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92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横移平板,其滑动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上,位于所述横移平板的下方通过调节机构设置有底座,位于所述底座内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分布有和路面表面贴合的赶平机构以及整平辊,通过所述赶平机构实现对路面的初次赶平以及二次赶平,且通过所述整平辊实现对路面的最后整平,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缩动作下,会带动刮板在底座的两侧内壁之间水平的往复运动,从而会持续的对凹凸不平的砂浆路面进行初次赶平,被赶平出多余的砂浆会随着本装置的移动而逐渐堆积于刮板的两侧,方便后续第二赶平组件的二次赶平。组件的二次赶平。组件的二次赶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面多指建筑物内部和周围地表的铺筑层,也指楼层表面的铺筑层,地面按施工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整体浇注地面、板块地面、卷材地面。例如在进行浇筑地面施工时,通常将混凝土倒灌在地面上,此时就需要一个赶平的施工步骤,将混凝土的表面赶平。
[0003]公开号:CN11343130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建用的地面赶平装置,包括固定基座、赶平机构、间距调节机构和行走机构;赶平机构,设置于固定基座靠近地面的一侧,包括赶平框架,赶平框架靠近地面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赶平组件,赶平框架与固定基座之间设有可以调节间隔的浮动组件,并且浮动组件与赶平框架之间转动连接;行走机构,设置于赶平机构的两侧,用于驱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间距调节机构,设置于赶平机构和行走机构之间,用于调节赶平机构和行走机构之间的间距。上述专利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节赶平机构和行走机构之间的间距,使得上述装置可以收缩成较小的体积进入到室内进行施工处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横移平板(2),其滑动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1)上;其中,位于所述横移平板(2)的下方通过调节机构(3)设置有底座(4),所述调节机构(3)用以调节所述底座(4)在所述横移平板(2)下方的高度以及角度位置;并且,位于所述底座(4)内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分布有和路面表面贴合的赶平机构(5)以及整平辊(6),通过所述赶平机构(5)实现对路面的初次赶平以及二次赶平,且通过所述整平辊(6)实现对路面的三次整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呈倒U型,且所述赶平机构(5)包括:第一赶平组件(51),其用以实现对路面的初次赶平;其中,所述第一赶平组件(51)包括:沿所述底座(4)两侧内壁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分布的两个支撑滑轨(511),两个所述支撑滑轨(51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12),刮板(513)固接于两个所述滑块(512)之间,且所述刮板(513)的底端和路面表面相贴合;所述底座(4)的一侧外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514),其输出端延伸至靠近所述整平辊(6)一侧的所述支撑滑轨(511)内,并和所述滑块(512)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刮板(513)在所述底座(4)的两侧内壁之间水平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地面赶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平机构(5)还包括有:第二赶平组件(52),其用以实现对经所述第一赶平组件(51)赶平后的路面进行二次赶平;其中,所述第二赶平组件(52)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14)输出端相连接的所述滑块(512)靠近所述整平辊(6)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延伸出所述支撑滑轨(511)的齿条(521),且所述底座(4)的内顶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522),其外壁上固接有和所述齿条(521)啮合的第一齿轮(523);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522)和所述整平辊(6)之间的所述底座(4)的内顶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524),其底端固定安装有赶平叶片(525);且,所述第一转动轴(522)和所述第二转动轴(524)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带轮(526)、第二带轮(527),且所述第一带轮(526)和所述第二带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鹏孙红旭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义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