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专利技术要求如下优先权:编号为63/253,572,申请日为2021年10月8日,名称为“UPLINK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MIMO”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编号为17/944,278,申请日为2022年9月14日的美国专利申请,上述美国专利申请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0003]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形成分布式(distributed)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
Input and Multiple
‑
Output,MIMO)发送器/接收器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4]本节的陈述仅提供有关于本专利技术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5]可广泛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电信服务,例如电话、视频、数据、信息收发以及广播。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多址(multiple
‑
access)技术,多址技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系统、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设备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包括:确定基站配置为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并在参考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在N
t1
个天线处发送第一射频信号,N
t1
是正整数;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在N
t2
个天线处发送第二射频信号,N
t2
是正整数,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和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承载在所述用户设备生成并且要在所述基站处接收的L层数据,L是正整数并且大于N
t1
和N
t2
的每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
t1
个天线和所述N
t2
个天线共享至少一个相同的天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时频资源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的一个,或者既不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也不是所述第二时频资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彼此不重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在频域中彼此不重叠,但在时域中彼此重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在两个不重叠频带中、在两个不重叠分量载波中、在两个不重叠带宽部分中或者分量载波中不重叠的两组资源块中。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层数据的至少一层由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射频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射频信号承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层数据的L1层由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而不由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承载,所述L层数据的L2层由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而不由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承载,其中,L1为正整数且等于或小于N
t1
,L2是正整数且等于或小于N
t2
。9.一种无线设备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在M
r
个天线处接收第一射频信号,M
r
是正整数;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二时频资源上的第二射频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在M
t
个天线处发送所述第二射频信号。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M
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隆盛,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