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小山专利>正文

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047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包括净水器、水槽、防臭装置,水槽包括溢水头和溢水管,防臭装置包括防臭接头、溢水三通和废水接头,防臭接头可拆卸式安装在溢水头中,溢水三通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溢水头与第一接口连通,溢水管与第二接口连通,废水接头安装在第三接口上,净水器废水管穿过废水接头与防臭接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套防臭接头配件将废水管导入到水槽溢水头中,避免直插下水道或水槽下水管中所带来的臭气、蚊虫、脏水的直接接触、污染,保证了废水管安装环境的卫生以及用水安全;同时防臭接头作为配件,尺寸小巧、通用性强,可适配市面上的水槽溢水头。水头。水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净水器一般安装在橱下,其废水排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废水管直接插入下水道中,另一种是废水管连接到水槽下水管中。其中废水管直接插入下水道中,下水道的脏水、臭气、蚊虫会污染废水管,进而导致净水器细菌滋生超标;而将废水管连接到水槽下水管中,则废水管与水槽下水管处于连通状态,更严重的,如果水槽蓄水放水的话,脏水会倒灌进废水管中,存在进一步污染废水阀乃至RO膜的风险。
[0003]因此,现有净水器废水管无论是直接插入下水道中或者连接到水槽下水管中,都存在着下水道的脏水、臭气、蚊虫污染废水管、乃至整个净水器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用水安全和用户体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净水器废水管直插下水道或水槽下水管带来的污染、细菌滋生等缺点,使废水管安装最大限度的防虫防臭,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特别适用于城市居民用户,通过设计一种小型接头、增加一个溢水三通,废水管通过溢水三通进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包括净水器(1)、水槽(2)、防臭装置(3),所述净水器包括废水管(10),所述水槽(2)包括溢水头(20)和溢水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装置(3)包括防臭接头(30)、溢水三通(31)和废水接头(32),所述防臭接头(30)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溢水头(20)中,所述溢水三通(31)包括第一接口(310)、第二接口(311)和第三接口(312),所述溢水头(20)与所述第一接口(310)连通,所述溢水管(21)与所述第二接口(311)连通,所述废水接头(32)安装在所述第三接口(312)上,所述废水管(10)穿过所述废水接头(32)与所述防臭接头(3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接头(30)包括主体(300)和设在主体下端的卡脚(301),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下端设有进水接口(3000)、其上端设有出水口(3001),所述废水管(10)与所述进水接口(3000)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溢水头(20)包括进水腔(200)和排水腔(201),所述排水腔(201)位于所述进水腔(200)下方,且与所述进水腔(200)连通,所述卡脚(301)的长度大于所述排水腔(201)的内径,所述卡脚(301)横跨在所述排水腔(201)上,使所述防臭接头(30)放置于所述溢水头的进水腔(20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00)的顶部呈圆顶状,且顶部边缘向外凸出设置,所述出水口(3001)横向水平设在所述主体(300)的顶部下方,与竖直方向上的进水接口(3000)连通,所述卡脚(301)呈镂空状,其宽度不大于所述主体(300)的外径、长度不小于所述排水腔(201)的内径,所述卡脚(301)的长度介于19.7~27mm,所述主体(300)的高度不大于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废水管防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接头的进水接口(3000)设有第一内螺纹(3002),所述第一内螺纹的螺纹牙型为尖端三角形,所述废水管(10)配合所述第一内螺纹(3002)拧入所述进水接口中,形成可拆卸式螺纹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山
申请(专利权)人:冯小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