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电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包括导向杆,承压杆,液压缸和承压管;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与上盖和下盖固定,导向杆上开有错位孔,错位孔内插有限位销,导向管上侧与限位销接触,内部套装有导向杆;承压杆的一端与上盖和下盖固定,承压杆的下部套装有承压管,承压管的上部为液压缸;承压管上侧与液压缸接触,液压缸安装在承压杆上,其柱塞为中空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选用两套导向杆和承压杆配合,交替承载实现执行机构弹簧的卸力,具有受力均匀、安全系数高的结构特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弹簧预压力的承压通过液压油缸负载,可以实现大量程的快速调整,相比传统丝杆螺母调整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拆卸效率。式可以有效提高拆卸效率。式可以有效提高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核电检修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气动阀是核电领域广泛适用的介质输送控制设备,能够实现回路介质的切断和接通调节功能,是核电安全运行必不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核电厂针对关键的气动阀均会制定开展定期解体检修诊断工作,确保阀门功能正常执行,保障核电机组安全运行。
[0003]气动阀通过压缩空气驱动隔膜产生推力,使推力盘压缩弹簧带动推杆、阀杆和阀芯动作,控制阀座流道的通断。阀门在现场解体检修时需要拆除气室检查隔膜,气室上盖拆除后弹簧因失去预紧力会瞬间弹出,存在人员碰伤的现象。为此传统拆卸方式将气室螺栓替换成长丝杆,适用丝杆螺母受力逐步旋松释放弹簧压力,整个作业过程存在效率底、耗时长、风险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能够完成气动阀隔膜高效安全的更换工作。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包括导向杆,承压杆,液压缸和承压管;
[0006]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与上盖和下盖固定,导向杆上开有错位孔,错位孔内插有限位销,
[0007]导向管上侧与限位销接触,内部套装有导向杆;
[0008]承压杆的一端与上盖和下盖固定,承压杆的下部套装有承压管,承压管的上部为液压缸;
[0009]承压管上侧与液压缸接触,液压缸安装在承压杆上,其柱塞为中空结构。
[0010]所述的导向杆整体采用阶梯轴式结构,匹配其上安装的导向管实现上盖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
[0011]所述的导向杆上加工等间距180
°
错位孔,错位孔内插有限位销。
[0012]所述的导向杆一端设置螺纹,导向杆与上盖边缘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弧形垫板,导向杆依次穿过弧形垫板、上盖边缘以及下盖边缘处的螺栓孔,导向杆与下盖的接触处通过螺母和垫圈进行固定,导向杆整体采用阶梯轴式结构,匹配其上安装的导向管实现上盖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
[0013]所述的导向管的下侧与弧形垫板接触。
[0014]所述的导向管内孔采用阶梯孔结构,导向管上端的孔径大,下端的孔径小,大孔匹配导向杆销孔段,当其沿导向杆轴向移动至最上侧时底部小孔与导向杆阶梯轴处接触止动。
[0015]所述的承压杆与上盖边缘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弧形垫板,承压杆穿过弧形垫板,承
压杆依次穿过弧形垫板、上盖边缘以及下盖边缘处的螺栓孔,承压杆与下盖的接触处通过螺母和垫圈进行固定。
[0016]所述的承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和垫圈固定调整液压缸的位置。
[0017]所述的承压杆采用阶梯轴式设计,匹配其上安装的承压管实现上盖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
[0018]所述的承压杆的下部套装有承压管,承压管的下侧与弧形垫板接触,承压管采用阶梯孔结构,承压管上端的孔径大,下端的孔径小,当承压管沿其轴线方向上移时,承压管下端的小孔与承压杆阶梯接触实现限位止动功能。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分别选用两套导向杆和承压杆配合,交替承载实现执行机构弹簧的卸力,具有受力均匀、安全系数高的结构特性。本技术弹簧预压力的承压通过液压油缸负载,可以实现大量程的快速调整,相比传统丝杆螺母调整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液压系统连接图。
