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包括:第一壳体内放置有第一墨囊组件;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一端,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墨囊组件;第三壳体,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第三壳体内设置有钢笔书写组件;毛笔头,可拆卸连接在第三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钢笔和毛笔分别为单一产品,在携带和使用上存在不便的问题;使用钢笔书写时,当第一墨囊组件的墨水使用完后,还可以用第二墨囊组件替换第一墨囊组件,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书写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学汉语用汉字,弘扬汉语言文化。作为国粹之一的书法无是疑弘扬汉语言文化的不二之选。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全世界文明大接轨和文化大众化的新时代,硬笔字的便捷和通俗性,更容易使人接受,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国迅速普及到数亿人使用钢笔写字,尤其是在当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下硬笔书法成为了主流。硬笔,属于外来文化,在我国流行时间不足百年。虽说是我国文化与世界文明连接的产物,但在毛笔书法面前,她可以说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硬笔书法是踩在毛笔书法的肩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旦脱离了毛笔书法之根,就如同西方的水笔写字母文字,没有书法可言。
[0003]然而,相对于钢笔,毛笔存在着诸多不便,比如毛笔在书写时需要砚台和墨共同配合,使用时需要研墨,步骤较为繁琐,且钢笔和毛笔分别为单一产品,在携带和使用上存在不便之处。因此,提出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将主流的钢笔和传统的毛笔融合在一起。融合吸收毛笔和钢笔的优势,让汉字能够更好的融入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既能够体验到硬笔的便捷又能让传统的毛笔书法文化重新我们焕发往日的光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包括:
[0007]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放置有第一墨囊组件;
[0008]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墨囊组件;
[0009]第三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有钢笔书写组件;
[0010]毛笔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墨囊组件包括:
[0012]第一墨囊壳,所述第一墨囊壳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0013]第一连接嘴,位于所述第一墨囊壳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墨囊壳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嘴的内侧壁上固接有第一胶圈;
[0014]第一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墨囊壳内,所述第一活塞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嘴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一顶头,所述第一活塞背对所述第一顶头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出所述第一墨囊壳,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墨囊壳螺纹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墨囊组件包括;
[0016]第二墨囊,所述第二墨囊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墨囊的一端同轴固接
且连通有第二连接嘴。
[0017]优选的,所述钢笔书写组件包括:
[0018]连接筒,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同轴固接且连通有第三连接嘴,所述第三连接嘴与所述第一连接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嘴相适配;
[0019]笔舌,位于所述连接筒内,所述笔舌的外侧壁上周向固接有若干鳍片,若干鳍片沿所述笔舌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鳍片的外缘与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壁摩擦接触;
[0020]顶针,固接在所述笔舌的一端,所述顶针远离所述笔舌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三连接嘴内;
[0021]钢笔头,设置在所述笔舌远离所述顶针的一端,所述钢笔头的一端插入所述笔舌与所述连接筒之间。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螺纹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嘴的外缘处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三连接嘴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位于所述第三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侧与所述毛笔头的内腔螺纹连接。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的内侧壁上周向等间隔固接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上周向固接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外缘处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抵接。
[0026]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7]本技术中,将毛笔与钢笔结合,使毛笔与钢笔一体化,从而解决了钢笔和毛笔分别为单一产品,在携带和使用上存在不便的问题;同时,使用钢笔书写时,当第一墨囊组件的墨水使用完后,还可以用第二墨囊组件替换第一墨囊组件,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5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6为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7为本技术中笔舌的主视图;
[0036]图8为本技术中笔舌的左视图;
[0037]其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毛笔头;5、第一墨囊壳;6、第一连接嘴;7、第一胶圈;8、第一活塞;9、第一顶头;10、第一螺杆;11、第三连接嘴;12、第一连接环;13、第二连接嘴;18、笔舌;19、顶针;20、鳍片;21、连接筒;22、钢笔头;23、第二连接环;24、第二墨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0]参照图1
‑
8,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包括:
[0041]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内放置有第一墨囊组件;
[0042]第二壳体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1的一端,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第二墨囊组件;
[0043]第三壳体3,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第三壳体3内设置有钢笔书写组件;
[0044]毛笔头4,可拆卸连接在第三壳体3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端。
[0045]本技术中,将毛笔与钢笔结合,使毛笔与钢笔一体化,从而解决了钢笔和毛笔分别为单一产品,在携带和使用上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内放置有第一墨囊组件;第二壳体(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第二墨囊组件;第三壳体(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所述第三壳体(3)内设置有钢笔书写组件;毛笔头(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3)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墨囊组件包括:第一墨囊壳(5),所述第一墨囊壳(5)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第一连接嘴(6),位于所述第一墨囊壳(5)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墨囊壳(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嘴(6)的内侧壁上固接有第一胶圈(7);第一活塞(8),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墨囊壳(5)内,所述第一活塞(8)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嘴(6)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一顶头(9),所述第一活塞(8)背对所述第一顶头(9)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一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10)穿出所述第一墨囊壳(5),所述第一螺杆(10)与所述第一墨囊壳(5)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墨囊组件包括;第二墨囊(24),所述第二墨囊(24)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内,所述第二墨囊(24)的一端同轴固接且连通有第二连接嘴(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钢笔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笔书写组件包括:连接筒(21),位于所述第三壳体(3)内,所述连接筒(21)的一端同轴固接且连通有第三连接嘴(11),所述第三连接嘴(11)与所述第一连接嘴(6)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嘴(13)相适配;笔舌(18),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路,苏钰棋,王朝晖,苏有邦,周剑云,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