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外壳、雾化管道和吸嘴件,外壳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雾化芯,雾化管道设置在容纳腔内,雾化管道内设有雾化通道,雾化通道与雾化芯相通,吸嘴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外壳上,且部分吸嘴件的外周面与雾化通道的内周面抵接,吸嘴件内设有滤芯;本申请的雾化组件,可使雾化气体在被吸出前与滤芯接触,通过滤芯对烟雾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过滤,保证烟雾的洁净度,使吸嘴内不易积攒污垢,滤芯可同时对冷凝液进行吸附,改善抽吸饱满度,保证用户的吸食舒适度;此外,由于吸嘴件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外壳上的,因此便于对吸嘴件进行及时替换,以保证滤芯的吸附过滤效果。以保证滤芯的吸附过滤效果。以保证滤芯的吸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
,特别是涉及雾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雾化装置主要包括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雾化组件内具有雾化通道和雾化芯,雾化通道与吸嘴连通,供电组件与雾化芯电路连接。供电组件在对雾化芯进行供电后,雾化芯可将其内部的油体加热雾化成气体,雾化通道内的雾化气体可经吸嘴被用户吸食。
[0003]然而,由于雾化气体中含有杂质,因此随着抽吸次数的累积,吸嘴处容易积攒污垢,且由于污垢在吸嘴内部,因此不易清洁。
[0004]此外,由于雾化气体温度高,因此与雾化气体接触的雾化通道的内壁上易产生冷凝液,用户在对雾化气体进行吸食的过程中,雾化通道内的冷凝液也容易通过吸嘴进入口腔,影响雾化气体的纯净度以及用户的吸食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吸嘴容易积攒污垢以及冷凝液影响雾化气体的纯净度以及用户的吸食舒适度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组件。
[0006]一种雾化组件,包括:
[0007]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雾化芯;
[0008]雾化管道,所述雾化管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雾化管道内设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与所述雾化芯相通;
[0009]吸嘴件,所述吸嘴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部分所述吸嘴件的外周面与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吸嘴件内设有滤芯。
[0010]上述雾化组件,可使雾化气体在被吸出前与滤芯接触,通过滤芯对烟雾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过滤,保证烟雾的洁净度,使吸嘴内不易积攒污垢,滤芯可同时对冷凝液进行吸附,改善抽吸饱满度,保证用户的吸食舒适度;此外,由于吸嘴件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外壳上的,因此便于对吸嘴件进行及时替换,以保证滤芯的吸附过滤效果。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件内设有固定通道,所述雾化通道通过所述固定通道与外界相通,所述滤芯的外周面与所述固定通道的内周面抵接。
[0012]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滤芯的外周面与固定通道的内周面抵接,保证烟雾在被吸出前必与滤芯接触,进而保证滤芯的使用效果。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选用聚酯纤维材料或醋酸纤维材料中的一种。
[001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聚酯纤维材料阻抗性和耐腐蚀性较好的特性或醋酸纤维材料无毒无味、稳定性好、截滤效果显著的特性,保证滤芯的使用效果。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件包括吸嘴座和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设置在所述吸嘴座上,且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与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固定通道位于所述固定管内。
[001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部分吸嘴件具有管状外型,便于吸嘴件与雾化通道进行抵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座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卡配连接。
[0018]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辅助吸嘴座与外壳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储油体和芯体,所述外壳内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储油体设置在所述密封座内并与所述进油口抵接,部分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储油体的内部,所述雾化管道的底部穿过所述密封座并与所述芯体间隔设置。
[0020]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进油口将外壳内的油体导入储油体内,使储油体可将油体导入芯体内,芯体可对导入的油体进行加热雾化,使产生的烟雾经雾化管道被用户吸出。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体和所述芯体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进油孔,所述储油体和所述芯体分别与所述进油孔的轴向两端抵接,所述雾化管道的底部穿过所述密封件并与所述芯体间隔设置。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进油孔将储油体内的油体导入芯体的内部,且通过使雾化管道的底部外周面与密封件的内周面抵接,保证储油体内的油体不会进入到雾化管道内。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下侧。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吸附件可对从芯体上滴落的油体或冷凝液进行吸收。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固定座,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内,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与所述雾化芯的底面抵接。
[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支撑座对雾化芯进行支撑,增强雾化芯在壳体内的稳固性。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磁性件和两个电极柱,磁性件和两个所述电极柱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雾化芯具有加热件,且所述加热件的正负引脚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柱电路连接。
[0028]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磁性件使装有供电组件的保护壳可与外壳进行可拆卸连接,同时通过电极柱可辅助供电组件与雾化芯的加热件进行电连接,以使供电组件对雾化芯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吸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外壳;
[0033]11、壳体;12、固定座;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56]参阅图1
‑
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外壳1、雾化管道2和吸嘴件3。其中,外壳1用于对雾化管道2进行容纳,以使外壳1内的烟雾可经雾化管道2被用户吸出。吸嘴件3可辅助用户将雾化管道2内的烟雾吸出,并可对吸出的烟雾进行吸附过滤,保证烟雾的洁净度。
[0057]外壳1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雾化芯4。
[0058]具体地,外壳1上设有与容纳腔相通地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壳1外部的气体可经进气口进入容纳腔内,在与雾化芯4产生的烟雾混合后,经出气口被用户吸出。
[0059]雾化管道2设置在容纳腔内,雾化管道2内设有雾化通道21,雾化通道21与雾化芯4相通。
[0060]具体地,雾化管道2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外壳1同轴。雾化管道2内设有雾化通道21,且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雾化芯(4);雾化管道(2),所述雾化管道(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雾化管道(2)内设有雾化通道(21),所述雾化通道(21)与所述雾化芯(4)相通;吸嘴件(3),所述吸嘴件(3)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且部分所述吸嘴件(3)的外周面与所述雾化通道(21)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吸嘴件(3)内设有滤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件(3)内设有固定通道(33),所述雾化通道(21)通过所述固定通道(33)与外界相通,所述滤芯(5)的外周面与所述固定通道(33)的内周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件(3)包括吸嘴座(31)和固定管(32),所述固定管(32)设置在所述吸嘴座(31)上,且所述固定管(32)的外周面与所述雾化通道(21)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固定通道(33)位于所述固定管(3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座(31)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4),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35),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4)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5)卡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5)选用聚酯纤维材料或醋酸纤维材料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水,曹灿红,杨江涛,郭飞,曲艳超,余泽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湖集友广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