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信号传输线、连接器组件和驱动件,信号传输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信号传输线通过连接器组件与驱动件电性连接,驱动件通过连接器组件和信号传输线与显示面板进行信号传输。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设置连接器组件,通过连接器组件将信号传输线与驱动件固定连接,且显示面板与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无需设置电路板组件,即可实现显示面板与驱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而且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和工艺。制作成本和工艺。制作成本和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面板行业的技术也随之不断创新,对应的显示屏组件(Open Cell,OC)的构成也在不断升级简化。
[0003]在现有市场中,常用的显示屏组件主要包括显示面板、信号传输线(Chip On Film,COF)和印刷电路板装配(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其中,信号传输线与印刷电路板装配之间绑定(Bonding)。然而,信号传输线和印刷电路板装配通过绑定工艺会增加制作工艺和成本,而且,信号传输线和印刷电路板装配绑定后易发生COF剥离脱落的风险,导致影响信号传输,进而降低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效果。
[0004]因此,如何减少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和工艺而且不影响显示面板的信号传输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通过设置连接器组件将信号传输线与驱动件固定连接,且显示面板与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显示面板与驱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而且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和工艺。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器组件和驱动件,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信号传输。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元件组和第二电子元件组,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部分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另一部分电子元器件。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补强板,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所述补强板和所述信号传输线均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且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补强板,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补强板填充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信号传输线和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连接器的翻盖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补强板和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信号传输线上,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粘接固定,所述信号传输线和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连接器的翻盖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线及所述补强板的材质为聚乙烯、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上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0013]将信号传输线与连接器组件相固定且电性连接;
[0014]将所述连接器组件与驱动件相固定且电性连接;
[0015]将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件的信号传输。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信号传输线与连接器组件相固定且电性连接,包括:将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补强板一体成型;
[0017]将一体成型的所述补强板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固定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信号传输线与连接器组件相固定且电性连接,包括:将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固定连接;
[0019]将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补强板填充至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之间;
[0020]将所述信号传输线、所述补强板和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器的翻盖固定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信号传输线与连接器组件相固定且电性连接,包括:将双面胶涂覆于所述信号传输线上;
[0022]将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补强板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粘接固定;
[0023]将所述信号传输线和所述补强板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固定连接。
[0024]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和组装方法中,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器组件将信号传输线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显示面板与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
[0025]同时,将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集成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驱动件之间无需设置电路板以布设部分电子元器件,仍然可以实现信号传输及画面显示功能,有效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避免了由于电路板与显示面板通过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成本较高难度较大,且易造成信号传输线剥离进而影响信号传输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装置中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所示的组装方法中步骤S100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6为图5所示组装方法的步骤S111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5所示组装方法的步骤S11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图4所示的组装方法中步骤S100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9为图8所示步骤S100中步骤S121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图4所示的组装方法中步骤S100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7]图11为图10所示组装方法的步骤S131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为图10所示组装方法的步骤S13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100、200
‑
显示装置;10、210
‑
显示面板;20、220
‑
信号传输线;30
‑
电路板;40
‑
连接线;50
‑
机芯板;240
‑
连接器组件;250
‑
驱动件;241
‑
连接器;245
‑
补强板;2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器组件和驱动件,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信号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元件组和第二电子元件组,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部分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另一部分电子元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补强板,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所述补强板和所述信号传输线均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且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补强板,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补强板填充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信号传输线和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连接器的翻盖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补强板和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信号传输线上,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粘接固定,所述信号传输线和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连接器的翻盖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凤瑞,陈政鸿,胡晓刚,郭东胜,郑浩旋,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