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土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土流失量监测有测钎法、径流小区法、侵蚀沟法等,布置繁琐,需要测量人员定期到达现场采集数据,进行监测,人工测量、记录存在较大的误差,且测量人员在进入监测区域时会对监测现场的走动踩踏会造成人为的破坏,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003]常规的测钎法测钎本身也对降雨、径流、风蚀产生影响,现有的改进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常规测钎改为借助支架垂直向下的自动化测距设备测量侵蚀深度,但依旧没有避免对环境的干扰。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通过自动化测距的手段,达到远距离无干扰测量侵蚀深度,计算水土流失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会对环境造成干扰,影响监测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通过自动化测距的手段,达到远距离无干扰测量侵蚀深度,计算水土流失量。
[0005]本专利技术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具有安装面;模块支架(3),所述模块支架(3)的一端设置在安装面上,所述模块支架(3)上至少安装有两个测距传感器(31),所述测距传感器(31)垂直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3)上,所述模块支架(3)和水平面呈倾斜设置,使得模块支架(3)的正投影落在测距传感器(31)射线与测量面(100)的交点以外;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支撑架的底部插入土坑,调节支撑架的水平度,安装模块支架(3),使得模块支架(3)的正投影落在测距传感器(31)射线与测量面(100)的交点以外;S2、选用两个测距传感器(31),两个测距传感器(31)垂直设置在模块支架(3)上,两个测距传感器(31)之间的距离为d,模块支架(3)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一号测距传感器(311)的初次测量数据为L
10
,后续测量数据为L
11
,L
12
……
,二号测距传感器(312)的初次测量数据为L
20
,后续测量数据为L
21
,L
22
……
,测距传感器(31)射线与测量面(100)夹角为,测量面(100)坡度γ,T时刻测量面(100
’
)的侵蚀深度,n取1或2,以及T时刻平均腐蚀深度:;;由于∠1=α,∠2=∠1,∠3=∠2,所以∠3=α,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公式,;T时刻,单位投影面积平均侵蚀深度为:。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非接触无干扰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2
’
、选用九个测距传感器(31),九个测距传感器(31)以3
×
3阵列排布,垂直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3)上,测距传感器(31)之间的距离为d,模块支架(3)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一号测距传感器(311)的初次测量数据为L
10
,后续测量数据为L
11
,L
12
……
,二号测距传感器(312)的初次测量数据为L
20
,后续测量数据为L
21
,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宫晓敬,董政,王路艳,杨刚,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