢀ‑1ꢀ‑1ꢀ‑1ꢀ‑1ꢀ‑1ꢀ‑1ꢀ‑1ꢀ‑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1;
[0019]1 1
ꢀ‑1ꢀ‑1ꢀ‑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1ꢀ‑1ꢀ‑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
1 1;
[0020]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1ꢀ‑1ꢀ‑1ꢀ‑1ꢀ‑1ꢀ‑1ꢀ‑1ꢀ‑
1 1
ꢀ‑
1 1
ꢀ‑
1 1
ꢀ‑
1 1
ꢀ‑
1;
[0021]‑
1 1 1
ꢀ‑
1 1
ꢀ‑1ꢀ‑
1 1 1 1
ꢀ‑1ꢀ‑1ꢀ‑1ꢀ‑
1 1 1 1
ꢀ‑
1 1
ꢀ‑1ꢀ‑
1 1
ꢀ‑
1 1
ꢀ‑1ꢀ‑1ꢀ‑1ꢀ‑
1 1 1 1 1;
[0022]‑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1 1
ꢀ‑
1 1
ꢀ‑
1 1
ꢀ‑
1 1
ꢀ‑1ꢀ‑1ꢀ‑1ꢀ‑1ꢀ‑1ꢀ‑1ꢀ‑1ꢀ‑1ꢀ‑
1;和/或,
[0023]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9的ZCZ序列包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表5中的至少一个序列;和/或,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17的ZCZ序列包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表6中的至少一个序列;和/或,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第一测距响应信号,所述第一测距响应信号基于第一零相关区ZCZ序列生成,所述第一ZCZ序列属于预配置的多个ZCZ序列中的序列;所述第一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测距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ZCZ序列均为二元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ZCZ序列在ZCZ区间内具有完美的周期自相关性质和完美的周期互相关性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ZCZ序列中:长度为32的ZCZ序列的ZCZ区间长度为5或9或17;或者,长度为128的ZCZ序列的ZCZ区间长度为9或17或33;或者,长度为256的ZCZ序列的ZCZ区间长度为17或33或65。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ZCZ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8条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5的ZCZ序列;4条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9的ZCZ序列;2条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17的ZCZ序列;16条长度为128、ZCZ区间长度为9的ZCZ序列;8条长度为128、ZCZ区间长度为17的ZCZ序列;4条长度为128、ZCZ区间长度为33的ZCZ序列;16条长度为256、ZCZ区间长度为17的ZCZ序列;8条长度为256、ZCZ区间长度为33的ZCZ序列;4条长度为256、ZCZ区间长度为65的ZCZ序列。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长度为32、ZCZ区间长度为5的ZCZ序列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1ꢀ‑1ꢀ‑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
1 1 1 1
ꢀ‑1ꢀ‑1ꢀ‑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1ꢀ‑1ꢀ‑1ꢀ‑1ꢀ‑1ꢀ‑1ꢀ‑1ꢀ‑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
1;1
ꢀ‑
1 1
ꢀ‑1ꢀ‑
1 1
ꢀ‑
1 1
ꢀ‑1ꢀ‑1ꢀ‑1ꢀ‑
1 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1 1
ꢀ‑1ꢀ‑1ꢀ‑1ꢀ‑
1 1 1;1
ꢀ‑
1 1
ꢀ‑
1 1
ꢀ‑
1 1
ꢀ‑1ꢀ‑1ꢀ‑1ꢀ‑1ꢀ‑1ꢀ‑1ꢀ‑1ꢀ‑1ꢀ‑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1;1 1
ꢀ‑1ꢀ‑1ꢀ‑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1ꢀ‑1ꢀ‑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
1 1;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1ꢀ‑1ꢀ‑1ꢀ‑1ꢀ‑1ꢀ‑1ꢀ‑1ꢀ‑
1 1
ꢀ‑
1 1
ꢀ‑
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瑞洋李雪茹王碧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