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佩戴部、固定部和绕管部,所述佩戴部的头带下侧固定连接有耳带,所述耳带右两组,分组耳带右两个,所述耳带分布在所述头带一侧两边,所述耳带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有副带,所述副带和所述头带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头带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头带上,所述第一连接座在远离所述头带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设有能让患者佩戴的头带,和可调节孔洞大小的固定部,帮助稳定固定引流管,还设有可以开合的绕管部,防止拉扯引流管导致引流管脱落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神经外科引流管固定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生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通常会给患者头部安置有引流管,帮助引流积血积液,降低颅内压,减轻水肿等症状,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意识;目前的引流管没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因病人躁动或护理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引流管折弯堵塞或者滑脱造成引流不畅,影响患者正常的引流工作,这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医疗成本。
[0003]综上所述,目前神经外科手术后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术后在患者头部安置的引流管没有固定装置,引流管的杂乱放置会使医护人员的后期护理工作增加,以及增加引流管滑脱堵塞等引流不畅的问题,影响正常稳定的引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设有能让患者佩戴的头带,和可调节孔洞大小的固定部,还设有可以开合的绕管部。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佩戴部、固定部和绕管部,所述佩戴部的头带下侧固定连接有耳带,所述耳带右两组,分组耳带右两个,所述耳带分布在所述头带一侧两边,所述耳带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有副带,所述副带和所述头带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头带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头带上,所述第一连接座在远离所述头带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靠近所述头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架,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开有与所述第一T型架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T型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凹槽内,所述固定框中间开有孔洞,所述孔洞外边缘都有倒圆角处理,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头带一侧设有矩形导柱,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头带一侧开有与所述矩形导柱配合的通孔,所述矩形导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通孔内,所述矩形导柱在所述固定框孔洞内连接有C型架,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头带一侧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固定框一侧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中间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在所述端板远离所述连接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在所述端板靠近所述连接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螺杆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矩形导柱一侧设有螺纹,所述端板中间开有通孔,所述端板通孔与所述旋钮和所述挡板之间的所述螺杆配合,所述矩形导致中间开有螺纹孔,所述矩形导柱的螺纹孔与所述螺杆配合,所述头带上的所述固定部旁还设有绕管部,所述绕绳部的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头带上,所述第二连接座在远离所述头带一侧滑动连接有绕管框,所述绕管框靠近所述头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T型架,所述第二连接座内开有与所述第二T型架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T型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座
的凹槽内,所述绕管框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绕管转盖,所述绕管转盖与所述绕管框内侧构成一个圆形通孔,所述绕管转盖与所述绕管框构成的圆形通孔边缘有倒圆角处理,所述绕管转盖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绕管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有与所述卡柱配合的的卡孔,所述绕管框卡孔内设有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卡柱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头带上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绕管部为一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绕管部之间距离小于5cm,所述头带上设有若干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绕管部。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设有能让患者佩戴的头带,和可调节孔洞大小的固定部,帮助稳定固定引流管,还设有可以开合的绕管部,防止拉扯引流管导致引流管脱落的情况。
[0010]本技术的头带和副带能带在患者头上,固定框内有可移动的 C型架,能将固定框孔洞内的引流管固定,防止引流管杂乱放置引起引流不稳定和后期护理工作量增加的问题,在固定框旁有绕管框和绕管转盖,医护人员将引流管通过绕管框和绕管转盖环绕一圈,在不小心意外拉扯引流管时,有一定的缓冲,避免拉扯导致引流管出现脱离的等引流不畅的问题。
[001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医用神经外科引流管固定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佩戴部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部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部的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绕管部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绕管部的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
头带,101
‑
副带,1011
‑
耳带,2
‑
固定框,200
‑
孔洞,201
‑
第一 T型架,2011
‑
第一连接座,202
‑
连接柱,2021
‑
端板,203
‑
C型架,2031
‑ꢀ
矩形导柱,204
‑
螺杆,2041
‑
挡板,21
‑
旋钮,3
‑
绕管框,301
‑
第二T 型架,3011
‑
第二连接座,302
‑
转轴,303
‑
绕管转盖,3031
‑
凸点,31
‑ꢀ
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
6所示
[0024]本技术所述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佩戴部、固定部和绕管部,所述佩戴部的头带(1)下侧固定连接有耳带 (1011),所述耳带(1011)右两组,分组耳带(1011)右两个,所述耳带(1011)分布在所述头带(1)一侧两边,所述耳带(1011) 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有副带(101),所述副带(101)和所述头带(1)都具有一定弹性,使患者舒适稳定的佩戴,所述头带(1) 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神经外科引流管固定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部、固定部和绕管部,所述佩戴部的头带下侧固定连接有耳带,所述耳带右两组,分组耳带右两个,所述耳带分布在所述头带一侧两边,所述耳带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有副带,所述副带和所述头带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头带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头带上,所述第一连接座在远离所述头带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靠近所述头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架,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开有与所述第一T型架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T型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凹槽内,所述固定框中间开有孔洞,所述孔洞外边缘都有倒圆角处理,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头带一侧设有矩形导柱,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头带一侧开有与所述矩形导柱配合的通孔,所述矩形导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通孔内,所述矩形导柱在所述固定框孔洞内连接有C型架,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头带一侧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固定框一侧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中间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在所述端板远离所述连接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在所述端板靠近所述连接柱一侧固定连接有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社敏,阮娟娟,杨云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