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一侧的排污阀盖和阀杆,阀体内设有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间形成一个夹角α,第一排污通道的一端连通阀体内的介质通道,第一排污通道的另一端和第二排污通道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污通道的另一端与阀体的排污口相连通,排污口上设有堵塞,阀杆的端部位于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的连接处,阀杆的端部插入在第一排污通道内对第一排污通道进行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缩径球阀排污时的启闭更为容易,且其可有效减轻缩径球阀排污时喷溅的产生。产生。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口为直排式,由于缩径球阀的介质通道两端大、中间小,其排污时的压强过大,排污完毕后其排污口的封闭不易;另外,介质和污物由排污口直喷还易产生较大的喷溅,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结构,使缩径球阀排污时的启闭更为容易,且其可有效减轻缩径球阀排污时喷溅的产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一侧的排污阀盖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间形成一个夹角α,所述第一排污通道的一端连通阀体内的介质通道,所述第一排污通道的另一端和第二排污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污通道的另一端与阀体的排污口相连通,所述排污口上设有堵塞,所述阀杆的端部位于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的连接处,所述阀杆的端部插入在第一排污通道内对第一排污通道进行封闭。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间的夹角α为45
°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污通道横向与介质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污口竖向设置于阀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污通道倾斜连接在第一排污通道和排污口之间以形成具有两道弯折的排污路径。
[0007]进一步的,对应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的连接处的阀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污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排污阀盖和安装孔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所述排污阀盖的端部与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的连接处之间保持间距。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污阀盖和阀体的连接处还设有金属缠绕垫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和排污阀盖的连接处设有填料,还包括一压盖,所述压盖的一端与填料相连接,所述压盖的另一端与压盖压板相抵接,所述压盖压板通过螺栓与排污阀盖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与阀杆的端部相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为两段式阀杆,两段阀杆间通过内六角结构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堵塞螺接在排污口上,所述堵塞和排污口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于阀体的斜上方。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球阀上增设了排污阀盖结构,配合两具有夹角的排污通道设置,一方面便于对排污口的封堵,另一方面还可避免有过多污物滞留在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连接处,还封闭了第二通道,使与第一排污通道连接处的阀杆避免暴露在外界而受到腐蚀,最后,阀杆和堵塞的双重封闭还可保证缩径球阀的密封
性。又由于两排污通道间存在夹角,介质和污物排出时的压力有所减小,可避免产生较大的喷溅。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7]图中:阀体1、排污阀盖2、阀杆3、第一排污通道4、第二排污通道5、介质通道6、排污口7、堵塞8、金属缠绕垫片9、填料10、压盖11、压盖压板12、手柄13、排气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2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1一侧的排污阀盖2和阀杆3,所述阀体1内设有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间形成一个夹角α,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的一端连通阀体1内的介质通道6,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的另一端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污通道5的另一端与阀体1的排污口7相连通,所述排污口7上设有堵塞8,所述阀杆3的端部位于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连接处,所述阀杆3的端部插入在第一排污通道4内对第一排污通道4进行封闭。
[0020]缩径球阀进行排污时,先取下堵塞8,然后旋转阀杆3,介质连同污物在较强的压强作用下进入第一排污通道4,再通过第二排污通道5由排污口7排出,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间存在夹角,介质和污物排出时的压力有所减小,可避免产生直喷;关闭排污口7时,先旋动阀杆3使阀杆3端部插回第一排污通道4内,待残留在第二排污通道5内的介质与污物排尽后,再将堵塞8置回排污口7上,一方面便于对排污口7的封堵,另一方面还避免有过多污物滞留在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连接处,还封闭了第二通道,使与第一排污通道4连接处的阀杆3避免暴露在外界而受到腐蚀;最后,阀杆3和堵塞8的双重封闭还可保证缩径球阀的密封性。
[002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间的夹角α为45
°

[002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横向与介质通道6相连通,所述排污口7竖向设置于阀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污通道5倾斜连接在第一排污通道4和排污口7之间,以形成具有两道弯折的排污路径,进一步减小排污时的冲击力。
[0023]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对应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连接处的阀体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污阀盖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排污阀盖2和安装孔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所述排污阀盖2的端部与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连接处之间保持间距,使阀杆3外旋时,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可连通进行排污。
[0024]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排污阀盖2和阀体1的连接处还设有金属缠绕垫片9,以确保排污阀和阀体1连接处的密封性。
[0025]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阀杆3和排污阀盖2的连接处设有填料10,还包括一压盖11,所述压盖11的一端与填料10相连接,所述压盖11的另一端与压盖压板12相抵接,所述压盖压板12通过螺栓与排污阀盖2相连接,
[0026]以确保密封性,避免排污阀盖2和阀杆3的连接处产生渗漏。
[0027]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一手柄13,所述手柄13与阀杆3的端部相固定。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阀杆3为两段式阀杆,两段阀杆间通过内六角结构相连接,当无需排污时,位于外端的阀杆可连同手柄13取下,以避免误操作。
[0029]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所述堵塞8螺接在排污口7上,所述堵塞8和排污口7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
[0030]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一排气阀14,所述排气阀14设置于阀体1的斜上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2)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阀体(1)一侧的排污阀盖(2)和阀杆(3),所述阀体(1)内设有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间形成一个夹角α,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的一端连通阀体(1)内的介质通道(6),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的另一端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污通道(5)的另一端与阀体(1)的排污口(7)相连通,所述排污口(7)上设有堵塞(8),所述阀杆(3)的端部位于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连接处,所述阀杆(3)的端部插入在第一排污通道(4)内对第一排污通道(4)进行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2)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间的夹角α为(45)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2)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排污通道(4)横向与介质通道(6)相连通,所述排污口(7)竖向设置于阀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污通道(5)倾斜连接在第一排污通道(4)和排污口(7)之间以形成具有两道弯折的排污路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片式缩径球阀的排污阀盖(2)结构,其特征是,对应第一排污通道(4)和第二排污通道(5)的连接处的阀体(1)上设有安装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平余代理吴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拓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