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951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包括供水沟渠,所述供水沟渠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密闭的储水池,所述供水沟渠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数个漏水孔,漏水孔上安装有进水头,且底端与储水池的上部连通,所述储水池一侧下部和中部分别连接有深层补水管和中层渗灌管,储水池的顶部连接有表层喷灌管;所述深层补水管和中层渗灌管上分别安装有渗滴管,所述表层喷灌管的一端位于储水池底部并连接有水泵,另一端伸出地面置于灌溉区地面上,所述表层喷灌管上设有数个喷灌头,所述表层喷灌管位于地面上并靠近供水沟渠的部分上还连接有与供水沟渠连通的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利用现有灌溉沟渠进行改造,节约施工成本,同时在改造后具有良好的灌溉节水功能。溉节水功能。溉节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变化大,灌溉用水大多采用地面沟渠供水进行灌溉,这是最常见的灌溉方法,这种灌溉方法成本较低,但是灌溉用水的蒸发量较大,同时在丰水期、雨水时节,多余的水会直接流走,在枯水期则需要人工引水补水,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它可在现有的沟渠灌溉系统上进行改造,且能实现良好的灌溉节水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包括供水沟渠,所述供水沟渠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密闭的储水池,数个储水池均位于地面下,所述供水沟渠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数个漏水孔,漏水孔上安装有进水头,所述漏水孔底端通过管道与储水池的上部连通,所述储水池远离供水沟渠的一侧下部和中部分别连接有深层补水管和中层渗灌管,储水池的顶部连接有表层喷灌管;
[0005]所述深层补水管和中层渗灌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安装有渗滴管,深层补水管和中层渗灌管的一端位于储水池中并安装有电磁阀门;
[0006]所述表层喷灌管的一端位于储水池底部并连接有水泵,另一端伸出地面置于灌溉区地面上,所述表层喷灌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喷灌头,所述表层喷灌管位于地面上并靠近供水沟渠的部分上还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供水沟渠连通,且在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
[0007]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池的宽度与待灌溉农田的宽度相匹配,储水池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安装有数根深层补水管,每根深层补水管与田垄一一对应,储水池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安装有数根中层渗灌管,每根中层渗灌管位于两个田垄之间的下方。
[0008]作为优选,所述渗滴管呈L型,安装在深层补水管上的渗滴管的渗滴口竖直向下,安装在中层渗灌管上的渗滴管的渗滴口竖直向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渗滴管的入水孔孔径控制在2

3mm,所述渗滴管的渗滴口外包覆有纱布。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头包括连接管和管头,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漏水孔密封连接,顶端与管头插接密封,所述管头顶面开有与连接管连通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呈漏斗状,进水孔的底端孔径为3

5mm。
[0011]作为优选,所述管头的底面距供水沟渠内表面的距离为50

80mm,所述管头表面进水孔顶面覆有透水膜。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设置有储水池和漏水孔,在灌溉闲时,可收集灌溉沟渠中的流水,以便于在灌溉时使用,实现节水的目的;
[0014](2)设置进水管与表面喷灌管连接,可在灌溉沟渠中水流较大时,直接利用灌溉沟渠中的流水进行喷灌;表面喷灌管伸入储水池中并连接水泵,可在灌溉沟渠中水流较小时,利用水泵抽取储水池中的水进行喷灌;
[0015](3)设置深层补水管,可对农作物根系下层的土壤进行补水,保证土壤的湿度;
[0016](4)设置中层渗灌管,可对农作物进行渗灌;
[0017](5)中层渗灌管上的渗滴管的渗滴口竖直向上,能保证渗灌从根系上部的土壤开始向下渗透,保证了渗灌的效果;
[0018](6)管头距供水沟渠内表面5

