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散热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的发电装置,其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2W/cm2甚至更高,在发电的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按照效率为45%计算,需要散热量达到1.56W/cm2。
[0003]目前常用散热的办法是采用风冷和冷却液液冷,缺点是当燃料电池的功率很大时,燃料电池电堆内部的温度场均匀性较差,且需要的风量或冷却液流量都很大。当温度场不均匀时,电堆各单片电池的性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可能会出现局部温度过低、过高的现象,温度过低时存在水淹的风险,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燃料电池损坏。
[0004]目前燃料电池电堆的高度一般都不超过一米,若需要提高功率需要多个电堆,这导致电堆的控制变的复杂。所以,若燃料电池的热量可以高效的散发,对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提高单堆的输出功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场不均匀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含通过热管(1)与燃料电池(2)连接的板式换热器(3),燃料电池(2)与板式换热器(3)中间设置有绝热隔板(4);板式换热器(3)出水口依次通过水泵(5)、节温器(6)分别与余热回收换热器(7)和散热器(8)连接;余热回收换热器(7)与散热器(8)的出水口通过过滤器(9)连接板式换热器(3)入水口;余热回收换热器(7)与散热器(8)的出水口还连接有水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设为蒸发段(1.1)与冷凝段(1.2),蒸发段(1.1)设于燃料电池(2)的冷却流道上,冷凝段(1.2)设于板式换热器(3)的热流道上;冷却流道与热管的缝隙处、热流道与热管的缝隙处分别充填导热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平,徐旭东,郭丽,张帅,白昊,叶泽甫,马跃,朱竹军,袁志国,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