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64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装置,包括机房、中空塔以及连接中空塔的塔心和机房的通道,机房内安置有基带处理单元BBU。机房开有进气口,中空塔顶端为出气口。该基站装置无需或仅需辅助使用空调降温即可实现基站设备的散热,进而有效节省了基站工作的能耗开销。进而有效节省了基站工作的能耗开销。进而有效节省了基站工作的能耗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发散热的基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蜂窝通信基站通常由天线系统、远端无线电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BBU构成。天线单元设置在高耸的铁塔顶端,使得其收发的无线电波能受到尽量少的阻挡,从而更高效的提供信号覆盖。从4G到5G的发展过程中,远端无线电单元RRU和天线系统逐步合并为一个设备而安置在铁塔上,而基带处理单元仍然安置在机房中,负责处理核心网、用户的信令与数据,实现着移动通信中最复杂的协议、算法。
[0003]基带处理单元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其正常运行,机房内通常需要安装空调进行降温。除了基带处理单元,机房内安置的电设备还包括开关电源、蓄电池组、交流配电箱、环境监控器、空调等。这些电设备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包括空调自身也会因工作而有大量能耗,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站装置,无需或仅需辅助使用空调降温即可实现基站设备的散热,进而有效节省了基站工作的能耗开销。
[0005]具体地,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基站装置,包括机房、中空塔以及连接中空塔的塔心和机房的通道,机房内安置有基带处理单元BBU。机房开有进气口;中空塔顶端为出气口。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中空塔近顶部外壁安装有天线单元。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中空塔外壁上的远端无线电单元RRU,其与BBU和天线单元分别相连。中空塔外壁在RRU安装处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以及能盖住所述RRU上半部的盖板,上述盖板和进气口形成风道使得空气进入所述进气口时会经过该RRU。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在中空塔上,上述RRU安装处上方设置的进气口和与机房通道130的连接口高度不同;在较高的接口处设有斜向上的开放式导向瓣。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房中的远端无线电单元RRU,RU与BBU和天线单元分别相连。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中空塔上半部的外壁覆有深色涂层。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中空塔的内壁横截面近似圆形或多边形。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基站装置包含两个机房时,两个所述通道于中空塔内壁的接口高度不同;在较高的接口处设有斜向上的开放式导向瓣。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中空塔的出气口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其进气口截面积之和。
[0014]根据本技术,通过利用热压的自然通风原理所构建的基站能在基站工作时自动散热,替代目前的散热装置,减少能耗的同时,也有益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益处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为了突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附图并不一定按相同比例绘制。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示意图。
[0019]上述描述实施例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利用相似原理的其他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示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能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也都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
[0021]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实现自发散热,专利技术人利用了热压的自然通风原理来构建基站装置。参见图1,基站装置包括机房110和中空塔120。中空塔为空心结构,顶端为出气口1201。机房110开有进气口1102,机房中安置有基带处理单元1101。机房与中空塔之间连有通道130,使得空气可在塔心和机房110之间流动。
[0022]可以理解的是,机房110中还安置有使得该基站能够运转的其他辅助装置,例如开关电源、电池组、环境控制箱。基带处理单元一般位于机房的机柜中,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拆为中央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两个部分。机房与中空塔均需接地,但并非一定由图1所示,即二者无需处于同一地平面。机房与中空塔之间的距离不做限制,但实际情况受制于二者之间的通道130长度。中空塔塔顶高度明显高于机房的高度。
[0023]当基站开始工作,基带处理单元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热量,机房中的温度高于室外温度,之后机房内空气密度小于室外空气密度,在机房的进气口1102形成室内外的压差。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以及考虑中空塔的高度,在中空塔塔顶的出气口处的室外静压小于塔内静压。若将相互联通的中空塔和机房视为一体,空气将由机房的进气口1102进入而由中空塔塔顶的出气口1201排出,将机房内的热量带走。此即利用热压的自然通风原理,无需消耗机械动力,代替空调的降温而实现节能目的。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房110的进气口1102可以位于机房顶部,或任一侧边,且可有多个进气口,图1仅作为示例。单个或多个位于机房侧壁的进气口能带来更好的换气效果,从而更高效的帮助降温。为避免灰尘进入机房,进气口上可用丝网或纱网等过滤灰尘。进气口1102稍微远离地面能实现防水和防污的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通道130与机房的接口位于机房的上部,而机房的进气口1102远离该接口和/或位于机房110的下部。进气口可设置
在靠近机房内的主要发热设备,如BBU 1101处,使得外部空气经进气口1102通往通道130时将BBU处的热量带离。
[0025]中空塔可由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使得塔身稳固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在中空塔靠近顶部的区域(外壁)安装天线单元140,使中空塔承担铁塔的功能,如图2所示。天线单元140也可能进一步包含远端无线电单元的部分功能,通过馈线与机房110中的基带处理单元1101相连。进一步的,为了尽可能复用现有基站设备,可采用已投入使用的中空式铁塔来实现中空塔,即在现行中空铁塔下半部的侧壁上开孔实现与机房的连接通道130。
[0026]在另一实施例中,同样是为了尽可能复用现有设备,达到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可以采用风力发电设施中的风车,将天线单元140安装在风车叶片安装的背面(未有图示)且近中空结构的风车杆的上半部外壁上。
[0027]远端无线电单元RRU在4G以及后代网络中,多与天线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设计为单独的物理实体。RRU其将基带处理单元通过光纤传来的基带信号,转化为相应工作频段的高频信号,并通过馈线传输给天线系统。在一实施例中,远端无线电单元RRU与BBU同置于机房110的机柜中。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远端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110)、中空塔(120)以及连接所述中空塔的塔心和所述机房的通道(130);所述机房(110)内安置有基带处理单元(1101),所述机房开有进气口(1102);所述中空塔顶端为出气口(12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空塔近顶部外壁安装有天线单元(14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中空塔外壁上的远端无线电单元(150),所述远端无线电单元(150)与所述基带处理单元(1101)和所述天线单元(140)分别相连;所述中空塔外壁在所述远端无线电单元(150)安装处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1202)以及能盖住所述远端无线电单元上半部的盖板(1203),所述盖板和所述进气口形成风道使得空气进入所述进气口时会经过所述远端无线电单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空塔(120)上,所述远端无线电单元(150)安装处上方设置的进气口(1202)和与所述通道(130)的接口高度不同;在较高的所述接口处设有斜向上的开放式导向瓣(15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房中的远端无线电单元,所述远端无线电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平华陆钦钦曹雪柳元元宋益贤杨毅吴斌刘欣鑫杨震申俊亮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