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隔离型混合式单相交直流变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具体涉及一种非隔离型混合式单相交直流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进行直流供电,其中尤其是IT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类场所的照明的广泛应用,需要中小功率电力电子变流器来完成交流到直流的转换。而这些应用领域对于电源的体积、重量和便携性都有着较高的需求(如适配器,电子镇流器等),所以进一步要求电源功率密度提升。同时,为了减少电源变换器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有很多的相关国际标准,如IEC61000
‑3‑
2等,因此,电源不但要满足客户的显性要求(体积,重量,外观等),还得要满足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要求。而对于电源来说,限制其功率密度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是其效率(或者说是损耗),如果电源的整体转换效率较低,则其损耗必然较大(发热量必然较大),电源的体积就难以缩小,否则热量难以散掉;反之,如果效率高,则损耗小(发热量小),所需的散热空间也小。为了达到提升电源的功率密度的目的,大家都在千方百计的提高其效率,如通过优化的核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隔离型混合式单相交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交流源、输入滤波单元、交流整流单元、开关变换单元、输出滤波单元、控制单元,所述输入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输入交流源,输入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交流整流单元的交流输入端,所述交流整流单元的整流输出端连接开关变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开关变换单元输出端连接输出滤波单元,进行直流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隔离型混合式单相交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变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电感L1,所述电感L1包括两个耦合绕组L1
‑
1和L1
‑
2,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交流整流单元的正端,另外一端连接交流整流单元的负端;第一开关管Q1串联放置在整流电源正端回路,其源极连接交流整流单元的正端,其漏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及电感L1的第一绕组L1
‑
1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及电感L1的第一绕组L1
‑
1的同名端,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及交流整流单元的负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端,同时也为开关变换单元的输出正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感L1的第二绕组L1
‑
2的同名端,电感L1的第二绕组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伦全,周涛,谭魏明,时金林,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