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6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包括锥形制动盘、摩擦环,所述锥形制动盘安装固定于转子上。摩擦环嵌入制动杆中,初始安装状态下,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小过盈接触,实现油封功能;制动状态下,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通过增大过盈量来增大摩擦阻力矩,实现制动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省略了原有端面制动盘结构,消除了制动盘带来的不平衡量影响。制动力矩放大效果越显著。制动器壳体与轴承压盖可作为整体加工,从而使得设备转动部件、静止部件的结构均得到简化,整体轴向尺寸减小,整机装配性能提高。配性能提高。配性能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制动器,尤其是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支撑的旋转机械,在采用润滑油冷却轴承时,需配置油封结构防止润滑油泄露。常用的油封结构有铜基体的齿式非接触式油封、橡胶材料的接触式油封等。
[0003]制动器用于使旋转机械的转子系统停机或减速,其中摩擦式制动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对于汽轮机、电机等转速较高、惯量较大的旋转机械,当采用阻力较小的滚动轴承支撑时,其停机惰走需较长时间,此时有必要设置制动器来加速停机。
[0004]以立式旋转机械为例,常规的油封和液压型摩擦式制动器布置形式如下图1所示。转子由滚动轴承支承,采用喷油润滑冷却,在滑油供油口上部设置油封结构。液压型制动器位于转子上端部。制动器有2个进油口,A和B。进油口A用于制动杆下压,投入制动功能。进油口B用于制动杆上拉,解除制动效果。
[0005]该种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0006]1.转子上布置制动盘,提供制动力来源。然而,由于制动盘外径较大,导致额外增加了一定的不平衡量,加剧轴系振动。
[0007]2.制动盘外径比油封大,轴系装配时,转动部件无法一次安装到位。需先安装固定油封,再在轴上套装制动盘,装配流程复杂。
[0008]3.液压制动器所需油压比轴承供油总管油压大得多,需额外提供高压工作油,增加了附属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是要提出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取代常规的油封、液压制动器独立结构。以锥形配合面的形式,集成油封、制动功能,省略传统的制动盘结构及其高压油附属设备,以达到简化整机结构、改善轴系不平衡特性、提高装配性能的目的。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包括锥形制动盘、摩擦环,所述锥形制动盘安装固定于转子上。摩擦环嵌入制动杆中,初始安装状态下,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小过盈接触,实现油封功能;制动状态下,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通过增大过盈量来增大摩擦阻力矩,实现制动功能。
[0011]进一步,所述液压制动器采用两位四通电磁阀,用于切换制动器上、下油腔供油。
[0012]进一步,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由DC24V直流电源驱动。
[0013]进一步,所述液压制动器内向上油腔供油,制动杆向下移动,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的过盈量增大,摩擦阻力矩增大,实现制动功能;向下油腔供油,制动杆向上移动,解除制动。
[0014]进一步,所述制动杆运动过程中,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始终接触,保持油封功能。
[0015]进一步,所述制动杆与壳体之间通过多个间隙配合定位,并安装密封圈防止工作油泄露。
[0016]进一步,所述制动杆顶部安装4~6个圆柱销,卡入端盖中,防止制动杆转动。
[0017]本专利技术的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相比原有“常规的油封、液压制动器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省略了原有端面制动盘结构,消除了制动盘带来的不平衡量影响。
[0019]2.制动器壳体与轴承压盖可作为整体加工,从而使得设备转动部件、静止部件的结构均得到简化,整体轴向尺寸减小,整机装配性能提高。
[0020]3.制动力矩放大效果越显著。
[0021]4.在一定范围的许用制动力矩下,新型液压制动器的工作油压可以有效降低。通过调整锥面锥角、结构尺寸等参数,可设计使得制动器工作油压与轴承供油总管油压相等,取消高压油附属设备,简化系统配置。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常规的立式设备常规油封、液压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新型液压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制动器受力分析图;
[0025]其中:(a)端面制动,(b)锥面制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包括锥形制动盘1、摩擦环2、制动杆3、壳体4、两位四通电磁阀5、圆柱销6。锥形制动盘1安装固定于转子上。以锥形制动盘1代替传统的端面制动盘,摩擦环2代替传统摩擦片。摩擦环2嵌入制动杆3中,制动杆3与壳体4之间通过多处小间隙配合定位,并安装密封圈防止工作油泄露。在制动杆3顶部安装4~6个圆柱销6,卡入端盖中,防止制动杆转动。初始安装状态,摩擦环2与锥形制动盘1小过盈接触,实现油封功能。采用DC24V直流电源,控制两位四通电磁阀5,实现制动器投切。向上油腔供油时,制动杆3向下移动,摩擦环2与锥形制动盘1的过盈量增大,摩擦阻力矩增大,实现制动功能。向下油腔供油时,制动杆3向上移动,解除制动。
[0028]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来自于接触面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法向力F
N
成正比。传统的端面制动方式,法向力F
N
与制动杆提供的轴向力F
a
相等,见图3的(a)。锥面制动方式下,摩擦环还受到内部张紧力F

作用,此时轴向方向上sinα
×
F
N
=F
a
,其中α为锥面的锥角,见图3的(b)。可见,在相同的制动杆轴向力F
a
作用下,接触面法向力F
N
得到放大,即制动力矩增大。锥面锥角α越小,制动力矩放大效果越显著。
[0029]本专利技术可具体应用于汽轮机、电机双驱的旋转机械设备中,当其中一个原动机工作时,采用新型液压制动器对另一台原动机执行减速停机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制动盘、摩擦环,所述锥形制动盘安装固定于转子上。摩擦环嵌入制动杆中,初始安装状态下,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小过盈接触,实现油封功能;制动状态下,摩擦环与锥形制动盘通过增大过盈量来增大摩擦阻力矩,实现制动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制动器采用两位四通电磁阀,用于切换制动器上、下油腔供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由DC24V直流电源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油封、制动功能一体的液压制动器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佳佳邹佳生周振东尤明明彭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