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属于压铸模具排气阀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排气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内的阀芯组件,阀体的一侧集成有用于为真空排气阀散热的散热器;散热器的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散热翅片;阀芯组件可以是主动式阀芯组件,也可以是机械式阀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创地在真空排气阀的阀体上集成有用于为真空排气阀散热的散热器,能够快速地为真空排气阀进行散热,降低真空排气阀的工作温度,有效防止了因温度过高而引起阀芯卡滞的问题,提高了真空排气阀的工作稳定性和动作响应灵活性。并且,该集成化散热设计,尤其适用于主动式真空排气阀,具有结构设计紧凑、散热快速、工作稳定等优点。工作稳定等优点。工作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主要可用于压铸模具的排气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压铸和注塑等注射模具成型领域,模具注射过程中需要将模腔内的空气排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注射模具也正朝着复杂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对于模腔结构复杂、尺寸较大的模具,对于模具排气的要求也更高,若模腔内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尽,则容易出现产品浇注不完整、产品内部存在气穴和气孔等缺陷,导致产品报废。
[0003]目前,现有的排气阀主要有机械式排气阀和主动式排气阀两种。机械式排气阀属于被动式排气阀,通常是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利用模具结构将排气阀打开,在模具型腔浇注时进行排气,并在充满型腔时利用浇注熔液冲击排气阀实现阀芯关闭。这种机械式排气阀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熔液容易进入排气阀内而造成堵阀,保养维修费时费力。主动式排气阀可以根据模具开合模信号主动控制排气阀开闭,相较于被动式排气阀而言,不容易出现堵阀现象,排气量也可以做的更大。
[0004]在注射模具中,尤其是压铸模具,真空排气阀工作的环境温度较高,较高的温度容易使排气阀的阀体和阀芯等部件发生热变形,进而容易产生排气阀卡滞等现象,导致排气阀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对于主动式排气阀,其是利用驱动元件控制阀芯运动,驱动元件通常为气缸和油缸,其在受到高温影响时容易出现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真空排气阀的工作温度也是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真空排气阀易因工作温度高而出现卡滞问题和工作稳定性降低等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创地在真空排气阀的阀体上集成有用于为真空排气阀散热的散热器,能够快速地为真空排气阀进行散热,降低真空排气阀的工作温度,有效防止了因温度过高而引起阀芯卡滞的问题,提高了真空排气阀的工作稳定性和动作响应灵活性。并且,该集成化散热设计,尤其适用于主动式真空排气阀,具有结构设计紧凑、散热快速、工作稳定等优点。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内的阀芯组件,所述阀体的一侧集成有用于为真空排气阀散热的散热器。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的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散热翅片。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组件为主动式阀芯组件,包括气门杆和驱动组件,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设于阀体内的气道相连通,所述气门杆
设于气道内,且气门杆的尾部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气门杆伸缩运动控制进气口打开或关闭。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设于阀体的前端面上,所述出气口设于阀体的侧面,且进气口与出气口大致垂直。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还安装有导套,所述气门杆的杆端与导套滑动导向配合。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套的后端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前端一体设有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台,所述导套的锥台由阀体的后侧穿入气道内,导套的安装座固定在阀体的后侧,且导套的安装座与散热器的前端接触配合。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夹于阀体与驱动组件之间,所述气门杆的尾部穿入散热器的中心孔与驱动组件相连接。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采用气缸或油缸,所述气缸或油缸上安装有电磁换向阀。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采用推拉式电磁铁。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具有设置在阀体侧面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0019]3.有益效果
[0020]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内的阀芯组件,阀体的一侧集成有用于为真空排气阀散热的散热器,首创地在真空排气阀的阀体上集成散热器,能够快速地为真空排气阀进行散热,降低真空排气阀的工作温度,有效防止了因温度过高而引起阀芯卡滞的问题,提高了真空排气阀的工作稳定性和动作响应灵活性;并且,在散热器的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散热翅片,能够增加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0022](2)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可以是被动排气的机械式真空排气阀,能够降低阀芯的工作温度,提高阀芯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也可以是主动式真空排气阀,利用驱动组件主动控制阀芯动作,集成散热设计尤其适用于主动式真空排气阀,不仅能够防止气门杆出现卡滞,而且能够提高驱动组件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23](3)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进气口设于阀体的前端面上,出气口设于阀体的侧面,且进气口与出气口大致垂直,采用该进出气设计,配合气门杆实现排气阀的开闭动作,结构简单紧凑,且有助于增大排气阀的排气量;
[0024](4)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阀体上还安装有导套,气门杆的杆端与导套滑动导向配合,利用导套对气门杆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能够防止气门杆变形卡滞,进一步提高了真空排气阀的工作稳定性;
[0025](5)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导套的后端具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前端一体设有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台,导套的锥台由阀体的后侧穿入气道内,导套的安装座固定在阀体的后侧,且导套的安装座与散热器的前端接触配合,该导套的锥台设计能够减少对气体的阻挡,保证排气阀的排气速度,并且导套与散热器直接接触,能够快速将气门杆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加快对气门杆的散热;
[0026](6)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散热器夹于阀体与驱动组件
之间,气门杆的尾部穿入散热器的中心孔与驱动组件相连接,能够快速实现阀体和驱动部件的散热,具有结构设计紧凑、散热快速、工作稳定等优点;
[0027](7)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驱动组件采用气缸或油缸,气缸或油缸上安装有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与气缸或油缸位置接近,能够提高气缸或油缸的反应灵敏度,进而提高真空排气阀的动作灵敏度;并且,驱动组件还可采用推拉式电磁铁,响应速度快,控制方便;
[0028](8)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阀体上还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具有设置在阀体侧面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能够在阀体上形成循环冷却回路,减少了阀体热变形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气门动作灵敏度,大大降低了排气阀堵塞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的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内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侧集成有用于为真空排气阀散热的散热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的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散热翅片(2
‑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为主动式阀芯组件,包括气门杆(3)和驱动组件(4),所述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1
‑
1)和出气口(1
‑
2),所述进气口(1
‑
1)和出气口(1
‑
2)通过设于阀体(1)内的气道(1
‑
5)相连通,所述气门杆(3)设于气道(1
‑
5)内,且气门杆(3)的尾部与驱动组件(4)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带动气门杆(3)伸缩运动控制进气口(1
‑
1)打开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
‑
1)设于阀体(1)的前端面上,所述出气口(1
‑
2)设于阀体(1)的侧面,且进气口(1
‑
1)与出气口(1
‑
2)大致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真空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进,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铸研压铸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