[0023]图中:1螺母,2垫圈,3弧形垫板,4导向管,5限位销,6导向杆,7承压杆,8M16螺母,9M16垫圈,10液压缸,11承压管,12上盖,13下盖,21第一液压缸,22第二液压缸,23三通阀,24节流阀,25手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核电机组停机大修时,阀门解体检修工作属于并行作业,检修作业工期紧张,作业人员加班赶工现象普遍,为了提高检修人员作业效率,提高隔膜更换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和便捷性,本技术是为顺利开展气动阀隔膜的拆卸回装工作,针对气动阀执行机构的结构特点和阀门隔膜结构形式,提供一种适用于气动阀隔膜更换的辅助工具,协助检修人员快速、高效完成隔膜拆卸和回装。
[0026]如图1和2所示,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包括弧形垫板3,导向管4,限位销5,导向杆6,承压杆7,液压缸10,承压管11和螺栓垫圈;其中导向杆6,承压杆7为多个。
[0027]导向杆6是上盖拆装时的导向承载部件,承接液压缸10调整时的弹簧力。导向杆6一端设置螺纹,导向杆6与上盖12边缘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弧形垫板,导向杆6穿过弧形垫板,导向杆6依次穿过弧形垫板、上盖12边缘以及下盖13边缘处的螺栓孔,导向杆6与下盖13的接触处通过螺母和垫圈进行固定。导向杆6整体采用阶梯轴式结构,匹配其上安装的导向管4实现上盖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此外,导向杆6上加工等间距180
°
错位孔,错位孔内插有限位销5,用于安装限位,5实现对弹簧力的承载。
[0028]导向管4是导向杆6配合件,其上侧与限位销5接触,导向管4的下侧与弧形垫板接触,内部套装有导向杆6,导向管4内孔采用阶梯孔结构,导向管4上端的孔径大,下端的孔径小,大孔匹配导向杆6销孔段,当其沿导向杆6轴向移动至最上侧时底部小孔与导向杆阶梯
轴处接触止动。
[0029]承压杆7是上盖12拆装时的承载部件,承接液压缸调整时的弹簧力。承压杆7两端设置螺纹,承压杆7的一端与上盖12边缘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弧形垫板3,承压杆7穿过弧形垫板3,承压杆7依次穿过弧形垫板3、上盖12边缘以及下盖13边缘处的螺栓孔,承压杆7与下盖13的接触处通过螺母1和垫圈2进行固定。承压杆7的下部套装有承压管11,承压管11的上部为液压缸10,承压杆7的另一端通过M16螺母8和M16垫圈9固定调整液压缸10的位置。承压杆7采用阶梯轴式设计,匹配其上安装的承压管11实现上盖12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
[0030]承压管11是承压杆7的配合件,其上侧与液压缸10接触,承压管11的下侧与弧形垫板3接触,内部安装承压杆7,承压管11采用阶梯孔结构,承压管11上端的孔径大,下端的孔径小,当承压管沿其轴线方向上移时,承压管11下端的小孔与承压杆阶梯接触实现限位止动功能。
[0031]液压缸10安装在承压杆7上,其柱塞为中空结构,确保承压杆7可以穿入。液压缸需配合手动泵实用,采用一拖二的连接方式同时驱动,确保拆装时上盖受力均匀。
[0032]其中的执行机构弹簧压紧采用手动泵一拖二控制空心液压缸,保证受力均匀。装置具备结构简单可靠,轻便实用的特性。
[0033]气动阀隔膜安装在执行机构上下膜盖中间,隔膜中部开孔安装推杆,推杆上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杆,承压杆,液压缸和承压管;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与上盖和下盖固定,导向杆上开有错位孔,错位孔内插有限位销,导向管上侧与限位销接触,内部套装有导向杆;承压杆的一端与上盖和下盖固定,承压杆的下部套装有承压管,承压管的上部为液压缸;承压管上侧与液压缸接触,液压缸安装在承压杆上,其柱塞为中空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整体采用阶梯轴式结构,匹配其上安装的导向管实现上盖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上加工等间距180
°
错位孔,错位孔内插有限位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一端设置螺纹,导向杆与上盖边缘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弧形垫板,导向杆依次穿过弧形垫板、上盖边缘以及下盖边缘处的螺栓孔,导向杆与下盖的接触处通过螺母和垫圈进行固定,导向杆整体采用阶梯轴式结构,匹配其上安装的导向管实现上盖拆卸时极限位置限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阀隔膜拆装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新,舒芝锋,沈勇波,黄萍,李宏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