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30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泵;以及除湿管,其为双层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除湿管的内层管与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相连接;光程池,其一侧与所述抽气泵相连接,另一侧为气体的出气口;第一准直耦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光程池的一侧;第二准直耦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光程池的另一侧;光源,其与所述第二准直耦合器相连接;光谱仪,其与所述第一准直耦合器相连接;管理器,其与所述抽气泵和光谱仪相连接,用于调节气体流量和显示检测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录井气体进行高精度的气体分析的特点。井气体进行高精度的气体分析的特点。井气体进行高精度的气体分析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光谱录井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油是当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录井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录井可以快速发现和评价油气田的情况。传统的录井气体检测方法主要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录井时通常先用脱气设备将钻井泥浆中的气体分离出来,气体中包含水、硫化氢、二氧化碳和各种烃类气体等,使用气相色谱仪需要先将烃类气体和其他气体分离,然后对烃类气体进行分析,对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需要使用其他传感器进行单独检测,气相色谱仪的附属设备众多,检测流程复杂且只能识别烃类气体。近几年有科研单位提出了色谱

质谱联用的方案来替代气相色谱仪,色谱法能对混合气体进行分析但定性分析能力较差,质谱法定性能定好但只能检测单一物质,但不足之处在于色谱

质谱联用过程繁琐,不能适用于录井现场的快速检测。
[0003]随着红外光谱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红外光谱以其分析速度快、检测参数丰富、延迟时间短、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开始应用在录井气体检测,其极大提高了现场发现油气层的及时性和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气体通过气管连续进入光程池,而光谱仪可以对光程池中的气体进行连续采样,对录井气体除湿、加热和定性分析,从而可以对工作现场的录井气体进行不间断的快速检测,检测分析周期大幅减短,得到高精度的光谱图。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包括:
[0007]抽气泵;以及
[0008]除湿管,其为双层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除湿管的内层管与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相连接;
[0009]光程池,其一侧与所述抽气泵相连接,另一侧为气体的出气口;
[0010]第一准直耦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光程池的一侧;
[0011]第二准直耦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光程池的另一侧;
[0012]光源,其与所述第二准直耦合器相连接;
[0013]光谱仪,其与所述第一准直耦合器相连接;
[0014]管理器,其与所述抽气泵和光谱仪相连接,用于调节气体流量和显示检测数据。
[0015]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6]流量计,其设置在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光程池之间,用于检测气体的流量;
[0017]其中,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管理器相连接。
[0018]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9]加热套,其套设在所述除湿管的外侧,用于对所述除湿管加热。
[0020]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1]打气泵,其进气口与环境相连通,出气口与所述除湿管的外层管相连接;
[0022]其中,所述打气泵与所述管理器相连接。
[0023]优选的是,所述管理器包括:
[0024]下位机,其与所述流量计、抽气泵和打气泵相连接,
[0025]工控机,其与所述光谱仪、下位机相连接,用于信号的传输和检测数据的显示。
[0026]优选的是,所述除湿管的内层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除湿管的外层管的长度。
[0027]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8]第一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打气泵和除湿管的外层管的一端之间;
[0029]第二气管,其与所述除湿管的外层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于作为空气出气口;
[0030]第三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抽气泵和除湿管的内层管的一端之间;
[0031]第四气管,其与所述除湿管的内层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于作为气体进气口;
[0032]第五气管,其与所述打气泵的进气口相连接,用于作为空气进气口;
[0033]第六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和流量计之间;
[0034]第七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流量计和光程池的一侧之间;
[0035]第八气管,其与所述光程池的另一侧相连接,用于作为气体出气口。
[003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四气管、第五气管、第六气管、第七气管和第八气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37]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
[0038](1)本技术提供的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可以对工作现场的录井气体进行不间断的快速检测,检测分析周期相较于气相色谱方法大幅减短,达到钻井现场对样品气体的快速连续性分析工作要求;并且解决了传统油气录井气体检测技术中存在定性分析能力不足,流程复杂的问题,能实现快速检测、安装使用简单、提高检测效率的红外光谱录井气体检测装置。
[0039](2)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能够将所有元件集成于一体,使整个检测分析过程和数据显示集中在该装置上,而不需要其他附属装置。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内部结构简单且紧凑,各器件模块化拆装,方便检查维修和更新换代,适用于易燃易爆的现场工作环境,并且由于使用了中红外对录井气体进行分析,相对于近红外能更加精准的对烃类成分进行分析,得出高精度的光谱图。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所述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光程池和准直耦合器的装配图。
[0042]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除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除湿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除湿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抽气泵110、加热套120、打气泵130、流量计140、光程池150、下位机161、工控机162、光谱仪171、光源172、第一气管181、第二气管182、第三气管183、第四气管184、第五气管185、第六气管186、第七气管187、第八气管188、第一准直耦合器191、第二准直耦合器192和光纤201。
[0047]其中,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除湿管210为双层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除湿管210包括干燥孔211、反吹气孔212、外管213和过滤夹层214,所述过滤夹层214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213的长度,所述过滤夹层214与所述抽气泵110的进气口相连接;流量计140与所述抽气泵110的出气口相连接,用于检测气体的流量;光程池150的一侧与所述流量计140相连接,另一侧为气体的出气口;从反吹扫气孔212进入的气体在外管213和过滤夹层214之间的夹层中流动,工作时反吹扫气孔212进气的方向与干燥孔211进气方向相反,反吹扫气孔212和干燥孔211进入的两种气流之间的水浓度存在差异时,水分子将透过过滤夹层,蒸发到吹扫气流中,将水分从过滤夹层2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泵;以及除湿管,其为双层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除湿管的内层管与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相连接;光程池,其一侧与所述抽气泵相连接,另一侧为气体的出气口;第一准直耦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光程池的一侧;第二准直耦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光程池的另一侧;光源,其与所述第二准直耦合器相连接;光谱仪,其与所述第一准直耦合器相连接;管理器,其与所述抽气泵和光谱仪相连接,用于调节气体流量和显示检测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计,其设置在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光程池之间,用于检测气体的流量;其中,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管理器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套,其套设在所述除湿管的外侧,用于对所述除湿管加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气泵,其进气口与环境相连通,出气口与所述除湿管的外层管相连接;其中,所述打气泵与所述管理器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光谱连续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朋勃毛敏徐凤阳吴昊晟荆文明兰晶晶刘挺刘士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