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将魁专利>正文

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主要于端盘形成多个盘体并列连结,各盘体具有多个容置槽,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与盘体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在各盘体上端及平面缘部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且具多个透气孔的集水板,使得该二集水板前、后端与平面缘部衔接处形成对应缺口,而在各盘体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及其各盘体底端设有与容置槽相贯通的透孔;藉此,可克服集水不佳,并降低种植成本,并利用二集水板使各盘体内部置入的兰花株在培育生长中得以托附并加以定型,同时可供浇水时,水会顺着二集水板流向兰花株的盆体内,水不仅可集中外,亦可免于水浇在叶片上而流向端盘外侧,以达可集水作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集水功 能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l所示,为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构造,其端盘10为一概多个 盘体11并列连结,并在各盘体11形成具有多个容置槽12,该容置槽12的 底座121周缘往上逐渐外扩倾斜并与盘体11上端缘连结,而在各容置槽12 周缘设有对应穿孔122。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端盘10在排列整体的容置槽12中,以供 各兰花抹20的盆体21放置。现有习用的端盘10通常置于地面或一平台上,当兰花抹20生长至成 熟大抹时,常致自动洒水时,因叶面的阻碍使水无法流向盆体21内(如图2 箭头所示),而影响兰花株20无法完全浇湿,使栽种效果不佳。惟查,1、 因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构造在其各盘体11的容置槽12上缘并未设 置集水装置,因此水无法流向盆体21内,让各盘体11集水不佳,使兰花 抹20不易保水。2、 由(l)所述,兰花抹20不易吸收水分,亦指须常浇水,导致水资源 的浪费,并增加培育兰花抹20成本。3、 由于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构造,在种植兰花株20时,其叶片生长 易向外垂吊于盘体11外侧,影响其观赏价值。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兰花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30)形成具有多个盘体(31),在该各盘体(31)内部设有多个容置槽(32),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32)与盘体(31)上端形成一平面缘部(321),在各盘体(31)上端及平面缘部(321)分别有往外呈斜向设置且其上设有透气孔(3221)的集水板(322),而在各盘体(31)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324),以及在底端设有与容置槽(32)相贯通的透孔(3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30)形成具有多个盘体(31),在该各盘体(31)内部设有多个容置槽(32),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32)与盘体(31)上端形成一平面缘部(321),在各盘体(31)上端及平面缘部(321)分别有往外呈斜向设置且其上设有透气孔(3221)的集水板(322),而在各盘体(31)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324),以及在底端设有与容置槽(32)相贯通的透孔(3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槽(32)为圓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槽(32)为方形。4.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将魁
申请(专利权)人:冯将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