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02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包括风筒组,其结构要点是,风筒组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每个风筒组均包括拱形架和风筒体,风筒体与拱形架之间通过提拉绳连接,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提拉绳之间均连接有串联绳,串联绳位于拱形架的上方,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风筒体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鼓风扇将向隧道外吹风,此时隧道内的空气由风筒体内向外流动,使隧道内形成负压,位于隧道外的空气由风筒体与隧道之间的空间流入至隧道内,如此即可形成空气在隧道内的流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通风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通风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挖掘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空气流通量较小,而且在掘进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灰尘,为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需要及时向施工隧道内进行通风,通风方式通常采用自然通风或风管式通风,然而自然通风受气候、风向影响很大,所以多采用风管式通风,并通过空气的流动将隧道内的灰尘排出。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申请号:201910530308X,其通过设置有多个副风机,使引风装置往隧道内通的风能被通道隧道深处,引风装置、副风机和消音管与固定座的连接也是通过左半圆环、右半圆环包夹而连接在一起,而左半圆环、右半圆环也是可控的,因此引风装置、副风机和消音管与固定座的连接实则也为可安装拆卸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0004]但是在上述技术中,由于固定装置设置在引风装置、副风机下方,无论将引风装置、皮管和副风机整体上升到何种高度,固定装置的位置不会变,而在隧道施工掘进过程中,需要将掘土和碎石等排出,此时固定装置将会形成掘土和碎石的排出障碍,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向隧道内稳定通风且不会影响掘土排出的通风除尘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包括风筒组,其结构要点是,风筒组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每个风筒组均包括拱形架和风筒体,风筒体与拱形架之间通过提拉绳连接,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提拉绳之间均连接有串联绳,串联绳位于拱形架的上方,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风筒体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位于隧道内施工位置处的风筒组上设置有鼓风扇和控制架,鼓风扇位于风筒体内,控制架与拱形架铰接,控制架与提拉绳的上端连接,当控制架翻转时,带动提拉绳向上移动。
[0007]进一步的,控制架包括弧形杆,弧形杆的中间位置与提拉绳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翻拉绳,弧形杆的端部与拱形架铰接,弧形杆与拱形架之间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伸长时控制弧形杆向下翻转。
[0008]进一步的,推动杆包括上端固定有挡位板的电动推杆,挡位板与拱形架固定,电动推杆与拱形架所在竖向平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有平挡杆,平挡杆位于弧形杆与拱形架之间。
[0009]进一步的,拱形架上设置有位于风筒体的下方的托板,托板随风筒体进行竖向移
动,托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可转动的垫盘,垫盘上设置有对风筒体进行限位的夹持组。
[0010]进一步的,夹持组包括位于风筒体的两侧的立夹板,立夹板的下端匹配有设置在垫盘上的滑道,两个立夹板之间连接有紧拉装置,每个立夹板的上端均固定有位于风筒体的上方的卡板。
[0011]进一步的,提拉绳的上端固定有平吊板,平吊板上固定有中间吊环。
[0012]进一步的,拱形架上设置有撑臂,撑臂的末端固定有撑板,撑臂控制撑板与隧道内壁紧密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鼓风扇将向隧道外吹风,此时隧道内的空气由风筒体内向外流动,使隧道内形成负压,位于隧道外的空气由风筒体与隧道之间的空间流入至隧道内,如此即可形成空气在隧道内的流动,并且流动过程中将位于隧道内的灰尘带出至隧道外,而且当需要将掘土向外排出时,控制风筒体向上移动,此时风筒体与地面之间形成可供推车移出的空间,避免形成掘土排出障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风筒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架与拱形架连接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弧形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电动推杆与平挡杆连接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平吊板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拱形架,2

风筒体,3

撑臂,4

撑板,5

座盘,6

提拉绳,7

串联绳,8

波纹管,9

控制架,10

弧形杆,11

翻拉绳,12

挡位板,13

电动推杆,14

平挡杆,15

托板,16

垫盘,17

立夹板,18

紧拉装置,19

卡板,20

平吊板,21

中间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包括风筒组,风筒组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最内侧的风同组位于隧道内施工位置,最外侧的风筒组位于隧道口位置,其他的风筒组排列在隧道内,每个风筒组均包括拱形架1和风筒体2,拱形架1上设置有撑臂3,撑臂3为可电动伸缩结构,撑臂3的末端固定有撑板4,撑臂3控制撑板4与隧道内壁紧密接触,拱形架1包括弧形拱顶杆和侧位支撑杆,弧形拱顶杆与撑臂3的下端固定,侧位支撑杆为两个,每个侧位支撑杆均固定在弧形拱顶杆的端部,侧位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座盘5,座盘5可与隧道内的地面连接,此时形成对拱形架1的位置锁定,风筒体2与拱形架1之间通过提拉绳6连接,提拉绳6的上端穿过拱形架1设置,当提拉绳6的上端受到向上的提拉力后,提拉绳6随之向上移动,此时对风筒体2进行提升,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提拉绳6之间均连接有串联绳7,串联绳7位于拱形架1的上方,当端部位置的风筒组上的提拉绳6向
上移动时,其他风筒组上的风筒体2将随之向上移动,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风筒体2之间通过波纹管8连接,位于隧道内施工位置处的风筒组上设置有鼓风扇和控制架9,鼓风扇位于隧道内施工位置处的风筒组上的风筒体2内,鼓风扇通过风筒体2向隧道外侧吹风,此时隧道内的空气由风筒体2内向外流动,使隧道内形成负压,位于隧道外的空气由风筒体2与隧道之间的空间流入至隧道内,如此即可形成空气在隧道内的流动,并且流动过程中将位于隧道内的灰尘带出至隧道外,而当需要将掘土或碎石运出时,由于控制架9与拱形架1铰接,控制架9与提拉绳6的上端连接,所以当控制架9翻转时,能够带动提拉绳6向上移动,并由于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提拉绳6之间均连接有串联绳7,所以此时每个风筒组上的风筒体2均向上移动,使风筒体2的下方形成可供推车移出的空间,避免形成掘土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包括风筒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筒组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每个风筒组均包括拱形架和风筒体,风筒体与拱形架之间通过提拉绳连接,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提拉绳之间均连接有串联绳,串联绳位于拱形架的上方,每相邻的两个风筒组上的风筒体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位于隧道内施工位置处的风筒组上设置有鼓风扇和控制架,鼓风扇位于风筒体内,控制架与拱形架铰接,控制架与提拉绳的上端连接,当控制架翻转时,带动提拉绳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架包括弧形杆,弧形杆的中间位置与提拉绳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翻拉绳,弧形杆的端部与拱形架铰接,弧形杆与拱形架之间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伸长时控制弧形杆向下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杆包括上端固定有挡位板的电动推杆,挡位板与拱形架固定,电动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双红王洪毅陈嘉威闫兴张龙何远华卢旭辉党新峰杨陆洋周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