8mm,能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后沉积的泥土对管头进水孔的堵塞;
[0019](7)可对现有灌溉沟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灌溉节水的目的。
[0020]本专利技术可利用现有灌溉沟渠进行改造,节约施工成本,同时在改造后具有良好的灌溉节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水池、深层补水管、中层渗灌管和表层喷灌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供水沟渠;2、储水池;3、漏水孔;4、进水头;5、深层补水管;6、中层渗灌管;7、表层喷灌管;8、渗滴管;9、电磁阀门;10、水泵;11、喷灌头;12、进水管;13、进水阀门;401、连接管;402、管头;403、进水孔;404、透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灌溉用节水系统,包括供水沟渠1,供水沟渠1的两侧为灌溉农田,沿供水沟渠1的水流方向,在供水沟渠1两侧的农田内对应建造密闭的储水池2,储水池2靠近供水沟渠1建造且位于地下,建造的储水池2宽度与其对应农田的宽度相对应,若农田较宽,也可设置多个首尾靠接的储水池2;每个储水池2靠近供水沟渠1的一侧上部均匀安装有管道接头,供水沟渠1底部与管道接头对应的位置开有漏水孔3,漏水孔3的底端通过管道与管道接头连接,即通过管道将供水沟渠1与储水池2连通,漏水孔3顶部密封连接有进水头4,即漏水孔3顶部与进水头4的连接管401底端进行密封连接,连接管401的顶端安装有管头402,管头402内中心开有呈漏斗状的进水孔403,进水孔403的顶面与管头402表面平齐,在管头402与连接管401连接固定后,管头402的底面与供水沟渠1的底部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

80mm,即管头402高于供水沟渠150

80mm,在供水沟渠1中水流量小时,流水恰能淹没管头402表面,即流水可从进水孔403处进水,同时由于进水孔403采用漏斗状,即顶部大开口便于引入流水,底部小开口能控制流水的进量,从而使得管头402的流水进水不会影响供水沟渠1中的水流,保证了供水沟渠1中上游和下游的水流基本一致,从而使得供水沟渠1上游和下游的储水池2均能在灌溉闲时从而供水沟渠1中引水储水,避免
了灌溉沟渠闲时流水的浪费;同时在管头402的进水孔403表面覆有透水膜404,从而避免了杂质堵塞进水孔403;
[0027]所述储水池2远离供水沟渠1的一侧中部沿储水池2的宽度方向连接有数个均匀分布的中层渗灌管6,每根中层渗灌管6位于相邻田垄之间的下方,其位置与农作物的根系位置匹配,所述中层渗灌管6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数个渗滴管8,数个渗滴管8间隔均匀的交错分布在中层渗灌管6的两侧,所述渗滴管8呈L型,渗滴管8的入水孔的一端水平设置且与中层渗灌管6垂直,渗滴管8的渗滴口的一端竖直设置,渗滴口朝向上方,且渗滴管8的入水孔孔径控制在2

3mm,其能有限控制渗滴管8的进水量,从而保证整根中层渗灌管6对每根渗滴管8的供水量,渗滴口朝向上方,可使水从根系上部位置渗出,随着不断的渗灌,水在土壤向下浸透,保证整根根系上部和下部的湿度;
[0028]所述储水池2远离供水沟渠1的一侧底部沿储水池2宽度方向连接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深层补水管5,每根深层补水管5与一垄田垄对应,其位于田垄的正下方,即种植农作物的正下方,所述深层补水管5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数个渗滴管8,数个渗滴管8间隔均匀的交错分布在深层补水管5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包括供水沟渠(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沟渠(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密闭的储水池(2),数个储水池(2)均位于地面下,所述供水沟渠(1)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数个漏水孔(3),漏水孔(3)上安装有进水头(4),所述漏水孔(3)底端通过管道与储水池(2)的上部连通,所述储水池(2)远离供水沟渠(1)的一侧下部和中部分别连接有深层补水管(5)和中层渗灌管(6),储水池(2)的顶部连接有表层喷灌管(7);所述深层补水管(5)和中层渗灌管(6)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安装有渗滴管(8),深层补水管(5)和中层渗灌管(6)的一端位于储水池(2)中并安装有电磁阀门(9);所述表层喷灌管(7)的一端位于储水池(2)底部并连接有水泵(10),另一端伸出地面置于灌溉区地面上,所述表层喷灌管(7)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喷灌头(11),所述表层喷灌管(7)位于地面上并靠近供水沟渠(1)的部分上还连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与供水沟渠(1)连通,且在进水管(12)上安装有进水阀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用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2)的宽度与待灌溉农田的宽度相匹配,储水池(2)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安装有数根深层补水管(5),每根深层补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鹏夏辉刘虎卢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