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切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预处理,特别是纤维表面亲水性改性方法,经过改性处理的纤维材料可用于超高延性混凝土,属于工程用纤维制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延性混凝土是利用高延性纤维材料和混凝土在微观构建形成高延性结构体,以水泥、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具有高延性、高耐损伤能力、高抗拉强度、良好的裂缝自抑制能力,也被称“可弯曲的混凝土”。将高延性混凝土应用于各种特殊环境下的建筑,可以有效改善砌体房屋的整体性,对于增强提高建筑物砌体结构的承载力、延性和抗裂性能具有显著意义。
[0003]用纤维制作的超高延性混凝土,是通过往新拌的混凝土中掺入抗拉能力极强的纤维,使混凝土具备较强的抗拉能力和弯曲能力,具备极强的延性。现有技术中主要添加聚丙烯粗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微细纤维等。其中,又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超高延性混凝土常用的纤维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抗拉强度可达3000Mpa,较少的用量即可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抗拉性大幅度提升。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切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聚环氧乙烷
‑
聚环氧丙烷
‑
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按质量比0.1%
‑
5%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加热到50
‑
75℃,持续搅拌,使聚环氧乙烷
‑
聚环氧丙烷
‑
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充分溶解;(2)待溶解完毕后,加入短切聚乙烯纤维,加入过程中保持搅拌;(3)待短切聚乙烯纤维全部加入后,升温到75
‑
85℃并持续搅拌溶液,直到有机溶剂挥发除去;(4)将聚乙烯纤维从容器中取出,自然风干或干燥箱内30
‑
60℃干燥1
‑
24小时,蒸发除去残余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短切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短切聚乙烯纤维表面形成0.05
‑
0.2μm厚的亲水层。3.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