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73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该电抗器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容置电抗器的电抗器罩和L形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用于连接采暖热泵的底盘的第二支撑板;电抗器罩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外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连接板;电抗器罩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和线缆过孔,电抗器罩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部,其电抗器放置在电抗器罩内,可以避免采暖热泵内的水汽对电抗器的防水性产生影响;而且,电抗器罩通过支撑架连接在底盘上,可以避免电抗器掉落,提高了电抗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开口即可将电抗器放置到所述电抗器罩的内部,较为方便。较为方便。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0001]本技术涉及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
,特别是涉及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技术介绍

[0002]电抗器是采暖热泵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可以将采暖热泵的电路系统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以得到更为稳定的电路系统,进而使得采暖热泵可以在更为稳定的电路系统中工作。
[0003]对于大部分的采暖热泵而言,电抗器往往直接悬挂连接在采暖热泵内部的中空隔板上,其不仅会对采暖热泵内部的空间造成阻碍,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而且,电抗器的重量较大,当采暖热泵工作一定时间后,电抗器极易从中空隔板上掉落下来,影响电抗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的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其将电抗器安装到采暖热泵的底盘上,提高了电抗器安装后的稳定性。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0006]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电抗器的电抗器罩和L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用于连接采暖热泵的底盘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电抗器罩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电抗器罩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和线缆过孔,所述电抗器罩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右侧面的第一百叶窗,所述第一百叶窗突出于所述右侧面、且具有一竖直向下的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底面的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二百叶窗突出于所述底面、且具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口的朝向与所述开口的朝向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右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百叶窗包括与所述右侧面相平行的第一散热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呈弧形结构;所述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百叶窗包括与所述底面相平行的第二散热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第三连接板,且所述第三连接板呈弧形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面积;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面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线缆过孔上设置有防水胶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抗器罩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一防水海绵。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防水海绵。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端的第一挡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电抗器罩的后侧面抵接,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电抗器罩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抵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左右两侧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底盘,所述第四连接板呈L形结构。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采暖热泵,包括本技术所述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公开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电抗器放置在所述电抗器罩内,可以避免采暖热泵内的水汽对所述电抗器的防水性产生影响;而且,所述电抗器罩通过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底盘上,可以避免所述电抗器掉落,提高了所述电抗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所述电抗器罩的前端设置有一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将所述电抗器放置到所述电抗器罩的内部,方便了所述电抗器的安装,且所述开口的外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可以将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起来,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实现了对所述开口的封闭,避免所述采暖热泵内部的水汽沿着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电抗器罩的内部而影响所述电抗器的防水性。
[0018]2、本技术公开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电抗器罩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其电抗器罩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部,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可以对所述电抗器进行散热,以避免所述电抗器过热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0019]3、本技术公开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线缆过孔上设置有密封胶圈,可以避免位于所述电抗器罩外侧的水汽沿着所述线缆过孔的边缘与线缆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电抗器罩内而对所述电抗器的防水性产生影响。
[0020]4、本技术公开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第一百叶窗的第一散热口竖直向下设置,可以避免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的水汽沿着其边缘掉落至所述电抗器罩内,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电抗器的防水性;而且,由于所述第二百叶窗突出于所述底面,当所述电抗器罩安装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时,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将存在一间隙,此时位于所述采暖热泵内部的气流将可以通过穿过该间隙,其提高了所述底面与所述采暖热泵内部气流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所述第二百叶窗的散热效果。另外,由于所述第二百叶窗的第二散热口的朝向与所述开口的朝向相同,其可以确保穿过该间隙的气流只能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流动,以避免气流中的水汽通过第二散热孔进入所述电抗器罩内。
[0021]5、本技术公开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通过第一挡板可以避免所述电抗器罩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端滑落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可以避免所述电抗器罩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滑落所述第二支撑板,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挡板和两个所述第二挡板提高了所述电抗器罩安装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时的稳定性。
[002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抗器、连接件与采暖热泵的底盘的装配图;
[0024]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5]图3为电抗器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采暖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各附图的附图标记为:
[0029]1、底盘;2、电抗器罩;21、第一连接板;22、线缆过孔;23、第一防水海绵;3、支撑架;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第二防水海绵;36、第四连接板;4、第一百叶窗;41、第一散热口;42、第一散热板;43、第二连接板;5、第二百叶窗;51、第二散热口;52、第二散热板;53、第三连接板;6、中隔板;7、风机;8、压缩机;9、翅片换热器;10、板式换热器;11、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电抗器的电抗器罩和L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用于连接所述采暖热泵的底盘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电抗器罩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电抗器罩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和线缆过孔,所述电抗器罩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右侧面的第一百叶窗,所述第一百叶窗突出于所述右侧面、且具有一竖直向下的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底面的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二百叶窗突出于所述底面、且具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口的朝向与所述开口的朝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热泵的电抗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百叶窗包括与所述右侧面相平行的第一散热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呈弧形结构;所述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百叶窗包括与所述底面相平行的第二散热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第三连接板,且所述第三连接板呈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莱茵蔡远登雷朋飞宗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