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9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机,包括从内到外同轴设置的内定子、调磁环转子、永磁环转子和外定子,内定子与调磁环转子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气隙,调磁环转子与永磁环转子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气隙,永磁环转子与外定子之间间隔形成第三气隙。本申请提供的复合电机采用双电机复合模式,有效提高了转矩密度,同时双电气、双机械端口能够实现多模态运行,在多工况无级变速系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电机


[0001]本申请属于电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电机。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动机效率更高,燃油的经济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效克服了内燃机在某些特定驱动场景下效率偏低的问题。
[0003]混合驱动系统复合电机是具有多电气/机械端口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无需离合器和额外的起动电动机,可以在发动机最佳转速范围内进行传动比的匹配,在各种工况下保持最佳传动比,由于混合驱动电机采用的发动机/电动机协同工作的模式,因此,如何设计适合于多驱动模式的复合电机系统,使得动力系统按照驱动设备实际的工况进行灵活调控,同时使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降低能耗、提高驱动性能,成为目前混合驱动电机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的复合电机,从而进一步提高多工况下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调控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电机,该复合电机包括从内到外同轴设置的内定子、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同轴设置的内定子(1)、调磁环转子(2)、永磁环转子(3)和外定子(4),所述内定子(1)与所述调磁环转子(2)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气隙(5),所述调磁环转子(2)与所述永磁环转子(3)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气隙(6),所述永磁环转子(3)与所述外定子(4)之间间隔形成第三气隙(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子(1)包括内定子铁心(11)和第一电枢绕组(12),所述内定子铁心(11)沿周向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多个内定子齿(111),所述第一电枢绕组(12)缠绕在所述内定子齿(111)上,所述外定子(4)包括外定子铁心(41)和第二电枢绕组(42),所述外定子铁心(41)沿周向内表面凸出设有多个外定子齿(411),所述第二电枢绕组(42)缠绕在所述外定子齿(41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4)的外定子齿数为P
os
,所述外定子(4)的第二电枢绕组(42)极对数为P
ow
,所述永磁环转子(3)的极对数为P
PM
,所述调磁环转子(2)的极数为P
ring
,所述内定子(1)的第一电枢绕组(12)极对数为P
iw
,所述P
os
、所述P
ow
、所述P
PM
、所述P
ring
和所述P
iw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锦程罗伊逍赵飞蔡政米文源宋再新杨矿姜海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